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二)

试卷更新日期:2019-03-28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1927年《大公报》发表社评,“国民党人习闻宣传之法,稍稍习之,颇奏奇效”;北方军阀针锋相对,印发各类“讨赤”歌、“讨赤”文、“讨赤”画,因通俗易懂,可能比南方“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之类的口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材料主要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    )
    A、舆论宣传左右战争进程 B、南北双方重视舆论宣传 C、反帝口号脱离群众认知 D、社会群众思想愚昧无知
  • 2. 下表是1881年到1911年中国新建铁路里程表。这反映了(    )

    清政府向外国借款修建(见备注)

    外国资本直接投资经营

    清政府独立筹资

    官商合办

    里程(公里)

    4171.2

    2746.1

    1042.4

    1042.4

    占总里程比例

    46.3%

    30.5%

    11.5%

    11.5%

    备注:帝国主义列强攫取中国铁路权的方式,或是强制清政府签订某种文书,作出让予;或是支持、指使其本国金融组织,取得贷款投资权益。

    A、洋务运动推动了铁路修建 B、近代民族工业无从发展 C、清政府通过独资、借款、合办等方式控制路权 D、西方列强实际控制了中国铁路修筑权和经营权
  • 3. 1896—1898年,国人办报出现第一次高潮。这一时期报刊主要强调效法西方的民主政治和国家制度,并提出开议会的主张,宣传民主思想。由此可见(    )
    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主导 B、推翻满清具有社会基础 C、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D、民主革命思潮尚未出现
  • 4. 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地区陆续出现西洋建筑。甲午战争后,西洋建筑向内地扩展,但发展主要限于城市,在广大农村基本上仍沿袭原有的建筑模式。这一现象说明西方建筑(    )
    A、在中国的发展不平衡 B、取代传统建筑的必然性 C、风格受中国传统建筑影响 D、只分布在通商口岸和租界
  • 5. 1921年2月,《东方杂志》曾公布过一份关于学生婚姻的调查数据。这些被调查的学生来自浙江、江苏的6所学校,在631名学生中。已结婚的有184人,占29%。1930年,一个在北粤中学任职的教师对该校百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没有结婚的青年只占6%。这些现象表明(    )
    A、社会习俗改变的渐进性 B、社会发展地域差异消除 C、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深入 D、晚婚晚育得到了普遍认可
  • 6. 下表为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人次)数据的变化说明(    )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脚踏车

    机器脚踏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89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A、等级观念的根本变化 B、生活方式普遍西化 C、交通工具的进步显著 D、民众消费水平悬殊
  • 7. 如图所示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 8. 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都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能够说明(    )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B、大众传媒的信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C、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D、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发展
  • 9. 下表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组数据统计,它反映了(    )

    年份

    家庭人均纯收入(1978年=100)

    食品支出(%)

    交通通讯支出(%)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

    1985

    268.9

    57.79

    1.8

    3.9

    1990

    311

    58.80

    1.44

    5.37

    1995

    383.6

    58.2

    2.58

    7.81

    2000

    483.4

    49.13

    5.58

    11.18

    2005

    624.5

    45.48

    9.59

    11.58

    A、与人民生活有关的各项支出均呈上升趋势 B、市场经济确立使各项指标发生了重大变化 C、改革开放后信息交流和人口流动情况明显 D、文教娱乐服务支出上升导致食品支出下降
  • 10. 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这些变化(    )

    A、表明“双百”方针得到顺利贯彻执行 B、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 C、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 D、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
  • 11. 1895年,《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内容首为阁抄;余依次为选登英国路透社新闻电讯,选译《泰晤士报》等外国报纸的消息、评论;选录津沪、港、粤等地报纸的新闻、言论,摘编“西国格致有用诸书”;最后附有梁启超等人的编者按和论说。据此可知,该报(    )
    A、志在于宣传维新思想 B、体现了晚清腐败统治 C、有利于平息社会矛盾 D、是晚清大众传媒创新
  • 12. 下表为上海等城市不同年代部分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据此可知(    )

    项目

    年代

    1948—1966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36.6

    28.8

    12.66

    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30.5

    23.5

    15.1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A、政治生活的影响逐渐消失 B、社会价值取向发生根本变化 C、受教育程度日益受到重视 D、社会关系一直发挥决定作用
  • 13. 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材料中所述历史现象(    )

    A、体现人们思想不断解放 B、反映出政治斗争激烈 C、表明国人文明程度不一 D、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
  • 14. 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

    类别

    篇数

    比例

    列强在中国

    215

    47.4%

    经济/财政/商务

    87

    19.2%

    总论(变法维新主张)

    19

    4.2%

    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 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 D、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
  • 15. 有学者统计,1933年12月1日的《申报》广告,当日该报的30版(10版为增刊)中,29版登有广告,总数多达540条,许多广告占了版面1/4以上,甚至占了半版或全版。这说明当时(    )
    A、报刊的时政新闻性功能减弱 B、广告已成报刊竞争主要方式 C、民众的社会心态日益开放 D、商品信息的流通更加及时化
  • 16. 1931年10月5日刊登在《申报》上的美丽牌香烟广告,分别有以下文字,“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有美皆备,无丽不臻”“请国人注意东北形势”“外辱日亟”并配有香烟的图案和东北地图,这表明(    )
    A、列强经济侵略的重心在东北地区 B、民众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满怀信心 C、中国民族卷烟业的发展异常艰难 D、商品销售中蕴含抗日救国的思想
  • 17. 1876年时,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到八,九十年代,《大公报》经常登载“品升楼”、“德义楼”、“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近代中国的餐饮业获得快速发展 B、百姓生活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C、西方生活方式逐渐为国人所接受 D、西餐已取代中国传统饮食习俗
  • 18. 1926年12月,有戏报鼻祖之称的《罗宾汉》在上海创办,该报内容兼电影、戏曲、演艺之类,后改为专业的戏剧报,每期都有关于戏剧界的掌故、趣闻、轶事和名角的花边新闻,得到广大戏迷和普通百姓的喜爱。该报(    )
    A、推动了城市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B、是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直接产物 C、是国民政府新生活运动的喉舌 D、说明近代上海传统文化的繁盛
  • 19. 下面图片反映了近代上海福州路拓宽后日益繁荣的景象。马路两边店铺林立,电车、自行车、人力车混杂通行。该图片可以说明(    )

    A、上海社会风貌已成完全西化之势 B、传统衣食住行风格依然没有变化 C、近代通信工具电话、电报普遍使用 D、电力技术推动了近代交通工具变革
  • 20. 清朝“预备立宪”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举措,包括废除满汉通婚的禁令等。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发布了一系列改革风俗的条规,内容涉及禁卖人口、保护民权、改革礼仪、树立新风等各个方面。材料表明(    )
    A、习俗演变受到政治环境影响 B、传统习俗转变为西方礼仪 C、礼仪革新为了维护革命成果 D、政体革新促进了思想解放

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伦敦集中了庞大的国家行政机构、大批工厂、金融和保险机构、宗教团体、俱乐部、博物馆、艺术馆,先进发达的服务业设施。1600年,伦敦有25万人,约为全国第二大城市诺里奇的16倍。到1801年,当一大批工业城市兴起后,伦敦人口达96万,仍是当时第二大城市曼彻斯特的11.4倍。伦敦都市区域扩大很快,远远超出旧城的范围,城市建筑沿着主要公路和铁路向郊外延伸,吞噬了邻近的威斯敏斯特、索斯沃克、格林尼治、德普特福德等,形成一个庞大无比的都市区——大伦敦市。

    ——摘编自王章辉《近代英国城市化初探》

    材料二:下面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上海流行的新的城市用语。

    时间

    新的城市用语

    1872

    租界、洋房、接声筒、礼拜、女王、大菜、啤酒、马车、香水、洋肥皂、欧洲、风扇、自鸣钟、马路、地球、风雨针、电表

    1893

    洋场、租界、工部局、煤气灯、电气灯、电报、电杆、地火、抛球场、东洋车、马路、外国戏院

    1906

    地球、铁路、轮船、工程局、洋场、公会、警察、公家花园、博物馆、商品陈列所、会审公堂、外国律师、领事、西商总会、洋务局、制造局、招商局、学务总会、女学堂、师范学堂、商会、银行、公司、印书局等

    ——据邵建《新生活·新观念·新名词:以近代上海城市用语变迁为考察线索》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伦敦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上海城市发展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作简要评价。
  • 22. 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最佳的人口因素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两汉之际、东汉末年的农民战争以及此后割据的战争造成3000多万人口损失;隋末农民战争后,人口由5000万下降到1500万,明末战乱造成4000万人口损失;新政权确立和逐渐巩固后,人口又出现回升和发展。据西汉元始二年数据显示,北方人口在中国占比可能超过71%,唐宋之际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12世纪初,南方人口占比已达到63%。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在资本积累和技术革新上,人民政府付出了极大努力,但是人均意义上的变化远不如总量成绩那样糧眼。从1954年到1978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8倍,但是人均可分配到的粮食基本上维持在1954年的水平上。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豆建春《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就业人口数量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业人口数量提高1%可以使得经济增长水平提高约1.49个百分点;失去孩子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如界有两个孩子,当疾病或意外事故夺走了儿女的生命的时候,其产生的后果要比独生子女家庭小。

    ——根据王会宗《“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可行性的实证分析》等文章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治原因。
    (2)、概括材料二所述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新时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面放开二胎”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