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蜡烛》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15-11-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题
-
1. 下列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偷袭(xī) 企图(qǐ) 佛晓(fó) 瓦砾(lì) B、地窖(jiào) 耸立(sōng)更夫(gèng) 炮弹(dàn) C、遮奄(yǎn) 匍匐(fū) 交叉(chā) 肋(yè)窝 D、屏障(píng) 肃穆(mù) 静默(mò) 鞠躬(jū)2. 下边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烧灼(zhuó) 桥头堡(bǎo) 地窖(jiào) B、颤巍巍(chàn) 契柯拉耶夫(qìe hē) 匍匐(púfú) C、腋下(yè) 迫击炮(pǎi) 拂晓(fú) D、更夫(ɡēnɡ) 手臂(bì)3.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与所给的读音不完全一致的是( )。A、壳 (1)qiào 地壳 脱壳 (2)ké 贝壳 甲壳 B、颤 (1)zhàn 寒颤 颤栗 (2)chàn 颤抖 颤巍巍 C、劲 (1)jìng 强劲 劲敌 (2)jìn 用劲 劲头 D、食 (1)shí 日食 猪食 (2)sì 食用 食言4. 选词填空。
方场上( )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
A、散落 B、分布 C、散布 D、分散5. 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 )。A、停顿 B、间断 C、间隔 D、间歇6. 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那个早晨,五个红军决定要偷袭这座桥。 B、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C、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D、拂晓前,红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奔方场,占领了那座桥。7. 下列划线成语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宁静的湖水、 金色的沙滩、 灿烂的阳光, 激情似火的比赛……如此诗情画意的场景, 使得沙滩排球比赛历来都是奥运比赛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 B、他说话总是转弯抹角 , 从不直来直去。 C、这一恶性案件发生后, 上级领导马上下达了 限期破案的指令, 公安机关立即倾巢而出 , 设卡排查, 不久, 就抓获了 几个主要的犯罪分子。 D、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将前往世界五大洲, 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火炬传递活动。8. 选词填空。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 )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 )地朝他们深深一鞠躬;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 )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A、站立 庄重 严肃 B、静立 庄严 肃静 C、肃立 庄严 肃穆 D、肃立 庄重 严肃9. 选词填空。她一直舍不得用,——()到今天。
A、珍藏 B、保存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 D、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11. 对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老妇人育乞西本来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层,这是她死了的男人——守桥的更夫留给她的。(破折号表示解释) B、走了不多几步,她马上找到她要的东西了:一个大的炮弹坑。(冒号表示解释说明) C、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浮土有这么多),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括号表示补充说明) D、那几个士兵到处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可是找不着。(破折号表示转折)12. 选择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三部曲《生者与死者》(《死者与生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B、通讯也是新闻(狭义)的一种,又叫通讯报道。它和消息有相同之处,即都要用事实说话,也讲究时效等。 C、在语言上,消息多用概括性的语言,而通讯的语言更详尽、具体、生动、形象,比消息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D、在表达方式上,消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而通讯则还可以采用描写、说明、抒情等。13. 下列各句所用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环境描写) B、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动作描写) C、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动作 描写) D、突然,有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声叫了出来。“看呀!”那红军说。(语言描写)14. 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空白处( )。老妇人( )在那坑里,用手掌( )出 那些水。( )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 )干了。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 )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 )走。
A、跪 舀 舀 舀 抄 拖 B、站 捧 捧 捧 抓 拉 C、跪 捧 捧 捧 抄 拖 D、站 舀 舀 舀 抓 拉15. 给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惴 揣
竭 渴
障 嶂
16. 给加线的字注音。拂晓 地窖 瓦砾 匍匐 腋窝
17. 根据拼音写汉字。偷xí píng障jū躬 肃mù 颤wēi wēi
18.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①这时候不毕去搬回契柯拉耶夫的尸首,等明天攻下桥后在埋葬他吧。
②一棵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老妇人被这一振,耳朵也聋了。
③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废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以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
④佛晓前,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站领了那座桥。
19. 解释词语的意思。永垂不朽: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20. 根据句中画线部分的意思,在后面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天快亮的时候。
恭敬庄严地站着。
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21. 刘乐乐同学家离学校比较远,上学途中需转车两次,因此第一个月迟到6次,第二个月迟到4次。班主任了解情况后,为了避免他再次迟到,和蔼地对他说:“ 。”(不超过60字)
22. 文学知识。《蜡烛》一文的作者是 (国籍)的。文中的主要人物是 , “蜡烛”的象征意义。
23. 理解句子的含义、作用,选出正确的答案。“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其中“火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24. 《蜡烛》中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二、阅读
-
25.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朝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1)、妇人为什么对红军战士深深地一鞠躬?
(2)、第三段为什么强调“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
(3)、文中为什么再次点出那支蜡烛是结婚的红烛,是老妇人唯一珍爱的东西?
26. 阅读训练。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老妇人当时的内心活动,并把它描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