2015-2016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5-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图(图1)、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字仪式图(图2),关于两图内在联系的论述最准确的是( )
A、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 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国家统一 C、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前提2.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3. 他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坚持在潜伏地点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保证了整个战役的胜利。这里的“他”是 ( )A、黄继光 B、董存瑞 C、罗盛教 D、邱少云4. 新中国成立后,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重大举措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5. 下表反映了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由此可见当时我国( )部门
工业
交通运输
农林水利
文化教育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19.2%
7.6%
7.2%
7.8%
A、优先发展工业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优先发展农业 D、优先发展文化6.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7.大跃进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失误。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8.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9.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和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下列事件中不属于“抵制和抗争”的是 ( )A、“二月逆流” B、停课停工“闹革命” C、四五运动 D、邓小平整顿各方面工作10. 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 开启改革大幕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 )A、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B、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有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②极大地调动了八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12. 1985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公司制、股份制的推行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确立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13.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时至今日,深圳、浦东仍然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典型代表,这得益于( )A、改革开放 B、自力更生 C、科教兴国 D、区域自治14. 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5. “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体现我国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16. “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指( )A、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17.图1,图2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民族团结 B、祖国统一 C、国防建设 D、文化繁荣18.如图是小强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B、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D、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19.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D、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20. 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实际指(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21. 某市历史博物馆准备举办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展,下列备选方案中最恰当的是( )A、“两弹一星”、“东方魔稻”、“神舟六号” B、《教师法》、“863”计划、“希望工程” C、“东方魔稻”、“三峡工程”、“211”工程 D、“两弹一星”、《青春之歌》、“985”工程22. 为中国农业做出巨大贡献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23. 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依法治教”新阶段的标志是( )A、“863”计划的实施 B、“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D、“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24. 一个同学想了解新中国诞生的故事,你给他推荐下列哪部影片?( )A、《大决战》 B、《日出东方》 C、《开国大典》 D、《抉择》25. “跳槽”“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上岗资格制度”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人民生活的提高 B、医保制度的建立 C、就业制度的变化 D、综合国力的提升二、图说历史
-
26.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劲头,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填出横线上的内容:
(1)、①;②;③;(2)、④;⑤;(3)、⑥;⑦;(4)、⑧;⑨;⑩。(5)、。27. “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强国梦”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3)、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28.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6.70千克
7.15千克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2)、材料二中,深圳、珠海是在哪个省设立的经济特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29. 两岸关系一直是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大事。请你就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从1949年以来我们党和政府经历了五代领导集体,请写出前四位领导人对台具体方针。(2)、近年来,大陆与台湾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到如今已经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局面?(3)、回首过往,两岸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写出体现海峡两岸发展的三个事例(4)、目前妨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你认为两岸是否可以实现统一?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