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8 贞观之治

试卷更新日期:2019-04-1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图为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其中,中书省的职责是(    )

    A、监察百官 B、起草政令 C、审核政令 D、执行政令
  • 2. 唐太宗赞扬某大臣道:“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之鉴形,美恶必见(现)。”被唐太宗赞扬的这位大臣是(    )
    A、姚崇 B、魏征 C、房玄龄 D、杜如晦
  • 3.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下列史实与他密切相关的是(    )
    A、创立皇帝制 B、颁布“推恩令” C、贞观之治 D、设宣政院管理吐蕃
  • 4.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因此他非常重视选官用人,又能虚怀若谷,接受大臣们的批评和建议。下列历史人物中最敢于向唐太宗提出批评意见的是(    )
    A、李白 B、李靖 C、魏征 D、房玄龄
  • 5. 七年级(1)班排演历史剧《贞观之治》,小明扮演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他扮演的名臣是(    )
    A、姚崇 B、房玄龄 C、杜如晦 D、魏征
  • 6. 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
    A、 B、 C、 D、
  • 7.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8.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被唐太宗比喻为“一面镜子”的是(    )
    A、房玄龄 B、魏征 C、长孙无忌 D、杜如晦
  • 9. 唐太宗当政时期,注意任用贤才。当时出现了一批名留青史的贤臣名将,其中有二人被称为“房谋杜断”,这两个人是(    )
    A、房玄龄、杜甫 B、房玄龄、杜如晦 C、魏征、杜如晦 D、房玄龄、魏征
  • 10. 唐太宗非常善于纳谏,他常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赞誉的大臣是(    )
    A、魏征 B、长孙无忌 C、房玄龄 D、杜如晦
  • 11. 电视剧《贞观长歌》曾创下很高的收视率,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B、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C、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不已 D、唐太宗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 12. 中共中央颁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从简”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隋炀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 13. 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这里的“唐宗”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之为(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
  • 14.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中国唐朝,有一位开明的皇帝曾针对法律作过适当的修改,让臣下按宽简原则修订法律,制订出(    )
    A、《唐六典》 B、《唐律疏议》 C、《唐纪》 D、《贞观律》
  • 15. 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材料中的大唐公主是(    )
    A、文成公主 B、金城公主 C、太平公主 D、王昭君
  • 16. “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  )
    A、严刑峻法 B、重视农业 C、节俭治国 D、唯才是用
  • 17. 唐太宗“轻徭薄赋”的措施体现的思想是(    )
    A、仁政爱民 B、有教无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
  • 18. 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 19. 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了一面知得失的“镜子”,由此可见唐太宗(    )
    A、提倡节俭 B、重视人才 C、勤于政事 D、善于纳谏
  • 20.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
    A、汉武帝 B、成吉思汗 C、唐太宗 D、唐玄宗
  • 21.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学家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有(    )

    ①吸取隋亡教训

    ②开创科举制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2.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是(    )

    ①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分封弟子

    ②完善科举制,让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有做官的机会

    ③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

    ④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3. 下面是唐太宗和大臣魏徵的一段对话,从中能够看出唐太宗(    )

    A、重视农业生产 B、善于用人纳谏 C、重视官吏选拔 D、关注百姓生活
  • 24. 钱穆在《国史大锅》中指出“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下列最能支持该现点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度 D、军机处制度
  • 25. 电视剧《贞观长歌》向我们讲述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历史。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B、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注意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唐太宗注意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D、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劝民农桑,轻徭薄赋
  • 26. 在下列四本著作中,你在哪本书中不能看到有关唐太宗的事迹(    )
    A、 B、 C、 D、
  • 27.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被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有(    )

    ①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弟

    ②完善科举制,让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有做官的机会

    ③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减轻农民负担

    ④改变“贵中华、贱夷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8. 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唐太宗说的话与下列哪项举措最符合(  )
    A、重视发展生产,减轻赋税 B、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C、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D、“戒奢从俭”,节制自己的享受愿望
  • 29.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反映了他(    )
    A、勤于政事 B、善于纳谏 C、节俭治国 D、以民为本
  • 30. 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实行的措施是(    )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实行均田制 C、重用人才 D、虚心纳谏

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太宗曰:“设官公职,以为民也。当择贤人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

    ——《资治通鉴》

    (1)、材料一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什么问题? 请说出他的哪句名言反映了他的这种看法?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的用人原则是什么?列举两位他在位时用的贤人。
    (3)、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中才,唐初之盛,“皆时会(形势)为之,非尽由人力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一说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4)、评价古代帝王需遵循什么原则和标准?
  •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思想?唐太宗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
    (2)、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3)、针对两则材料中所体现的思想,唐太宗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
  • 33.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即便今天,他仍是史学界关注的热门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的言行,探究下列问题。

    【珍惜人才】

    材料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逝,朕亡一镜矣。”

    【以民为本】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族平等】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遴选能人】

    材料四: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1)、请根据所学知识,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名字。从这句话中可知唐太宗在位时期政治清明的一个原因是什么?
    (2)、唐太宗的这一思想认识,主要缘自于什么?贞观新政中,唐太宗的哪一措施体现了他“以民为本”的思想?
    (3)、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在位时期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并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4)、材料中“天下英雄入吾毂中”反映出科举制给当时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5)、你认为我们国家想要再现“大唐盛世”局面,实现民族“中国梦”,应该怎么做?
  •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请

    (1)、这几句话出自哪位皇帝之口?
    (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4)、镜子是谁?他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
    (5)、唐太宗按照上述治国思想,产生了怎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