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
试卷更新日期:2019-04-10 类型:二轮复习
一、文言文阅读
-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这里的“子”指的是。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
(3)、这三个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谈了学习方法,谈了谈了与人沟通的气度。
2.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 ,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 ,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按原文内容填空。(2)、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辩斗: 日中:
决: 孰:
(3)、文中两小儿是因为问题而辩日。两小儿各自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4)、“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待知识持有的态度,同时也能从中悟出的道理,由此还可使我们联想到孔子的一句话:。(5)、你能判断两个孩子谁对准错吗?用你掌握的科学知识说说其中的道理。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
③为是其智弗若与 ④非然也
(2)、翻译: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3)、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道旁李苦
王戎七岁,尝①与诸②小儿游③ , 看道边李树多子④ , 折枝⑤。诸儿竞⑥走⑦取之⑧ , 唯⑨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⑩。
【注】①尝:曾经。②诸:众。③游:游玩,玩耍。④子:指果实。⑤折枝:把树枝压弯了。折:弯曲。⑥竞:争逐,争着。⑦走:跑。⑧之:它,这里指李子。⑨唯:只,仅。⑩信然:确实这样。
(1)、结合注释,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①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②取之信然。
(2)、说说王戎是如何判断李子是苦的。(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楚人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同“否”)?”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ài,哄骗)云“不见”。嘿(同“默”)然大喜,赍(jī,携带)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1)、下列划线字注音及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螳螂执叶伺蝉(sì,等待) 遂于树下仰取叶(zhú,就) B、扫取数斗归(shǔ,好几) 汝见我不(fǒu,同“否”)? C、乃厌倦不堪(kān,能忍受) 妻始时恒答言“见”(héng,总是) D、吏遂缚诣县(fù,绑)(zhǐ,到……去)(2)、写出下列“以”字的含义。①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
②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
③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3)、翻译语句。①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
②对面取人物。
(4)、“楚人”真的能够自隐其形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5)、用原文回答:“楚人”的妻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不见的?(6)、“嘿然大喜”表现“楚人”怎样的心态?(7)、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则选文的内容:。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注】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至。⑤柁:同“舵”。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其始折旋疾徐
②乃四顾胆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②椎鼓径进。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7.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蜀鄙之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予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1)、解释划线的字。①子何恃而往
②贫者自南海还
(2)、翻译句子。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3)、谈一谈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启示。8.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农妇与骛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①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宽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②创鹜之报也。
【注】①骛(wfi):野鸭子。②盖:大概。
(1)、解释划线的字。①于河边拾薪 ②妇就之
③疑其受创也 ④妇奉之归
(2)、翻译下列句子。①熟视之,乃鹜也。
②妇不忍市之。
(3)、“旬日”是指( )A、几天 B、三十天 C、十天(4)、这个故事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孙休好射雉
孙休①好射雉② , 至其时,则晨去夕反。群臣莫不止谏:“此为小物,何足甚耽③!”休曰:“虽为小物,耿介④过人,朕所以好之。”
【注】①孙休: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后继位。②雉:野鸡。③耽:沉溺,贪恋。④耿介:正直有节操。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①孙休好射雉
②则晨去夕反
③此为小物
④何足甚耽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从文中看,孙休是个的人。10.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竭泽而渔
竭①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②无鱼;焚③薮④而田⑤ , 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
【注释】①竭:使…干涸。②明年:第二年。③焚:烧毁。④薮(sǒu):指野草。⑤田:通“畋”,打猎。
(1)、给以下划线字注音。竭泽
焚薮
(2)、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字词的意思。①竭泽而渔
②非长术也
(3)、成语“竭泽而渔”的比喻意义是。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滥竿充数
齐宣王使人①吹竽,必②三百人。南郭处士③请④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lǐn)食⑤以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⑦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①使人:叫人。②必:总是。③处士:没有做过官的人。④请:要求。⑤廪食:公家供给粮食。⑥以:跟别人相同。⑦好:喜欢。
(1)、联系注释与土下文解释句子。①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②廪食以数百人。
③宣王死,湣王立。
(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1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1)、下面划线的“之”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杨朱之弟曰布 B、迎而吠之 C、莲,花之君子者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①衣素衣而出
②衣缁衣而反
(3)、翻译句子。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
(4)、学习语文重在积累。请你写出三个含有“狗”的成语。(5)、狗只认衣冠而不认人,这不足为怪。读了本文后,你认为这则故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铁杵磨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①媪(ǎo):年老的妇人。②杵(chǔ):棒槌。③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①去: ②方:
③欲: ④还: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磨
还
(3)、下面句子的划线字意思相同。(判断)①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②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4)、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②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14.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②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③ , 性不喜华靡,闻喜宴④独不戴花,同列⑤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注】①凛然:稳重的样子。②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③甫冠:指刚满20岁。④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⑤同列:这里指同年考中进士的人。
(1)、写出下列划线词的意思。①退为家人讲
②众皆弃去
③光持石击瓮破之
④同列语之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自是手不释卷,至不如饥渴寒暑。
(3)、从文中看,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1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①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②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复。”其母引刀裂③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①辍然:突然终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如“辍学”。②喧:遗忘。③裂:割断。
(1)、下列画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母方织(正在) B、孟子辍然为止(……的样子) C、其母引刀裂其织(拿来) D、以此戒之(戒备)(2)、下面“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呼而问之 B、自是之后 C、或以钱币乞之 D、余闻之也久(3)、故事告诉我们:。(4)、你如何评价“孟母戒子”这件事?写出你的看法,字数不少于100字。16. 阅读下面的短文,借助注释,完成练习。狐假虎威
荆宣王①问群臣曰:“吾闻北方②之畏昭奚恤③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④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日:‘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⑤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予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⑥,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
【注释】①荆宣王:楚国的国君楚宣王。②北方:指我国当时中原一带的各个诸侯小国家。③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④江一:人名,魏国人,很有智谋,当时在楚国做事。⑤长(zhǎng):长官,做首领的意思。⑥然:就是这个样子,(回答)“对”的意思。
(1)、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这段话的意思。“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2)、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中“假”的意思是。这个成语的本意是 , 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