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文综历史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4-08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表中言论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言论

    人物

    A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孔子

    B

    “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

    荀子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韩非

    D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董仲舒

    A、A B、B C、C D、D
  • 2. 观察下图可知,我国(    )

    A、开始进入铁器牛耕时代 B、游牧民族转向农业生产 C、南北土地制度差异较大 D、农耕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 3. 宋太祖问策赵普:“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赵普的建议是(    )
    A、废分封、行郡县 B、废三省、置通判 C、收精兵、削实权 D、废丞相、设内阁
  • 4. 《天工开物》收载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红夷炮、佛朗机冶铸法,日本与朝鲜海船的制造法等自国外传来的技术。这说明当时(    )
    A、中外科技融合推动近代科学产生 B、工艺技术成果反映工业革命成就 C、传统科技发达推动世界文明交流 D、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
  • 5. 鸦片战争爆发后,徐继畬提出“变局论”并首倡备战和戎、平等外交的主张。19世纪60年代,“变局论”被广泛认同。为应对变局,当时采取的措施是(    )

    ①设立总理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

    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

    ③设立同文馆,培养外语、科学技术人才

    ④设农工商总部、巡警部、学部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 1890年,马建忠提出“富民说”,强调“精求中国固有之货,令其畅销”“仿造外洋之货,敌其销路”,开采矿山,以保证财富常聚而不散。作者意在(    )
    A、唤醒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B、呼吁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支持民众反帝爱国运动 D、兴办实业挽救民族危亡
  • 7. 依据《中国共产党史》第十三章的目录,“四”的标题应该是(    )

    A、南京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 B、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 D、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
  • 8. 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提出“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过去我们对国外的好多事情不知道”,“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史称“北方谈话”。这场“谈话”(    )
    A、肯定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表达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 C、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D、阐明了支持市场经济的态度
  • 9.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新建行省的居民只承担向帝国纳税的义务,而不享有罗马市民的相应权利。为统治这类地区,罗马统治者制订了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    )

    ①丰富了罗马法律体系的内容

    ②体现了罗马法发展的多元化

    ③反映了罗马成文法律的形成

    ④保证了平民保民官的监督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0. 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这表明(    )
    A、法国改造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B、启蒙运动的思想在实践中彰显 C、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诞生 D、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在法国确立
  • 11. 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苏联人民用10年多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50年到100年才走完的路程,实现了国家工业化。这反映出(    )

    ①苏联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②计划经济模式存在严重问题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 2000年10月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指出:“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集体对话框架,谋求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目标;强调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决策进程。”该宣言(    )
    A、促进了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 B、改变了美苏共同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C、凝聚了中国与非洲共同发展的愿景 D、推进了大国合作共赢新型关系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 13. 卫生与健康关系百姓生活和社会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处于中国历史上第四个气候寒冷期,后期异常干旱。入境外国人士的增加,使我国从未有过的传染病也开始流行。1408至1644年间,各地发生的大瘟疫达26次之多。瘟疫等传染病的流行,促使瘟病学说得到发展。中医内科理论建立在《伤寒论》之上,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里记载了瘟病的传染性特征。宋元以来,医家从论症、治法方面对伤寒与瘟病加以区别。明清之际吴有性著《瘟疫论》,提出“戾气说”,认为瘟病是戾气所致,由口鼻传入,进而指出戾气有不同类型,并能产生不同疫病。经过清代名医叶桂、薛雪等人的努力,瘟病学说逐渐建立起体系。

    材料二:

    时间

    史事

    1660年

    用水冲刷的厕所由巴黎传入英国上层人士的家庭

    18世纪末

    英国上层开始注意个人卫生,这种习惯逐渐传至欧洲和北美

    1842年

    英国人查德威克发表调查报告,认为疾病同不卫生有密切的联系,提出建立干净的自来水系统,保证个人和公共用水卫生,建立地下排污系统,清扫街道等建议

    1848年

    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

    1855至1875年

    伦敦建设下水道现代化工程并全部完工

    19世纪中期

    公共卫生运动在美、法、德等国获得支持,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在欧洲各城市初步形成

    1868年

    巴斯德的细菌理论获得证实,促进了公共卫生运动的发展

    (1)、概括瘟病学说的演变历程;指出瘟病学说在明清时期形成体系的原因。
    (2)、归纳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卫生与健康的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6世纪中期,葡萄牙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再转运到欧洲,获取了大量白银。另一方面,葡萄牙人参与中、日丝银贸易。1586~1630年从日本输入澳门的白银近1500万两;1557~1644年流入澳门的白银为1亿两左右。这些白银大部分流入中国。同时,西班牙以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运载大量中国茶叶、丝绸、棉布和瓷器等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自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20年间共运输白银3000吨,这些白银也基本流入了中国。

    简述16世纪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背景和影响。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82~2015年中国服务进出口金额及其占世界比重

    概述材料所反映的中国服务贸易进程的发展阶段及趋势,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