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14 效率与公平
试卷更新日期:2019-03-14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8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48961亿元,同比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来源情况增长6.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同比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按收入来源分,如右图所示。材料表明( )
①我国社会财富分配向个人倾斜,社会更加公平
②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分配公平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④我数人口算可数人数人国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6.5%的增速基本同步,实现这一目标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的调节职能。下列做法中符合此要求的是( )①健全高技能人才的年薪制和股权、期权激励机制
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③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④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等专项费用的扣除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3. 如图所示,过去几年中,A地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促使城乡差距缩小,A地农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下列措施中可能导致图中变化情况的有( )①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②规定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统一的社会保障
③财政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
④先富带后富,加大对农村地区帮扶力度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4. 某些企业的发展与员工心理形成“镜面效应”,在企业发展挫折期,往往急需人才“打天下”,因而对人才、人力资源十分重视,员工心理凝聚;在企业发展鼎盛期,往往无意中疏忽对人力资源的关注,从而导致员工心理离散。这启示企业应( )①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
②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③使员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保护其合法权益
④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 下表是A公司的2016年度财务报表(单位:亿元)部分摘要:指标
2015 -12 - 31
2016 -12 -31
同比增长
营业总收入
8. 67
12. 59
45. 21%
企业净利润
2. 45
2. 98
21. 63%
职工工资总额
0. 83
0. 90
8. 40%
假如其他条件不变,我们可以推知该企业( )
①2016年经济效益好于2015年
②在再分配中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③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幅度较快
④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最低工资规定》(原劳动保障部令第21号),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广东省政府决定从2018年7月1日起对全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上调。这说明( )①最低工资标准在收入再分配中能有效发挥调节功能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坚持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规律
③只有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才可能逐步实现社会公平
④政府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 “十三五”规划建议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中,强调平衡性、包容性。平衡性包含了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差距,包容性则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成果要更多地让全体人民来分享。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实现“平衡性”和“包容性”目标的是( )①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③打破行业垄断,促进公平竞争
④完善《个人所得税法》,调节过高收入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8. “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而我国在15%~21%。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是( )①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
③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④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9. 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在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待遇“双轨制”一直饱受争议,社会各界有关“养老金并轨”的呼声不断。欲解决右图漫画中的“握手难”问题,你的合理建议是( )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缩小收入差距
②免征企业职工个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③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合理分配社会财富
④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提高初次分配比重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10.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将强化工资收入分配中技能激励的导向作用,推动建立企业技术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落实该《意见》有利于( )①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巩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②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的转型升级
③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
④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建设制造强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1. 针对下图漫画《施舍》所反映的经济现象,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B、保证职工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C、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D、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12. 库兹涅茨曲线(下图)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放慢经济发展速度,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B、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C、发展经济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治本之策 D、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13.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著名的“漏桶实验”发现,从富人那里征税补贴给穷人,穷人实际得到的比富人失去的要少。这是因为,这一做法会引起效率的损失,带来社会财富的减少。这启示我们( )A、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B、初次分配瑶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原则 C、劳动报酬要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 D、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14. 近年来,我国将“提低”促“扩中”作为收入分配改革的突破口。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低”促“扩中”的是( )①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和起征点,加大对高收入者收入的调节力度
②清理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③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转移支付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扩中”的积极意义表现在( )①缓和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②否定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激励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水平
③增强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倒逼我国供给侧结都行改革
④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 经济学家指出,只有把经济蛋糕做大,才有更多财力用于民生;只有保持稳定的发展,让劳动者享有发挥才智、提升收入的机遇。这表明( )A、公平与效率强调不同方面,存在矛盾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C、收入分配公平是收入分配的绝对平等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16. “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家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则在15%~21%之间。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是( )①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④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7. 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2017年,我国有22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图中(P代表劳动力价格,Q代表劳动力数量,D,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1 , P2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B、
C、
D、
18. 2018年,全省各地深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这一决定有利于( )①完善分配政策,促进社会和谐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居民收入
④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9. 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下列属于初次分配领域改革的是( )①为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在收入分配中提供合理的定价
②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
③推进所得税税制改革,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
④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对去产能企业的支持力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0.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的贡献率是63.4%。消费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引擎。下列措施有利于使消费者能将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消费的有( )①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劳动报酬增长同步
②降低居民储蓄率、限定居民最高储蓄额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消费预期
④加大财政对教育、医疗等民生的支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在完善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取得诸多成绩。下列能够体现通过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做法的是( )A、南京市政府积极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 B、民间公益事业团体组织慈善救助活动 C、江苏省提高城乡居民年度基本医保补贴标准 D、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820元提至2020元22. 根据现行规定,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①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重要举措
②是通过再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④有利于消除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3. 下表为近三年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收入增长率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
9.6
8.9
8.2
工资性收入年增长率(%)
9.2
8.0
7.0
财产性收入年增长率(%)
1.4
6.9
12.9
注:财产性收入是指运作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①居民收入增速下降
②劳动报酬在在分配中比重提高
③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④居民投资渠道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推动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这表明( )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②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③初次分配注重公平,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④再分配更加突出效率,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5. 下列措施中能直接体现“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的有( )①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②确保我国财政收入能逐年增长
③协调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④不断健全我国再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6. 初次分配过于“亲资本”,劳动者报酬所占比例总体偏低,使广大居民相对“没有钱可花”;再分配力度不够,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使得居民“有钱也不敢花”。这正是当前收入分配格局引发内需相对不足的症结所在。要处理好材料中两方面问题的关系,应该( )A、兼顾效率与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与公平 B、加快经济发展,为增加居民收入奠定基础 C、以公平为主,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D、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强调公平27. 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完善筹资机制,分清政府、企业、个人等的责任。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上述举措( )①是通过再分配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
②能从根本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③能增强人们的收入和消费预期
④有利于我国居民规避生产生活风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并将“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纳入两步走发展战略第一阶段目标中。若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其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传导路径是( )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缩小收入差距——释放消费红利——拉动经济增长
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纳入按劳分配的人数增多——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经济效率提高
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高收入者减少——实现公平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消费需求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9. “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费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则在15%—21%之间。下列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是( )①努力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办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
②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③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
④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材料分析题
-
30.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国家统计局2018年1月19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52,这是基尼系数自2011年以来连续7年下降,但仍超过国际公认的0.4贫富差距警戒线。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这种结构要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定得多。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决心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我国着力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构建起“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形成合理的利益结构、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基础,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报告强调,要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要加快税收结构改革,形成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新税制,增强中等收入群体的自我认同感。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进一步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迅速增长?
32. 收入分配改革已酝酿多年,最低工资标准虽然不断提高,但公众感觉“干得多挣得少”,收入“跑”不过房价、物价,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区域间的收入差距还在呈现扩大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在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再加上一些垄断行业的特殊地位加大了收入差距,公众真切期望财富分配要体现社会公平公正,这就意味着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而且要“把蛋糕切好”,把社会财富更多地分到百姓手里、分别有贡献的劳动者手里,真正体现“多劳多得”。运用“个人收入的分配”的知识,简要分析怎样才能“把蛋糕切好”?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国家统计局2018年1月19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52,这是基尼系数自2011年以来连续7年下降,但仍超过国际公认的0.4贫富差距警戒线。
材料二: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这种结构要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定得多。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决心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着力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材料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2017年9月29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明确了未来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工作重点是低收入群体的增收。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构建起“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2)、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党在收入分配方面所提要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6年9月4日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并致开幕辞。指出: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据有关统计,现在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材料二 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差距一直在扩大。不过最近几年的情况有所改善,基尼系数有轻微减低的趋势。从实际情况来观察,出现了一些好的迹象。主要是两方面,首先,大力度的反腐对因腐败造成的不公平分配起到了遏制作用,在这方面最近两年有明显的改善。另一方面,最近这些年普通工人的工资提高较快,农民收入增长较快,这些对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的提高起了积极作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经济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35. 某校高一(1)班同学以“效率与公平”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收入差距与效率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见上图)。
乙组同学发现在生活中人们对于“收入差距与公平”问题,存在两种观点。
观点一:收入有差距就是不公平。
观点二:收入有差距,才能更好实现公平。
丙组同学在学习十八大报告时,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1)、请分别描述x1点前后,收入差距与效率之间的关系。(2)、如何认识这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的意义。(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