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30 诗五首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7-05-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题
-
1. 对《行路难》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计人面对“金樽清酒”“ 玉盘珍馐”的精美食物,却因心中难以排解的烦恼,无法下咽。“停”、“投”、“拔”、“顾”四字,写出了诗人的苦闷抑郁。 B、中间四句把诗人心中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交替地表现出来,传达出诗人复杂的心理。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诗人在极为痛苦的情况下,坚定了探寻出路的信念后发出的感叹,该句是后两句言志前的发问。 D、结尾两句反映出诗人倔强、自信的性格,表现出诗人“长风破浪”的坚定信念主沧海扬帆的勇气。2. 对《己亥杂诗》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 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析,使整首诗从 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3. 下面对《饮酒》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话状况。 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4. 选出对课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5. 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珍羞(xiū) 金樽(zūn) 宗悫(kè) B、投著(zhù) 塘坳(ào) 大庇(bǐ) C、突兀(wù) 瀚海(hàn) 挂罥(juàn) D、风掣(chè) 狐裘(qiú) 岑参(cēn)6. 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A、问君何能尔(你) 欲辨已忘言(辨识) B、结庐在人境(庐山) 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C、多歧路,今安在(哪里) 瀚海阑干百丈冰(沧海) D、吟鞭东指即天涯(马鞭) 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
二、诗歌鉴赏
-
7. 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完成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从中可感受到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8.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忽”字的表达效果。
(2)、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在结构和写法的作用。9.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题目。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 ,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2)、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三、默写
-
10. 古诗文默写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范仲淹在《岳阳楼记》直接表达自己宏伟政治抱负的千古名句是: , 。
⑥《行路难》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表现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的诗句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