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三节:气体的压强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7-05-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以下哪一种情况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A、实验时,在玻璃管中混进了空气 B、将玻璃管往上提起一些,但管口仍未离开水银面 C、换内径较粗的玻璃管做实验 D、往水银槽内多加一些水银2. 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身整体抬高离开水面,从而减小水对船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A、
B、
C、
D、
3. 把长10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A管的上端,如图所示,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高度(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判断4. 如图,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皮碗对吸 B、
瓶吞鸡蛋 C、
纸拖水杯 D、
橡皮膜凸出
5. 如图所示.晓明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A、晓明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牛奶液面上的结果 D、牛奶压力的作用6. 如图所示,艾力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带到山顶的过程中,气压计的水柱和外界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A、上升,降低 B、下降,升高 C、上升,升高 D、下降,降低7. 2014年底,亚航飞机坠毁,据猜测,客机为了避开暴风雨而绕过勿里洞岛的海面,却遇上强气流而坠海,飞机急速下降而坠毁.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你认为是( )A、飞机上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B、飞机下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C、飞机上方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变大 D、飞机下方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变小8.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堵住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 B、用塑料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生产灯泡时,抽气机能抽出灯泡内的空气 D、钢笔吸墨水9. 如图所示,以下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 B、
A管中水面上升 C、
两艘大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 D、
乒乓球吹不下去
10.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堵住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 B、用塑料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人潜水时感觉胸口很闷 D、两块玻璃板的表面用水浸湿,将两块合在一起,很难分开11. 将A、B两纸片的上端提起,让纸片自由下垂,当向纸片中间用力吹气时( )A、两纸片会向两边分开 B、两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C、A纸片不动,B纸片向外飘开 D、B纸片不动,A纸片向外飘开12.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的是( )A、用纸板盖住水杯,倒置后水不流出 B、
吸盘能吸附在墙上 C、
台风能掀开屋顶的瓦 D、
用吸管喝饮料
二、填空题
-
13. 高铁站自启动以来,方便了市民的交通旅行,如图所示,乘客在站台候车时必须站在黄线以外,这是因为火车进站时,黄线内空气的流速 , 压强 , 从而产生一个向(填“里”或“外”)的压强差.14. 如图所示,把一根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若用力从B管中吸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 . (两空均填“上升”、“下降”或“不变”)15.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一个“卷”字用得恰到好处.风将茅草卷起来,这是因为屋顶空气流动速度(填“大于”或“小于”)屋内的空气流动速度,屋外空气的压强(填“大于”或“小于”)屋内空气的压强,产生一个向(填“上”或“下”)的压力差,将茅草吸上去.16.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 意大利科学家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一个标准大气压p0=Pa.17. 如图是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的情景.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而不采用并排护航,这是因为当两船高速并排行驶时,两船之间的流体流速压强 , 容易发生撞船事故.
三、解答题
-
18. 小欣和同学在街上玩,小欣发现街上有卖新椰子的.但是很奇怪的是,售货员每次在椰子上都是打两个洞,一只是用来插吸管的,另一只是用来干吗的呢?你能解释吗?
四、实验题
-
19.
某同学用硬度适当的塑料瓶、橡皮塞、有刻度的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滴入红墨水的溶液自制的一个简易气压计(如图),用它来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
(1)、水面上方是空气,分析可知瓶内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的大气压.(2)、该同学将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后,细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说明了(3)、为了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探究过程中除了要塞紧橡皮塞外,还应该注意(4)、若在制作过程中选用了更细的玻璃管,其他条件不变时,液柱的变化 (选:“能”或“不能”)更明显.(5)、本实验用到了 法.20.如图是小明利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以 (填“针筒”、“活塞”或“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活塞向左的拉力F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对活塞向右的压力.(2)、某同学读出所用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填“针筒”、“活塞”或“全部刻度”)的长度l.实验时测出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测力计读数为F.则此时大气压值p=(3)、实验过程中若注射器筒中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漏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偏五、综合题
-
21.
1654年,在德国某市的广场上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半球实验,该市市长让人们把两个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只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当两侧的马匹达到16匹时,才将半球拉开,并发出巨大的响声.如图为同学们利用直径为D的压力锅代替空心铜半球模拟该实验的情形.
(1)、著名的半球实验是在德国的 市进行的.(2)、如果当时的大气压值为P0 , 他们将压力锅拉开需要多大力?(用字母表示计算过程)(3)、实际用力大小与计算的结果是否相同?请说出你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