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卷(深圳专版)

试卷更新日期:2019-03-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大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事唾骂的恶名,这里说的“他”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 2.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    )
    A、北京 B、杭州 C、洛阳 D、南京
  • 3. 《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中详细介绍了隋朝昙花般短暂的辉煌。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的创设 C、“贞观之治” D、大运河的开凿
  • 4. 隋朝最终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隋末农民起义 B、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C、科举制度的创立 D、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 5.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唐女祸》中写道:“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观点(    )
    A、正确,说明了用人不当的危害 B、错误,忽视了藩镇割据的影响 C、正确,揭露了君主生活的腐败 D、错误,夸大了个人对历史的影响
  • 6.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上的有效信息判断,该工程的作用是(    )

    A、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B、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C、巩固了统治,使统治长治久安 D、加强了民族融合与交流
  • 7. 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了一面知得失的“镜子”,由此可见唐太宗(    )
    A、提倡节俭 B、重视人才 C、勤于政事 D、善于纳谏
  • 8. 《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1300多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    )
    A、监察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
  • 9. 下图是惠州某学校学生设计的《唐朝兴衰的示意图》。示意图中方框内M处应该填写的唐朝开始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A、三省六部制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朱温灭唐
  • 10. 电视剧《贞观长歌》向我们讲述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历史。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B、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注意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唐太宗注意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D、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劝民农桑,轻徭薄赋
  • 11. 唐朝有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传播了中华文明,这位高僧是(    )
    A、僧一行 B、玄奘 C、郑和 D、鉴真
  • 12. 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
    A、曲辕犁 B、筒车 C、翻车 D、水排
  • 13. 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下列能够体现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兼容并包,深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的是(    )
    A、妇女读书 B、丝织技术高超 C、喜好弈棋 D、尚武风气盛行
  • 14. 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图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

    A、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D、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 15. 《蒙曼说唐:武则天》揭秘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出身之谜,深入浅出,读来引人入胜。书中对武则天的评价以肯定为主,这主要是因为她(    )
    A、是唐高宗的皇后 B、继承唐初的政策,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 16. 下列反映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    )

    ①丝绸之路    ②遣唐使    ③郑和下西洋    ④册封“班禅”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 17. 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它是东方艺术中时间最悠久、空间最辽阔、内涵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一种艺术,是东方文化瑰宝。我国古代书法名家辈出。以下哪位书法家生活在明朝(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赵孟頫 D、董其昌
  • 18. 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冠军是邵阳洞口县的80后“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曾对记者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他的许多名篇我都能背诵。”下列作品属于李白的是(    )
    A、《蜀道难》 B、《念奴娇·赤壁怀古》 C、《窦娥冤》 D、《西游记》
  • 19.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20. 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 21. 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写道: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现象…”。他主要是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的(    )
    A、自由性 B、广泛性 C、民主性 D、公正性
  • 22. 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事件意义重大。唐王朝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
    A、设置地方机构有效管辖 B、和亲 C、任命或是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D、在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 23. 唐朝陶瓷业生产水平很高,被人誉为“类玉”“类冰”的唐朝瓷器是(    )
    A、邢窑的白瓷 B、越窑的青瓷 C、唐三彩 D、铜官窑的釉下彩瓷
  • 24. 《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权臣当道 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 D、自然灾害严重
  • 25.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被唐太宗比喻为“一面镜子”的是(    )
    A、房玄龄 B、魏征 C、长孙无忌 D、杜如晦
  • 26.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忆昔开元全盛时,小邑犹藏万家室”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27. “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这段材料表明当时穷困子弟“跃登上第”的主要途径是(    )
    A、军功大小 B、门第高低 C、地方推举 D、科举考试
  • 28. 从下表中课读出的信息包括(    )

    政权名称

    存亡时间

    开国国君

    国君身份

    后梁

    907-923年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923-936年

    李存勖

    河东节度使

    后晋

    936-946年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947-950年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后周

    951-960年

    郭威

    邺都留守

    ①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

    ②五个政权的开国国君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将

    ③这些政权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④表中五个政权先后出现,政局相对较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9.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许多东西方交流的使者穿梭其中,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道经济、文化的桥梁。在这些穿梭其中的使者中,不包括(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马可·波罗
  • 30. 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时,老师展现了如下材料。材料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

    A、经济繁荣 B、开放的社会风气 C、民族交往与交融 D、多彩的文学艺术

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自从贵王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材料三:“唐人不仅喜爱胡食,还喜穿胡服,戴胡帽,穿胡靴”

    材料四:唐帝国以其博大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精华。

    (1)、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2)、列举盛世经济的表现

    先进生产工具:

    精美陶瓷器:

    (3)、“贵王和亲”指什么事件?
    (4)、两则材料反映了盛唐习俗有什么样的特点?
    (5)、列举唐朝中外交流的两件大事
    (6)、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隋唐时期的特征是什么?
  • 3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意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元朝  高明《琵琶记》

    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明末清初  顾炎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选官制度叫什么?此选官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它强调以什么作为选官标准原则?
    (2)、材料一中“进士科主要考诗赋”现象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始出现的?材料三中顾炎武把“八股之害”和什么历史事件相比较?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种选官制度?
  •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七年级《中国历史》地图册(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隋朝大运河以何处为中心?南北分别可以通达哪里?
    (2)、时至今日大运河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试举一例说明。
    (3)、材料二描述了大运河开凿的情况,读后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