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

试卷更新日期:2019-04-1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孙中山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这种通过考试的制度(    )
    A、诞生于隋文帝时期,唐朝进行了完善 B、改变了选官的目的,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是诗歌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 D、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仕途局面,使政治文化更具平民性
  • 2.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采用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这一制度创立于(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 3. 泉州市区有条状元街,与“状元”一词有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 4.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取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中的“选举制度”指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 5.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确立是在(    )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武则天时 D、唐玄宗时
  • 6.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它客观上激励了读书人的奋斗精神。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    )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
  • 7. 面试是在特定场景下,以考官对考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的一种考试活动。追溯历史,与“面试”相关的制度是(    )
    A、郡县制 B、禅让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 8. 科举制度在我国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请问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止朝代是(  )
    A、秦——明 B、隋——清 C、唐——明 D、宋——明
  • 9. 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炀帝时 B、隋文帝时 C、唐太宗时 D、唐玄宗时
  • 10. “让基础教育更公平”成为“两会”期间教育改革的“最强音”。以下制度可以凸显教育制度公平性的是(  )
    A、科举制 B、三省六部制 C、九品中正制 D、世袭制
  • 11. 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12.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歌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 13. 高考作为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到2016年已经恢复39年了。那么,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    )

    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考试制 D、八股取士
  • 14.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你知道中国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从何时开始的吗(    )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 15. 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朝 B、康朝 C、明朝 D、清朝
  • 16. 隋朝以来,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得到不断的完善
  • 17.

    观察下图“举子看榜”,它反映的是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一项制度,这种制度最早出现在(    )

    A、汉代 B、隋代 C、唐代 D、宋代
  • 18. 隋唐时期,最有利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途径是(    )

    A、建立军功 B、努力耕织 C、参加科举考试 D、依靠门第出身
  • 19. 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

    A、立战功 B、经商致富 C、参加科举考试 D、修身养性
  • 20. 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21. 关于科举制度的影响,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B、参加科举考试人数众多——科举考试笼络了一大批读书人 C、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是一种较为合理的选官制度 D、“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人们普遍重视明经科考试
  • 22.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古代中国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而这一考试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效率提高了,增强了稳定性。“这一考试制度”指的是(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 23.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 24. 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这些主要说明(    )
    A、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 B、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全世界 D、科举制度优于西方三权分立
  • 25.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
    A、平等竞争 B、注重实践 C、分科考试 D、以德取才
  • 26.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 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 27.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它便于在全球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它”指的是(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 28. 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这一制度创立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明朝
  • 29. 《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1300多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    )
    A、监察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
  • 30.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
    A、有利于寒门子弟入朝为官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科举选官的基本原则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录取。隋朝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开创的阶段,大体在隋炀帝时期……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

    材料四:(唐太宗)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1)、根据材料一回答,科举制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他设置了什么考试科目?
    (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选官的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四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统治者推行科举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材料二:

    (1)、材料一反应了怎么样的社会现实?
    (2)、明朝时我国科举考试出现了新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
    (3)、材料二图中考生金榜题名就喜,名落孙山就悲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