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3-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花”的形成过程,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雪花     B、水花 C、烟花     D、窗花
  • 2. 二百多年前,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阿伏加德罗
  • 3. 下列实验仪器中,可用作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是()
    A、     B、     C、     D、
  • 4.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 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1    D、-4
  • 5.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作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A、具有可燃性 B、在常温下稳定 C、具有氧化性 D、具有还原性
  • 6. 如图表示某些从属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X

    氧化物

    化合反应

    石油

    纯净物

    Y

    含氧化合物

    氧化反应

    化石燃料

    单质

    A、A    B、B    C、C    D、D
  • 7. 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 8. “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 9. 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 10.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水的电解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制氧气 D、 将生铁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

二、选择填充题

  • 1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煤用作燃料

    C.铜丝用作导线

    D.

  • 12. 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微粒是阳离子,符号是AI3-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层

    D.

  • 1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C.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的体积增大了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14.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

    8

    6

    反应后的质量/g

    4

    x

    28

    2

    对于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x=4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

  • 15.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C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用磁铁吸引

    D

    鉴别双氧水和水

三、填空题

  • 16.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氢分子:。②导电性最好的金属:。③3个硫酸根离子:

  • 17. 下表是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项目

    限值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

    无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铝(mg/L)

    0.2

    铁(mg/L)

    0.3

    (1)、上表中的“铁”指的是(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上述水样通电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均以CaCO3计算硬度,则钙元素的含量不超过mg/L。
  • 18. 昌九高速公路,是江西省第一条高速公路连接南昌市与九江市。高速公路的建设及通行涉及许多化学知识。
    (1)、高速公路两旁的护栏等重要器件的材料都是钢,钢属于(填“金属”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2)、工人给钢铁护栏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防止铁与发生反应而生锈。
    (3)、护栏施工过程中用乙炔(C2H2)燃烧的火焰来焊接金属,乙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2+5O2__4X+2H2O ,请写出X的化学式:
    (4)、高速公路的开通方便了出行,缩短了行程,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控制(填序号)

    ①雾霾天气②温室效应③赤潮的形成④酸雨的形成

四、计算题

  • 19. 某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份石灰石样品的纯度,取出2.5g石灰石样品(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并粉碎,然后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石灰石样品粉碎的目的是
    (2)、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
    (3)、求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五、推断题

  • 20. A,B,C,D,E,F,G是九年级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C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F是红色固体,D是一种浅绿色溶液,B是一种气体单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的转化关系:

    (1)、F物质的化学式为
    (2)、C→A反应的现象为
    (3)、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4)、C+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为

六、简答题

  • 21.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元素。
    (2)、煤的加工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如图是高炉炼铁的示意图。请根据图例回答:

    ①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炼铁的原理:

    ③高炉炼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炉气体,其主要成分是高浓度的CO和氧化铁尘粒。请你对高炉气体的处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化肥厂合成并生产氨的原料是煤、空气、水。其生产简要流程如图:

    煤气发生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①C+O2 CO2;②C+H2O CO+H2 . 两个反应必须进行调控才能保持一定的炉温。其中反应②会(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将合成的氨气部分通入碳化塔,既除去了二氧化碳又得到了化肥NH4HCO3 ,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实验题

  • 22. 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硫酸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 , 收集时应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
    (4)、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
  • 23. 某班同学在实验室探究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部分操作如图所示。

    (1)、操作A中能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的现象为
    (2)、操作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
    (3)、操作C、D可以判断金属镁、银、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操作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如果只用三种试剂,验证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选择的三种试剂为
  • 24.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I: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

    实验Ⅱ: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稀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会儿再称量。

    实验Ⅲ: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数据见下表:

    编号

    实验I

    实验Ⅱ

    实验Ⅲ

    反应前的质量/g

    4.8

    112.6

    118.4

    反应后的质量/g

    8.0

    112.4

    118.4

    (1)、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2)、实验Ⅱ中反应后烧杯内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减小,原因是
    (3)、这三个实验中,实验Ⅲ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
    (4)、实验I、Ⅱ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选一例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