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3-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 一狼仍从 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陈太丘与友期行 君问归期未有期 D、未若柳絮因风起 若屈身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二、综合性学习
-
2.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朦胧中一个个虚点,茸毛与脉络那样纤细,在春天的调色板上,飘落雨水________下的痕迹,枝头抽出第一片嫩叶芽,幼儿微弱的呼吸,它胆(qiè)地试探着世界,测量着空间的距离,风是它永恒的保姆,钢琴等待着森林交响曲,生命,哪怕是细小到一片叶子,也在(wán)强地展示着自己的力。
(选自刘湛秋《绿叶》)
(1)、划线字“调”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A、diào B、tiáo(2)、填入文中“________”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流 B、留(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qiè
wán
胆
强
三、句子默写
-
3. 古诗文名句默写。(1)、 ,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人烟寒橘柚,。(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4)、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5)、 ,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李煜《浪淘沙》)(7)、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 , ”两句蕴含着作者个人的身世之悲以及对一个繁华年代落幕的感慨。(8)、孔子在《论语》中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的句子是:“ , 。”(9)、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含有动物名,如:“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请你再写出古代诗歌中含有动物名的诗句(写出连续的两句)。“ , ”。
四、语言表达
-
4. 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或谦语。(1)、询问老人家的年龄,可以说:“请问您老多大年纪?”也可以说:“请问您老?”(2)、讨论会上,发言结束时,可以说:“这只是我粗浅的看法,请批评指正。”也可以说:“这只是我的 , 请批评指正。”
五、名著阅读
-
5.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填空。(1)、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这女人”是:。
(2)、“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这句名言出自《》。
(3)、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在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的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高价。“此国”是:。
6. 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优缺点并存。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其优缺点。A.长妈妈(阿长)(鲁迅《朝花夕拾》)
B.猪八戒(吴承恩《西游记》)
C.赫瓦伦斯基(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六、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柿树,故乡的一颗美人痣
刘福田
①秋阳,拂去蒙在尘封往事的灰土,一树挂满红灯笼的柿子,让些许已经逝去的记忆,清晰而敏感起来……
②老家的秋,灿烂如火,在地头田畔三三两两生长的柿子树,欲黄还绿的叶子摇曳飞舞,枝叶间若隐若现,挂起一盏盏橘红色的灯笼,调皮地烘托着温暖与丰收。光影流动间,那一颗颗红红的柿子,挑开了记忆中的层层帷幕,满脑子里闪现的全是老家后院那棵大柿子树……
③据父亲讲,那棵柿子树至少已60岁高龄了。它高大的树干就有8米多高,巨大的墨绿色树冠,覆盖着地面方圆将近十平方米,棕褐色树皮已经斑斑驳驳,树心部分已空了。攀在地面的庞大树根像神话中龙的利爪,扎根在我家院后。
④每年春天,柿子树抽梢了,长出茂密的嫩叶,叶片枝头缀出点点乳白色花蕊。春风徐徐吹来,一阵阵浓烈馨香,沁人心脾,细小的花蕊招蜂引蝶,勤劳的蜂蝶呼朋结伴而来,为柿子树做媒传粉。
⑤入夏,雨后初霁,几声蝉鸣,那泛着浓绿光亮的树枝叶间,已点缀着时隐时现的小柿子,青青的小果粒像挂在碧空中的绿珍珠,让我们围着老柿子树屏息心醉。
⑥秋天,踏着细雨和凉风而来,那挂满枝头的柿子日渐成熟,棕褐色的小果皮已发出诱人的光泽,站在树底下,仰望着枝头沉甸甸的柿子,总禁不住童年口馋的诱惑。放学时,围着柿子树,捡着砖头块猛砸树干,有时也扛个竹竿敲打,偶尔掉下来个柿子,伙伴们就遍地寻找争抢 , 只要柿子一到手,也不用水洗便咬上几口,涩涩的苦味顿时溢满口腔,数不清吐了多少次,但还手握着,那种苦涩,填充了我童年的好多时光。
⑦直到爷爷把柿子打下来,奶奶用温水把它洗净,储藏在保持温水的大锅里,两三天后,爷爷就让奶奶拿出来给我和弟弟还有我的小伙伴们吃。显然,我的亲朋邻居也就都随着奶奶的方巾尝到了甘甜清爽的柿子。
⑧爷爷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想来,爷爷的心也像这棵柿树一般,慈祥而深沉。
⑨柿树和老屋一样,是故土的象征。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颗美人痣,长在思乡人的心上,永远不能剔除。
(1)、阅读全文,根据文意填空。文章朴实无华,于娓娓叙述中蕴含着浓浓的人情、乡情。先通过父亲的口说出大柿子树的年龄,接着对它进行详细描写,继而按照顺序,由春到夏,自夏至秋,讲述了“大柿子树”的动人故事,最后由树到人,写了(填主要事件),自然地引出爷爷耐人寻味的一番话。
(2)、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①欲黄还绿的叶子摇曳飞舞,枝叶间若隐若现,挂起一盏盏橘红色的灯笼,调皮地烘托着温暖与丰收。(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这句话。)
②有时也扛个竹竿敲打,偶尔掉下来个柿子,伙伴们就遍地寻找争抢……(划线词“偶尔”“遍地”有何表达效果?)
(3)、请以爷爷的口吻,写出从柿子的成长历程中获得的人生感悟,将第⑧段空缺处补写完整。(4)、文章结尾说:“柿树和老屋一样,是故土的象征。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颗美人痣,长在思乡人的心上,永远不能剔除。”请品析结尾的妙处。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橘子
关于名字
橘子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之一。然而在水果市场上觅食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同一种水果,有的卖家标的是“橘子”,而有的卖家标的是“桔子”。
究竟是“橘子”还是“桔子”呢?
“桔”,它的正音应该是“jié”,通常用在“桔梗”这个词里,就是《桔梗谣》里的桔梗,也就是朝鲜小菜里的桔梗。“桔”被借用“橘”之义,是从广东开始的。在广东话中“橘”同“桔”“吉”发音很相近,至今南方很多地方仍保留着相互赠送大桔的风俗,谐音“大吉”,可能最初就是出于吉祥祝福的心愿,人们故意将“橘”写成“桔”。
除此之外,由于“桔”字易写易识,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冰心1975年发表的《小桔灯》用的就是“桔”。196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成立,也是用“桔”代替“橘”命名。这些用法都表明,“桔”字不再是“橘”的附属,已经登上了“大雅之堂”。
另外,简化字对推动全民文化素质提高和扫盲,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书写简单了许多,便于扫盲,但是到了后期,简化字一度进入了“越简单越好”的误区。比如在1977年提出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鸡蛋写成了“鸡旦”,停车写成了“仃车”,“橘子”的“橘”,被写成了“桔梗”的“桔”。这给辨识带来了很多困难,于是这个方案未获通过。但还是有很多字儿在民间流行,所以“橘子”变成了“桔子”。1986年,《二简(草案)》被废除,但人们用“桔”来表示“橘”的热情依然没有减退。而目前“橘”才是正确的写法。
关于药用价值
橘子可以说全身是宝,其皮、核、络、叶都是“地道药材”,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和止渴的功效。
橘子皮可以美容,《本草纲目》中说陈皮(橘皮)“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可见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橘子的药用价值了。橘皮入药称为“陈皮”,具有理气燥湿、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功效,常用于防治胸胁胀痛、疝气、乳胀、乳房结块、胃痛、食积、输气等症。其果核叫“橘核”,有散结、止痛的功效。橘络,即橘瓤上的网状筋络,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痰滞咳嗽等症。橘肉味甘酸性温,具开胃理气、止咳润肺、解酒醒神之功效,主治呕逆食少、口干舌燥、肺热咳嗽、饮酒过度等病症,还可辅助治疗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及多种心血管疾病。
关于注意事项
①吃橘子时,不要将橘瓤外白色的筋络扯得一干二净。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忌鲜橘皮沏茶饮。摘下后的橘子大多用保鲜剂浸泡后再上市,保鲜剂为一种化学制剂,浸泡过的橘子对果肉没有影响,但橘子皮上残留的保鲜剂却难以用净水洗掉,若用这样的橘子皮泡水代替茶饮,对身体健康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另外,鲜橘皮含挥发油较多,由于挥发油气味强烈,会刺激肠胃,有损健康。
③吃橘子过多会引起结石。橘子含水量高、营养丰富,含大量维生素 C、枸橼酸及葡萄糖等十余种营养物质。食用得当,能补益肌体,特别对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压患者,多吃蜜橘可以提高肝脏解毒作用,加速胆固醇转化,防止动脉硬化。适当食用可增进食欲,但如食用不当反而无益。
④吃橘子过多导致上火。橘子性温,多吃易上火,会出现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结等症状。儿童尤其不宜多吃橘子。橘子富含胡萝卜素,若大量吃入,每天500克左右连吃两个月,可出现高胡萝卜素血症,表现为手、足掌皮肤黄染,渐染全身,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有时易与肝炎混淆。有些孩子吃橘子过多还会出现中医所说的“上火”表现,如舌炎、牙周炎、咽喉炎等。停吃一两周,基本可以恢复健康。
(根据《意读》和“百度百科”相关材料整理)
(1)、“橘子”的“橘”被写成“桔”,其原因有哪些?请联系文章内容概括回答。(2)、根据材料信息,将“关于注意事项”部分的第一条补充完整。(3)、阅读上述材料,联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链接材料】小明喉咙发疼,有些便秘,小明妈妈听说多吃水果能降火,当时正是橘子上市季节,就买了一大袋,嘱咐小明多吃,还拿橘皮煮水让他喝。一段时间后,不但症状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皮肤也隐隐发黄,食欲不振。小明妈妈心急如焚。
请你依据上文信息,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为小明妈妈排忧解难。
七、诗歌鉴赏
-
9.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宿牛群头①
(元)胡助
荞麦花开草木枯 , 沙头雨过拙②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③供晚厨。
【注】①牛群头:地名。②拙:同“茁”。③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本诗和《天净沙·秋思》都写到了干枯的树木,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的内容简要回答。
【附】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八、文言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其二》)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① , 奔入伏焉。狼自苫②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③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④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⑤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⑥ , 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⑦能作此谋也!
(选自蒲松龄《狼·其三》)
【注】①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②苫:用草编的席子。③顾:但是。④盈:满。⑤豕:猪。⑥移时:过了一段时间。⑦乌:哪里,怎么。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顾野有麦场
③股直不能屈
④遂负之以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屠乃奔倚其下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B、其一犬坐于前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以吹豕之法吹之 D、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为人谋而不忠乎(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
(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屠户的机智,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九、小作文
-
11. 根据要求,完成写话。
散文大师朱自清的《春》可谓是感官信息运用的经典之作:用视觉来写小草的鲜嫩、春花的艳丽,用嗅觉来写泥土的气息、春天的芬芳,用听觉来写婉转的鸟鸣、牧童的短笛;用触觉来写春风的温柔和煦……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通过感官准确传达出来,令人陶醉向往。
请你选取某一景物,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感知,然后加以描绘。80~150字左右。
十、材料作文
-
1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三字经》中说:“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人的情绪多半离不开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生活中时常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总有些时刻值得记录,总有些情绪值得抒发,拿起笔,世界都是你的。
请围绕一种或几种情绪,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少于500字;③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