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32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试卷更新日期:2019-04-1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在1964年10月16日,美国报纸《THE RECORD》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重磅新闻:“红色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引起美国密切关注。以下关于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一颗原子弹爆炸标志我国进入原子能时代

    ②继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我国又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③“文革”期间,我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我国还不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2. 1957年5月1日,《人民日报》转载了北京大学教授李汝祺的文章,并增加了由毛泽东拟定的新标题《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还加了一段按语:“我们欢迎对错误作彻底的批判(一切真正错误的思想和措施都应批判干净),同时提出恰当的建设性的意见来。”这表明当时毛泽东认为学术问题需要(    )
    A、坚持百家争鸣 B、强调阶级斗争 C、坚持百花齐放 D、提倡兼容并包
  • 3. 2003年中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把宇航员顺利地送上了太空。这位宇航员是(    )
    A、加加林 B、范文澜 C、杨利伟 D、郭沫若
  • 4.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接下来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开展识字教育 B、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 C、大学停止招生 D、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 5. 1950年,教育部接管了天主教会开办的辅仁大学,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随后,又接收了受帝国主义津贴的燕京大学等二十所高等院校、五百多所中学、一千一百多所小学。这一举措(    )
    A、彻底改造旧教育 B、对教育拨乱反正 C、提高了教育质量 D、收回了教育主权
  • 6.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下列重大成就,按其取得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A、②④①③ B、①②④③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 7. 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在60年里创作了多种三毛形象,对此表理解正确的是(    )

    1935年

    1946年

    1947年

    1958年

    1977年

    1978年

    1985年

    流浪儿童三毛形象

    《三毛从军记》系列漫画

    《三毛流浪记》漫画

    《三毛流浪记》电影

    《三毛学雷锋》系列漫画

    《三毛爱科学》系列漫画

    《三毛学法》系列漫画

    A、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B、新中国一直坚持“百花齐放” C、国民党发动了全民族抗战 D、漫画促进中国民主政治进步
  • 8. 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的常规重型武器装备是火炮,本次阅兵式上先后亮相歼一20、歼一10C红旗一22等六款新型武器成为合成兵种的常规装备。这一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    )
    A、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的成效 B、人民军队突破西方国家的军事封锁 C、工业化为国防现代化提供保障 D、教育与军事科技创新高度结合
  • 9. 1984年,新中国的又一重大科研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后,科学家邓稼先欣喜地写下了“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该诗反映的第一代“轻舟”(    )
    A、打破了美苏对核武器的垄断 B、标志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C、使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步伐
  • 10.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说:“在学术、艺术、技术的发展上,我们不要做‘盖子’;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此后不久,毛泽东提出了(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的原则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 11. 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这些变化(    )

    A、表明“双百”方针得到顺利贯彻执行 B、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 C、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 D、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
  • 12. 1975年中国艺术表演团体共2836个,1980年增加到3566个,其中戏曲剧团最多,有2224个;最少的是乐团、合唱团,仅有11个。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文艺领域的发展布局趋于平衡 B、文化体制改革已深入开展 C、文艺界仍然受“左”倾错误影响 D、“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 13. 1971~1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

    对上解读正确的是( )

    A、“文革”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兴起 B、职业学校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C、“文革”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 D、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感不强
  • 14.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专门为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做出如下规定。这些规定( )

    A、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 B、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 C、体现了教育公平公正 D、与当时的国情相适应
  • 15. 1959年6月,苏联决定提前终止《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不再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模型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随后,美国、英国、法国三个核大国也对中国在原子科学技术上实行严密的封锁。上述情况逼出了中国自研原子弹的“596工程”。这说明中国的原子弹研制( )
    A、缺乏人才 B、缺少技术 C、开局不利 D、迎难而上
  • 16.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同志谈话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他同时还指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邓小平的看法旨在( )
    A、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 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 17. 改革开放这40年来,中国的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6—59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1年的不到5年上升到2016年的10.35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由1982年的0.58%上升至2015年的12.44%。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B、“科教兴国”战略实行 C、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D、教育改革举措深入落实
  • 18. 某同学在学习新中国科技时,梳理出的笔记有“科技事业严重受挫”、“居世界领先水平”、“最具人文精神价值”。由此可推测该生学习的知识点是(  )
    A、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D、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 19. 研究杂交水稻,对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增产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李四光 D、华罗庚
  • 20. 它的成功,“体现了中国一直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的开 始”,“表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进步达到新高度”。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
    A、改革开放取得显著的成效 B、卫星发射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C、载人登月技术的成功实践 D、“科教兴国”的战略成效卓著
  • 21. 在1956年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陆定一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最进步的 文艺方向,但是人家写点自然主义作品有什么关系?”在他看来,繁荣文艺不是在作家中间 反对这反对那,而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创作环境更为重要。陆定一的这一主张(  )
    A、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B、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C、坚持了文学艺术政治化 D、有利于“双百方针”提出
  • 22. 某高二同学在进行一项关于“新中国教育发展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时,搜集到一张图片(图),这张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是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的标志 B、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真正落实 C、是新中国实施“科教兴国”的开端 D、表明高校招生实行“推荐”的政策
  • 23. 新中国初建,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都给予充分肯定。随着“文革”到来,辛亥革命的研究遭到了“文革史学”的摧残。经过拨乱反正,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说明(  )
    A、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争议很大 B、史学研究深受时代影响 C、阶级立场影响史学研究的方向 D、历史评价难以统一标准
  • 24. 1961年,有中央领导人在文艺工作会议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  )
    A、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政策 C、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的干扰 D、新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
  • 25. 下图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赴校证,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

    A、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为他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C、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D、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
  • 26. 观察下列两幅图,从中得出的正确理解是(    )

    ①高等院校是培养大批科技人才的摇篮

    ②教育的发展创新需要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

    ③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动力,教育与科技是紧密结合的

    ④科技是改善教育环境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7. 当今,如果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就可能被他国所用。美国曾根据我国民间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片,它曾一度风靡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积极引进文化产品,促进文艺繁荣 B、广泛介绍民族文艺,实现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C、充分开发传统资源,提升民族艺术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D、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 28. 莫言,出生于山东高密,20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下列文艺方针或原则影响其文学创作的有(  )

    ①“双百”方针  ②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

    ③文学艺术为社会主义服务  ④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9. 毛泽东同志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他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那种学术也可以,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这一发言应该是在(  )
    A、《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到的 C、发出“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的口号中提到的 D、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时提到的
  • 30.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华罗庚 C、李四光 D、袁隆平

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陶行知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宇由“知行”改为“行知”。“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1946年7月25日患脑滥血逝世,事年五十五岁。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忧,与劳苦大众休成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陶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据周毅、向明《陶行知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陶行知的主要教育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陶行知对中国教育的贡献。
  •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当时,全国学制的完全统一虽然还有一些困难,但是确定原有的和新创的各类学校的适当地位,改革各种不合理的年限与制度,并使不同程度的学校互相衔接。以利于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工农干部的深造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为此,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命令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完全适合于当时的情况和需要,它根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吸取了我国人民教育(主要是革命老根据地的教育)的经验,改革了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旧学制,制定了为新中国建设事业所必需的新学制。新学制完全革除旧学制的弊端,其改革的重点是工农干部教育、技术教育和小学教育。新学制明确作出关于工农速成教育和各级各类业余教育的规定,这两种教育不是占次要的地位,而是与其他各种教育占同样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李建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1年新中国学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1年新中国学制改革的影响。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以钱学森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筹建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研究机构。同年,他又发起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该校近代力学系并担任系主任。建系伊始,他明确近代力学系培养的人才要能够“把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工程技术上去”。为此,他不仅设定了力学系的专业、课程和教学计划,而且编著了《火箭技术概论》和《物理力学讲义》作为专用教材,同时还聘请了严济慈、吴文俊等当时海内外顶尖专家和教授,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介绍最新科研成釆。到大学的最后半年,指导学生参加早期研究活动,完成毕业论文及其答辩,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练兵。此外,他要求学生红专并进、团结协作,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触类旁通的钥匙,是创造力的来源。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形势,他写信给作为高新技术突击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倡导设显新专业一一材料设计。

    ——据《钱学森教育思想及其探索与实践》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钱学森高等教育思想的特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后期钱学森在科教领域的重大贡献,并予以评析。
  •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陶行知,原名文溶,早年改名知行,后又改名行知。1918年夏,他发表了《生利主义的职业教育》,主张:“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造就生利人物,则“国无游民,民无废才”。这种将职业、教育和生活、国家利益相联系的设想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的表现,也是他积极从事平民教育运动的思想基础。1923年他和朱其慧、晏阳初等共同倡议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他指出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也就是到乡间去的运动;中国以农立国,100个人中有85个住在乡村,平民教育必须普遍的办。……在以后的数年里,陶行知从这种救国救民的平民教育发展中,充实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内容。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概括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陶行知倡导平民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