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恐龙无处不在》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11-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恐龙无处不在》②③④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两条(   )。

    A、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      B、地球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大火山同时喷发造成恐龙灭绝撞击说火山说。  C、大劫难      D、大灭绝
  • 2. 不同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恐龙无处不在》涉及的两个领域(   )。

    A、地质学 B、化学 C、物理 D、生物学
  • 3. 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有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杜鲁门这样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这句话的理解可以是(   )。

    A、这段文字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爱。 B、母亲为当选总统和在地里挖土豆的儿子自豪,是她认为他们都是她的儿子。 C、母亲这样说是因为她认为职业不分贵贱。 D、杜鲁门的母亲故意这样说的,为了激励另一个儿子。
  • 4. 下列句子分析合理的是(    )。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漂移”和“迁移”能否互换?

    A、不能互换。  B、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大陆漂浮在水面上移动。 C、迁移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适合于动物。 D、如果互换,就不能准确表达其意,就体现不出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 5.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褶皱    潮汐      遗骸 B、劫难    陨石      追溯 C、流逝    褶皱      陨石 D、遗骸    劫难      天依无缝
  • 6. 《恐龙无处不在》第四自然段举了青蛙、蟾蜍的例子,原因是(    )。

    A、作者熟悉青蛙、蟾蜍。 B、作者喜欢青蛙、蟾蜍。 C、是我们熟悉的两栖动物,有代表性,简明易懂。 D、作者举不出别的例子。
  • 7. 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

    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都是不解之谜。  

    A、举例子 B、排比      C、打比方    D、作诠释
  • 8. 加线多音字拼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天衣无féng B、隙fèng C、缝缝补补féng D、衣服féng
  • 9. 下列词语有错误的是(  )。

    A、流逝  时间流逝   流失   水土流失 B、熔化  岩石熔化   融化   冰雪融化 C、导致  导致失败   倒置   本末倒置 D、漂移  大陆漂移   飘逸   白云飘逸
  • 10. 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A、学科之间是互通的。 B、地质学家也要懂生物学。 C、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D、我们要学会发散思维。
  • 11.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括号里边内容的作用(    )。

    A、补充说明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更令人信服。 B、是一种假设。 C、说明作者善于想象。 D、多此一举,没有必要。
  • 12. 下列对加线词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A、表推测。 B、因为年代久远,只能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不能用确切的语气。 C、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D、可有可无,可以去掉。
  • 13. 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分析“大约”的作用。

    A、大约,表推测。 B、因为年代久远,不可能用确切的数字。 C、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D、“大约”一词表明作者拿不准具体时间,没办法才这样写。
  • 14. 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
  • 15.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该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

    A、打比方 B、夸张 C、举例子 D、作诠释

二、填空题

  • 16. 《恐龙无处不在》作者国人,选自

  • 17. 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

  • 18. 《恐龙无处不在》题目的好处是

  • 19. 《恐龙无处不在第五段的作用是

  • 20. 一小吃店打出广告:“好吃,告诉大家;不好吃,告诉我们。”但由于广告内容不是很自信,效果并不好。后经人指点,将广告内容稍作改动,便十分自信,顾客盈门。请问,是怎样改动的?

三、阅读理解

  • 21.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1)、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2)、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3)、文中“撞击说”和“火山说”,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 22.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恐龙无处不在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 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1)、概括选段的内容。

    (2)、选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