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4-3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中俗称“纯碱”的是( )A、NaOH B、Na2CO3 C、Ca(OH)2 D、NaCl
-
2. 下列物质中,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 C、花生油 D、酒精
-
3. 下列物质俗称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水银﹣Ag B、干冰﹣H2O C、苛性钠﹣NaOH D、生石灰﹣Ca(OH)2
-
4. 某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的是( )A、K2CO3 B、KNO3 C、CO(NH2)2 D、Ca(H2PO4)2
-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取用固体药品
C、溶解固体
D、测溶液的pH
-
6.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物 B、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C、塑料、羊毛属于合成材料 D、生石灰、熟石灰属于氧化物
-
7. 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做法中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B、霉变大米多次淘洗后可以煮熟食用 C、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渍鱼肉 D、用小苏打做糕点的疏松剂
-
8. 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A、将锌片放入稀硫酸 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C、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
9.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的是( )A、H+、NO3﹣、CO32﹣ B、K+、Na+、SO42﹣ C、NH4+、OH﹣、SO42﹣ D、Fe3+、H+、Cl﹣
-
10. 醋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它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抑制病毒的作用。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醋可以除去热水瓶、水壶中的水垢 B、醋酸是一种氧化物 C、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D、醋酸的水溶液显酸性,其pH大于7,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
-
11.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经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Cu→Cu(NO3)2 B、Fe2O3→FeCl2 C、CH4→H2O D、H2SO4→HCl
-
12.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
Na2CO3
加适量石灰水溶液,过滤
B
CO2
CO
点燃
C
CaO
CaCO3
加足量水,过滤
D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
13. 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用语:(1)、氮气:。(2)、5个硫离子:。(3)、标出硼酸(H3BO3)中硼元素的化合价:。(4)、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
-
14.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2)、若要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固体,可用结晶方法.(3)、t1℃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t2℃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想使溶液恰好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 .(5)、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15.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1)、平衡膳食是健康的重要保证。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填字母序号)。
A羊肉 B芹菜 C馒头 D花生
(2)、菜刀使用后可以采取(答一条即可)措施来防止生锈。(3)、将一小块布料点燃,观察到燃烧比较缓慢,有特殊气味,趁热可以拉成丝,则该布料是(选填“纯棉”、“蚕丝”或“涤纶”)。(4)、夏天炎热,人们喜欢喝汽水,喝汽水后常常打嗝,原因是。
三、简答题
-
16.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观点,简要说明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相似或差异的原因。(1)、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却很软;(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则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3)、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17. 小明一家与朋友周末去郊外露营。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妈妈准备露营的食物有:A香蕉 B面包 C鱼肉 D牛奶 E蔬菜等,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填字母序号)。牛奶中含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磷、硒、钙、铁、锌等多种元素,其中能够防止人体骨质疏松的元素是。(2)、小明爸爸准备了一个急救小药箱,其中“斯达舒”可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其主要成分之一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他们到达了露营目的地,大家共同搭建好帐篷。下列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做成的是(填字母序号)。
A尼龙篷布 B钢制撑杆 C羊毛毯子
-
18.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1)、钢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2)、焊接钢件时要先除去其表面的锈垢,用稀硫酸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铁营养缺乏是目前全球最严重的营养问题之一.“铁强化酱油”就是以强化营养为目的,按照标准在酱油中加入一定量的乙二胺四乙酸铁钠(C10H12FeN2NaO8)制成的营养强化调味品.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为淡土黄色结晶性粉末,性质稳定﹣﹣耐高温、不易被氧化;易溶于水;在20℃时,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水溶液的pH在3.5~5.5之间.根据以上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缺铁会引起的疾病是 .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的物理性质有 .
-
20. 将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32.9g放入烧杯中,此时总质量为202.9g,加入326.9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没有气泡逸出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521.0g.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O2的溶解忽略不计).
四、推断题
-
21.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能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和F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A和B两种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B和D两种溶液反应生成两种不同颜色的沉淀。各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E物质的化学式是。(2)、D→A的化学方程式为。(3)、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将A溶液与C溶液充分混合,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7,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五、实验题
-
22. 走进实验室,能使我们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配制4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全部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时,应称取g食盐,把水的密度近似地看作1g/mL,如果有10mL、50mL和100mL的量筒,最好选取mL的量筒。(2)、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3)、如果所配得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小于5%,可能的原因有(写一条)。 -
23.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b。(2)、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试管口要加棉花,原因是。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若用D装置干燥O2 , 应装入的药品为。(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
六、科学探究题
-
24.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化学实验加试后的药品时,意外发现了实验桌上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是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设计)
(1)、为了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你认为使用下列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酚酞试液 B 氧化铜 C 稀盐酸 D 澄清石灰水
(2)、通过实验,小组同学得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的结论。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接着小组同学对瓶中溶液含有哪些溶质,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碳酸钠、氢氧化钠
猜想二:碳酸钠
(实验验证)请你参与探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说明源溶液中含(填化学式)
猜想一正确
②取步骤①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
产生蓝色沉淀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3)、(拓展与反思)反思一:上述实验步骤①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反思二:上述实验步骤①中能否用澄清的石灰水代替氯化钙溶液?并说明理由:。
七、计算题
-
25. 中国“青蒿素之母”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请回答:(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2)、青蒿素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填最简整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