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试卷一

试卷更新日期:2019-04-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2分)

  • 1. 宋代城市中的市场不再以为在城市中居住的达官显贵服务为主,大城市的市场以经营粮食、布帛、煤炭等日用品及发展各种服务业为主,奢侈品退居次要地位。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社会逐渐衰落 B、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C、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D、中小城市大量出现
  • 2. 史载,东汉初期,庐江(今安徽合肥)“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后来,王景迁任庐江太守,“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民型耕,由是显辟倍多,境内丰给”。据此可知,东汉(    )
    A、农耕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发展 B、犁制农具的改良巩固传统经济模式 C、人口迁移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水利工程的修复影响经济重心南移
  • 3. 更赋,汉制,成年男子均须为政府服徭役,共有三种,即正卒、戍边、更卒。更卒之役是每人每年须在本地为地方官府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如不愿或不能亲身服役者,可出一定量的钱交官府雇人代替;而所出之钱,即谓之更赋。更赋的实行(    )
    A、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成为政府敛财的主要手段 C、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达 D、促进了汉初经济逐渐恢复
  • 4. 明朝中期以后一大批读书人专门写通俗流行的读物,有的甚至集创作、刻板印刷和发行于一身,全方位地从事通俗文化经营,并大获其利。明末苏州人冯梦龙就是其中的代表。与这一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
    A、士人整体道德素养下降 B、科举仕途的难度增加 C、工商市民的地位提升 D、“唯有读书高”的观念驱使
  • 5. 据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记载:“从北宋开始,中国封建城市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城市的功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这里所说的向近代化迈进主要是指其开始具备了近代城市所应该具备的某些功能。”这里所说的功能包括(    )

    ①政治功能

    ②大众贸易功能

    ③服务功能

    ④大众娱乐功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政府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 B、长安的商品经济繁荣 C、政府制订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D、政府通过有效措施管理城市商业活动
  • 7. “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中最准确的是(    )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 C、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 8. 读下表,1870—1890年间美国部分州的农村人口变化,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

    州名

    宾夕法尼亚

    新泽西

    纽约

    康涅狄格

    佛蒙特

    减少量

    40%

    25%

    83%

    60%

    75%

    A、农村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 B、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 C、工业化发展的程度不均衡 D、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恶化
  • 9. 1911年,伦敦居民约翰既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的任何产品,也可以投资到地球上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说得益于(    )
    A、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 D、交通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
  • 10. 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一方面,有贵族宫殿式的庄园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农人破败的茅屋草舍。一方面,是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则是失业工人绝望的生存挣扎。这一时期英国著名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曾把英国说成是一个“两个民族”的国家,“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材料主要说明(    )
    A、工业化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危机 B、圈地运动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英国的产业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D、自由主义政策不再适应经济发展
  • 11. 16世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吉尔伯特“去发现,探测、寻找未被任何其他基督教君主或人民占有的土地、国家和领地”。当他们接近西印度群岛时,船员们只顾抢劫满载财宝的西班牙商船,而将殖民计划抛之脑后。这一现象(    )
    A、反映了英西两国矛盾尖锐 B、表明了早期殖民扩张征服和掠夺并举 C、论证了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的兴起 D、体现了殖民者对财富的渴求
  • 12. 16世纪中叶开始,荷兰相继出现一批全国性商业公司,同时也产生了与之相关的交易所和信贷模式。出现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海外贸易的催化剂作用 B、欧洲区域市场的发展 C、争夺世界殖民霸权的需要 D、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
  • 13. 据《剑桥欧洲经济史》,在1795年,英国最著名的铁工厂开办费也只有几千英镑。但20世纪初,英国沃尔金顿钢铁公司的创办资本已达230万英镑。这一变化(    )
    A、表明重工业成为经济的主体 B、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C、说明政府对钢铁工业的重视 D、是垄断组织取代工厂的标志
  • 14.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至1901年清末新政前,新式教育机构在全国的分布为:广州5所,天津4所,上海3所,北京、南京、武昌、福州、台北各2所,旅顺、烟台、珲春、乌鲁木齐各1所。影响新式教育机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危机刺激国人了解西方 B、近代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C、洋务运动人才培养需求突出 D、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 15. 下表反映的是1750—1900年欧洲及中国、印度的工业产量在世界所占比例的情况。这主要表明(    )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欧洲

    23.2%

    28.1%

    34.2%

    53.2%

    61.3%

    62.0%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印度

    24.5%

    19.7%

    17.6%

    8.6%

    2.8%

    1.7%

    A、中国要实现复兴须学习欧洲模式 B、欧洲列强对印度进行了疯狂侵略 C、欧洲对世界经济的主导作用显现 D、美国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 16. 1893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已颇具规模,有织布机500台,纱锭2.5万枚,工人4000人。营业兴旺,纺纱利润尤为丰厚。经李鸿章奏准织布局享有特别专利权,规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据此可知,上海机器织布局( )
    A、得到西方势力支持 B、成为民营纺织业代表 C、阻碍了现代化进程 D、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 17. 1867年,英国太古洋行上海办事处开始营业,它可以进行“合法”通商贸易的城市是(    )
    A、福州、苏州 B、上海、宁波 C、广州、沙市 D、重庆、天津
  • 18. 严信厚,慈溪人,洋务运动时任李鸿章幕僚并负责督销长芦盐务河南官运事,十余年间积累巨额财富。见洋商办厂获利颇丰,遂于1887年创设宁波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成为浙江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此材料反映了(    )
    A、“中体西用”指导下洋务企业获利丰厚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提出“实业救国”来抵抗列强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诞生途径之一是官员设厂
  • 19. 下表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分配表(%),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农林水利

    轻工业

    重工业

    运输邮电

    贸易物储

    文教卫生

    城市公用

    其他

    7.6

    6.52

    51.68

    19.2

    3

    7.2

    3.7

    1.1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C、发展生产与提高生活水平兼顾 D、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 20. 有学者认为,中共八大有许多非凡之举,比如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分析,对经济发展方针的调整,对改进经济体制的设想,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口号等。由此可见,中共八大主要目标是(    )
    A、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调整比例失调的国民经济 D、寻找突破苏联模式的路径
  • 2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人对“市场取向的改革”提出质疑,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在“左”的积习束缚下,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中国发展的脚步迟缓下来。这表明,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需要进一步(    )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22.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服务于世贸组织的建立,融入世界市场的需要 B、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C、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用
  • 23. 从1953年开始,粮、棉、油等几十种农产品陆续被纳入国家统购统销范围之内。到1957年,国家统配物资和部管物资的种类由227种增至532种。这一政策的推行(    )
    A、加快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B、适应了加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C、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现代化 D、密切了城乡间经济联系和互通
  • 24. 在改革开放初期,习仲勋明确指出,广东先走一步(设立经济特区)就是为了“利用广东的有利条件,发挥广东的优势,在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先走一步,为全国探索一点经验”。这表明经济特区(    )
    A、具有向全国其他地方推广示范的功能 B、是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示范点 C、其设立与党和国家优惠政策密切相关 D、从“引进来”窗口转向“走出去”前沿

二、材料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 25.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牛郎织女》“夏绣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稳定小农”的思想指导下,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郑和船队每到一地,都要先向当地的国王、酋长宣读明朝皇帝的诏书,赠送珍贵的礼品,然后用所带的瓷器、丝绸、麝香、铁器和金属货币,交换各国的珍珠、宝石、香料及珍禽异兽,还同当地人分享中国的历法、图书、冠服、乐器、度量衡器、种植技术等。许多国家在郑和访问后,都与明朝建立起邦交和贸易往来,部分国家的使团甚至搭乘郑和的船只来“朝贡”。有一次随船队到中国的各国使臣竟达1200余人。满剌加、苏禄、浡泥的国王还亲自到中国朝见明朝皇帝,以表达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其中苏禄和浡泥国王在中国期间不幸病逝并葬在中国。

    材料二:陛下应该下决心让他们成为基督徒,我相信只要开始做,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西班牙赢得大批主的皈依者、广大的领土和巨大的财富以及他们所有的人。毫无疑问,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量可观的棉花……

    ——哥伦布《航海日志》(1492年11月12日)

    1519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带着600人、17匹马、10门大炮到达墨西哥,用三年时间征服了富庶的阿兹特克帝国。金字塔、庙宇和王宫都被夷为平地,拆下的石头被用于建造西班牙政府大楼和教堂。阿兹特克人也因杀戮和感染欧洲人带来的病毒而大量死亡。美洲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系解体了,取而代之的是欧洲人的宗教、语言、文化和政府。

    材料三: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活动目的有何差异,二者处理不同文明差异的模式有何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中西方处理世界不同文明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鸦片战争后,英、美、俄等国在福建开设的洋行攫取了福建茶叶出口的经营权,福建茶商收购的茶叶只能卖给洋行经营出口。英、美洋行甚至通过买办直接到福建茶叶产地,向茶农贷款,控制和剥削茶农。

    这一时期茶叶在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咸丰三年(1853年)起,洋行贩运茶叶出口日增,全省出口总值也不断增长。自同治三年(1864年)至光绪七年(1881年),全省年均出口量达70万担左右,光绪七年出口量高达90万担,这时期茶叶出口值约占全省出口总值的90%以上。19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茶叶大量兴起,并以其优质与华茶竞争,福建茶叶生产和出口遭到沉重打击,出口量从巅峰急剧跌落。到20世纪初,跌入低谷,只有10万多担,几乎被挤出国际市场。

    根据材料分析,鸦片战争后福建对外茶叶贸易出现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变化的原因?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确实包含许多因素: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但能使各要素有机、合理的发生作用,还是取决于制度安排。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1978年)前后三十年的基本国情和自然禀赋并无质的差异,但发展程度却有天壤之别。

    ——宋鲁郑《从西方丑闻看中国崛起》

    运用材料,结合中国现代史1978年前后的史实,围绕“经济政策与国家振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