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之中国近代史专题)

试卷更新日期:2019-03-28 类型:三轮冲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小题,75分。)

  • 1.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生动地展现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幕幕伟大的斗争历程,其中第一幅为“虎门销烟”,这是因为虎门销烟(  )
    A、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 B、取得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C、杜绝了鸦片流入中国 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2. 英国政府为打开中国市场,在1840-1842年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3.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③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                    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近代化”是指(  )
    A、其目的是为了抵抗外米侵略 B、其过程是学习西方科技创办机器生产的工业企业 C、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其结果是以破产而告终
  • 5. 甲午中日战争使列强的主要侵华手段由“贸易+特权”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B、《马关条约》使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的特权 C、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 6.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其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  )
    A、清政府 B、帝国主义列强 C、侵华日军 D、北洋军阀政府
  • 7.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它(  )
    A、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
  • 8.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义,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
    A、陈独秀 B、毛泽东 C、李大钊 D、鲁迅
  • 9. “德先生和赛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它们分别是(  )
    A、和平、民主 B、科学、民主 C、自强、求富 D、民主、科学
  • 10.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事件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②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③胡适系统提出文学革命主张                ④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A、②①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④③① D、③④①②
  • 11.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它是一次全国范围的爱国运动 B、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C、先进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D、它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1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走向了繁荣富强。下列选项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包括(  )

    ①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③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④黄埔军校的成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3. 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能够实现,是因为(  )
    A、国共两党都有反帝反封建的愿望 B、孙中山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C、中共三大决定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D、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建议起了决定性作用
  • 14.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
    A、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粉粹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D、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15.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从瑞金到会宁的这两万五千里大迁移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流动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红军长征 B、国民革命运动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井冈山会师
  • 16.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  )
    A、纠正博古等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B、确定红军继续长征前往华北抗日 C、纠正博古、李德在思想路线上“左”的错误 D、决定就地扩充红军壮大革命力量
  • 17. 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的抗日民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B、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国民政府对目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D、两安事变的爆发
  • 18.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重庆大轰炸惨案 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南京大屠杀惨案
  • 19. 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地位及关系表现为(  )
    A、正面战场居主导,敌后战场积极协同正面战场作战 B、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共产党退让力图维护统一战线 C、敌后战场是中流碰柱,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D、国民党领导发动人民进行抗战,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予以积极配合
  • 20. “经过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西安事变 B、第一次国共和作 C、第二次国共和作 D、重庆谈判
  • 21. 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喻为“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剪刀,插入敌人胸膛”的军事行动是(  )
    A、转战陕北 B、孟良固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青化砭战役
  • 22. 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不包括(  )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孟良崮战役
  • 23. 这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它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又见证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该城市是(  )
    A、南昌 B、南京 C、武汉 D、广州
  • 24.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虽有发展,但由于中国特有的社会性质,具有以下特点(  )

    ①总体比较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轻工业基础薄弱

    ③沿海沿江发展快,内陆发展慢

    ④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曲折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5.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经历了清朝晚期和中华民国两个时期 C、中国人民从此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D、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逐渐形成到确立的历史

二、材料问答题。(第26题8分,第27题8分,第28题9分,共25分。)

  • 26.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变法之法,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近代中国哪一派别的观点?
    (2)、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近代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政治主张,该派别进行了哪一重大行动?
    (3)、材料三是谁说的话?他发起了什么运动?这次运动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 27. 20世纪初,民主革命风起云涌,共和政治取代了君主专制,社会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是中国政治文明进程的重大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者历尽千辛万苦,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材料二: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

    材料三: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民间改称“先生”“君”,以示官民人格平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在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3)、引起上述称谓变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当时还出现了哪些社会习俗潮流?
  • 28.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九大报告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了阐述。请根据材料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三: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建立的?请举出“中国先进分子”介绍这种理论的突出事例。
    (2)、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的核心人物是谁?他在这条道路上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曾两次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请写出两个统战线的名称。在第二个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抗日,最终取得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伟大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