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5-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知”与“智”是一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没有相应的智慧,知识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哲学是“智慧之学”,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该(    )

    A、用哲学取代其他的具体知识 B、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 C、坚持哲学对具体知识的指导 D、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具体知识
  • 2. 在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预言百年之后,美国科研人员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第一次成功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从而找到了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引力波发现再次佐证了(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②意识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可以把观念转化为现实

    ③物质世界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者是不存在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永恒的使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 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说明(    )

    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哲学是对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正确反映

    ③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的产生始终离不开人们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 4. 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  )

    ①理在事先一断章取义

    ②形存神存  心外无物

    ⑨掩耳盗铃  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刻舟求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 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探究这些事物的属性和本质,这些事物(  )

    A、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B、不存在共同的属性和特征 C、都具有主动创造性 D、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 6. 2015年初,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    )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7. 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了(  )

    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运动属性与物质载体的统一 C、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D、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 8. 我国购房主力人口于2015年达到峰值,并将从2018年开始趋势性下降,我国房地产业将告别数量型增长。这一变化体现了(    )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③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9. 一项研究报告称,通过在瘫痪者脑部的皮层运动区植入微小的感应器件,可收集大脑所发出的与躯体运动有关的神经信号,由于感应器件与电脑相连,信号可快速传递给机械臂,从而让它根据瘫痪病人的意念作出相应的动作.这项研究进一步佐证了(  )

    A、机械臂能产生人的意识并具有延展人的意识的功能 B、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客观实在性
  • 10.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说法要求我们(  )

    A、深入实践,促进认识发展 B、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C、注意矛盾转化,促进事物发展 D、肯定相对静止,承认世界可知
  • 11. 2016 年3 月,由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继此前5:0 击败欧洲围棋冠军樊麾之后,再次4:1 战胜全球顶级的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李世石在第二局战败后表示:“人工智能厉害得让我无话可说.”对此的正确分析是(  )

    ①人工智能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②人工智能在实践中比人类更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人工智能是人类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了现实的东西④快速数据处理能力使人工智能更能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

    A、  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12.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水,是中国古人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这种从审美的感受出发,去感悟人生、感悟世界的表达,表明(  )

    ①人不仅认识外部世界,也认识自我

    ②实践处于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

    ③求索真理往往表现为一个艰苦的历程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 创客圈里有一句名言: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那也是垃圾.这种说法(  )

    ①否定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②突出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③强调物质的客观性              ④看不到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 14. 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 近年来,逢雨必涝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而重庆两江新区改变“以排为主”的防涝模式,试点海绵城市建设,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体现了(  )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存在绝对真理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 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上述人生感悟提示我们(  )

    ①联系是客观的,人生历程中的联系不能够调整

    ②联系是多样的,应该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要排除人生历程中的偶然联系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7. 电子红包成了春节新时尚,在网上抢“电子红包”玩转了别样的年味.许多企业如京东商城、亚马逊、滴滴打车等纷纷推出了电子红包或优惠券,一夜之间竟然催生出千千万万个移动支付新客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材料表明人们可以(  )

    A、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和改造事物 B、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促进事物发展 D、以主观意志为基础建立事物间的具体联系
  • 18. 假定一条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试图用手去帮助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手脚,你越挣扎就被咬得越厉害,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了你的脚,你的最佳选择就是牺牲这只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住生命.这个经济学上的“鳄鱼法则”告诉我们(  )

    ①任何时候部分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整体②关键时候要勇敢放弃次要矛盾③要着眼整体,寻求最优目标④要注意把握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19.

    漫画《欲望》启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  )

    A、把握事物联系,在系统优化中赢得主动和优势 B、发挥意识作用,以价值观为指引实现个人理想 C、做好思想准备,冷静地面对前进中遇到的挫折 D、重视量的积累,脚踏实地为事业成功创造条件
  • 20. 土豆和西红柿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但它们走到了一起.因为土豆变成了薯条,西红柿变成了番茄酱,它俩变成了绝配.感情亦是如此,没有天生就合适的两个人,只有两颗彼此包容和理解的心懂得欣赏与珍惜,才能看得到长久!这段生活感悟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点

    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依存和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④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1. 2015年2月2日,习近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其哲学依据有(  )

    ①矛盾次要方面对事物性质也有影响作用

    ②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2. 蝴蝶的生命史为:蝴蝶幼虫出生10 天左右发育成成虫,成虫45 天后变成蛹,而蛹要经过地底下几个月的漫漫长眠才能化蛹成蝶,开始它最灿烂的历程.从哲学上看,化蛹成蝶的过程是(  )

    A、事物自身的辩证否定过程 B、事物由质变到量变的曲折过程 C、先肯定后否定,先克服后保留的过程 D、是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的过程
  • 23. 考虑到一些色盲驾驶者无法识别红绿灯,某设计师将圆形的红绿灯进行了一下小的修改,在保持原有颜色的基础上,改变指示灯的形状,将红灯变成三角形,绿灯变成方形,黄灯则保持圆形不变.这样,只要能识别出亮着的灯的形状,色盲人群即可判断此时是停是走了.这一事例说明(  )

    ①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

    ②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③专业知识和辩证思维是创新的源泉

    ④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4. 诞生于50 年前的户籍制度,通过户口管理把城里人和农村人严格区分.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发展,这种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弊端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了束缚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2012 年“两会”上,再次有部分代表委员呼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拆除户籍藩篱.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

    A、是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B、有助于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说明只要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二、非选择题

  • 25. 猴戏作为中国戏曲的一项传统门类,有着很长的历史,因其通俗易懂、武打精彩、风趣幽默,深受观众喜爱.许多名角都曾是风靡一时的“美猴王”,如北派杨小楼、南派盖叫天等.他们所塑造的“美猴王”形象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一度形成各路“美猴王”争霸的文化奇观.但近年来风格各异的“美猴王”戏剧舞台形象离观众渐行渐远,几近失传绝迹于舞台,传统猴戏乃至中国传统戏曲面临窘境.

    章氏“四代猴王世家”第四代传人六小龄童(章金莱)学习中国传统戏曲猴戏的表演,吸收南北派猴戏的表演精华,将中国武术、影视表演、动画形象等几乎所有能够涉及的艺术手段都巧妙地糅在戏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美猴王”形象.由他主演的1986年版《西游记》电视剧至今重播达3000多次,塑造的“美猴王”形象成为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和人们心目中的永恒经典.

    (1)、针对传统猴戏乃至中国传统戏曲面临窘境的现状,你是否认同应让中国传统戏曲活起来、传下去?请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阐明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分析六小龄童塑造的“美猴王”形象为什么能成为“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和人们心目中的永恒经典”.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让文物说话,让收藏在博物馆圼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各地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正在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传播方式和资源优势,日益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山东济南和山西太原推动文物保护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将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山西曲沃和广东开平的文物“认领”“认养”,让文物保护成为全民行动.

        最近,一部反映文物修复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经央视和网络传播后迅速走红,与纪录片一齐走红的还有主人公﹣﹣故宫文物修复师.他们既是在修复浮躁的心态和膨胀的欲望,引发社会对严谨、耐心、敬业、精细的工匠精神的肯定和褒奖.这种工匠精神,既体现勤劳之美的精神原色,又展现了创造之美的价值升华,应当成为我们全社会共同用崇尚的精神品质,时代存在于每一个从业者的心中.

    (1)、文物承载灿烂文明,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工匠精神为什么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3)、结合材料,就文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毎条限15个字以内.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对于提升全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具有深远意义.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或贤良人士,被称为“乡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乡贤文化,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不仅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还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吉林省为贯彻中央精神,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我省农村实际情况,把握本地风俗民情,倡导培育乡贤文化.鼓励“新乡贤”或用自己的优良品行引领社会新风尚,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或反哺乡村、参与乡村治理,促进乡村自治与基层和谐;或以身作则传承家风,感染和教化百姓,滋养和润泽乡风.“新乡贤”文化建设以其深厚的历史传承和创新性的当代建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时代诉求.

    (1)、有人认为:“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就要发挥‘新乡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决定作用.”你如何评价该观点,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理由.

    (2)、在当代,随着人口流动与价值观变化,传统的乡贤文化受到巨大冲击.从辩证法的角度请就如何发展乡贤文化提出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