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考试(二)文综历史
试卷更新日期:2017-04-26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左传》中记录了一段春秋初年郑恒公与商人的盟誓,大意是:你不要背叛我,我也不搞强买强卖,更不会强抢你的货物。你有什么大宗生意,我也不想过问。这说明( )A、统治者调整重农抑商政策 B、统治者争取商人支持 C、商人没有市场交易的自由 D、商人摆脱君主的控制2. 《汉仪注》:王子为侯,侯岁以户口酎黄金于汉庙,皇帝临受献金以助祭。大祀日饮酎,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 )A、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B、凸显了嫡长子拥有祭祖特权 C、使得诸侯王国封地越分越小 D、打击地方势力巩固中央集权3. 晚明时期有人主张“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几于绝,此天地间损益流通,不可转移之局也”。这表明当时( )A、工商业发展影响了价值取向 B、程朱理学改变了消费者观念 C、奢华之风成为社会主流风尚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4. 顾炎武在《日知录·周室班爵禄》中写到:“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这一主张( )A、强调了爵禄制度的合理性 B、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继承发展先秦的民本思想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5. 1874年李鸿章主持筹议海防建设时,大理寺卿王家璧警告他“以克变夏,印可自强,此大误也”。这主要体现了( )A、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B、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抵制 C、国防政策由塞防转为海防 D、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体制6. 1896年,全国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直怀自办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直至清朝灭亡,一直拥有发行钞票的特权,并代替传统钱庄,提供了国内工商业经营所需的绝大部分贷款,这表明( )A、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B、中国近代金融体系已经确立 C、外国资本输入份额减少 D、金融变革利于民族工业发展7. 学者马海珍在《袁世凯的时代困境》中记述:“袁世凯是清末新军训练的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受害者”。作者判断其“受害”的依据是( )A、袁世凯借助新军篡夺了清朝的政权 B、没有新军的参与就没有辛亥革命 C、部分新军将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D、新军将领拥兵自重导致军阀割据8. 1964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转国家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中,认同托拉斯是“按照经济原则实行科学的高效串的集中统一领导,免除工业管理机关化和官僚主义、分散主义流弊”的一种好的组织管理形式。这表明我国当时( )A、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B、彻底纠正党内“左”倾错误 C、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试图用经济手段管理工业9. 学者杨晓东认为:“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人说,你原本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基于这种分析,他认为“启蒙”主要是( )A、知道应该怎样思考 B、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 C、自主开拓精神家园 D、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10. 1839年,英国棉纺织厂女工14.6万人,占棉纺工人总数的56.45%,毛纺织厂女工占工人总数的69.5%,丝织厂占70.5%,麻纺厂占70.5%。1851年,英国在业女性283万余人,30年后就业女子达3885万人,女工约占工业劳动力的25%,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技术发展进步,妇女角色转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社会分工细化,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11.
下图是1990年绘制在柏林墙残留墙体上的一幅涂鸦作品(MOSCOW、CHINA、EVERYHERE、BERLIN:莫斯科、中国、任何地方、柏林)。这反映了( )
A、作者对世界秩序重构的想法 B、两极格局与冷战正式宣告结束 C、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 D、围墙处处成为阻碍民主的藩篱12. 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东方民族,初遇西方文化时,基本上对西方文化持反对、拒绝、鄙夷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思考后,出现对固有文化的离异,主张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但等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之后,又必然出现整体性的对固有文化恢复自信。材料意在强调( )A、回归是东方文化比西方文化优越的突出体现 B、文化离异从根本上促进了东方社会的近代化 C、回归是东方文化发展的必然,离异是暂时的 D、文化离异是东方对固有文化恢复自信的基础二、综合题
-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商务印书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宗旨在我国近现代出版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材料: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初为合伙经营的小型印刷工场,不久为满足当时社会上学习英语与西方科学文化的需要,先后出版《华英初阶》、《华英进阶》以及《商务印书馆华英字典》等中英文对照读本。
1902年正式开设印刷所、编译所及发行所。后聘请支持维新且翰林出身的张元济担任编译所长,汇集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专家加盟,制订系统全面的编辑出版计划,奠定了商务新型出版事业的坚实根基。
1903年与日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抓住清末学制改革机遇,出版中国第一部中小学全套教科书《最新教科书》,风行全国,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草创意义。出版严复译作《群己权界论》(《论自由》),后出版多部严译名著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1904年至1914年间先后创刊《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少年杂志》《学生杂志》等。
1914年,收回全部日股,在组织方面重新调整,逐渐建立了一处(总务处)四所(编译所、印刷所、发行所、研究所)的组织系统。
1915年第一步新式辞书《辞源》问世,开创了中国现代工具书的出版先河。
1922年置办德国造的滚筒印刷机,印刷速度提高10倍。
1924年商务印书馆创建了东方图书馆,不久这个被誉为“亚洲第一图书馆”对民众开放。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推出了《万有文库》《大学丛书》以及《丛书集成》,达到了商务印书馆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摘编自肖东发等著《中国出版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方向并说明其迅速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务印书馆对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影响。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五个类型地区的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
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图示:Ⅰ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Ⅱ国家:日本
Ⅲ国家:法国、德国、荷兰和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欧国家
Ⅳ国家:拉美、苏联、东欧和其它的西欧国家
Ⅴ国家:日本以外的亚洲和非洲国家
——摘自《经济增长的源泉》
概括指出从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图9中五条曲线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总体特点,并简析每一阶段五条曲线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后,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当时清政府有的官吏建议统一回收,然后卖给农民耕种。而当时有的庶民一贫如洗,哪有钱购买这些土地呢?康熙作了一个令大部分清政府官吏张目结舌的决策,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康熙在实施“更名田”的同时,大胆奖励官员、农民垦荒官……他针对当时一方面国库粮食不充足;另一方面地方出现抛耕、荒耕的现实状况,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他说:“流移者给以官庄(官田),匮乏者贷以官牛,陂塘沟洫修以官帑(公款),则民财裕而力垦者多矣。”并下令调荒地垦熟后,原主不许复认,以鼓励垦荒者的积极性。
——曲路浚《从前清政府的棱镜中折射当代财政之伤》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初的改革在注重社会平衡方面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改革的积极影响。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第一条: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第五条:乡村农民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乡村无地少地的农民所组织的贫农团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区、县、省等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
第十三条:为贯彻土地改革的实施,对于一切违抗或破坏本法的罪犯,应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及处分,人民法庭由农民大会或农民代表会所选举及由政府所委派的人员组成之。
第十五条:为保证土地改革中一切措施符合于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及意志,政府负责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农民及其代表有全权得在各种会议上自由批评及弹劾各方各级的一切干部,有全权得在各种相当会议上由由撤换及选举政府及农民团体中的一切干部。
——引自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说明《中国土地法大纲》所蕴含的民主内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历史作用。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材料二:邓小平在1975年复出后,他以“消肿”为突破口,抓军队质量建设,抓装备,抓编制……邓小平指出:“我们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军队很臃肿。真正打起仗来,不要说指挥作战,就是疏散也不容易。”为此,他提出:军队要整顿,要消肿,要抓编制,抓装备,抓训练,提高现代化水平。要“减少不必要的非战斗人员。减少统率机构、指挥机构人员,最主要的是减少干部”。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民解放军数量变化的趋势并说明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此次裁军的目的。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到了东晋已有三百多年。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寺院大量兴起,佛教团体日益壮大,对寺院管理便成了问题。此时佛教的发展,也到了一个关键时刻,一个转折点,从过去的基本上是送进来的阶段向拿进来的阶段转变。晋末宋(南朝宋)初的西行求法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兴起来的。在所有这一些西行求法者中,法显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个。他所到之地最多、最远,也真正到了印度。在法显之后,到印度的中国求法僧人逐渐多起来了。法显携归翻译的戒律,对于中国当时的僧伽来说,宛如及时的春雨。
《法显传》时印度的影响重大。印度古代缺少真正的史籍,研究印度古代历史,必须借助于外国的一些著作,其中尤以中国古代典籍最为重要,而在这些典籍中,古代僧人的游记更为突出,《法显传》便是其中最古的和最全的著作之一。研究印度古代史的学者,包括印度学者在内,都视之为瑰宝。有一位著名的印度史学家曾写信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不可能的。”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显赴印度求佛法的社会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显西行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