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第26讲 古代罗马的政治文明

试卷更新日期:2019-03-13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罗马法的开端是(  )
    A、《十二铜表法》 B、《罗马法》 C、《秦法》 D、《查士丁尼法典》
  • 2. 下列人物中,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是(    )
    A、伯里克利 B、查士丁尼 C、荷马 D、梭伦
  • 3. 当中世纪的欧洲摆脱了普遍的无政府状态,当它的商业经历了复苏而日益高涨,当它的社会生活愈来越复杂,因而感到需要更为精巧的调节手段时,它“发现”了罗马法。当时罗马法被“发现”(   )
    A、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基础 B、推动了近代民主政治体制在欧洲的确立 C、源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体现了资产阶级建立“理性王国”的愿望
  • 4. 《世界文化史导论》指出:“它是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则,它是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哲学基础。它使人们更多地从人类共同准则(人类理性)的角度来思考法制建设问题。”材料中的“它”应是(    )
    A、公民法 B、万民法 C、自然法 D、成文法
  • 5. 罗马法规定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
    A、保护私有财产 B、最早的成文法 C、注重形式规则 D、保护贵族利益
  • 6. “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特别是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者表现出强烈的不满。随着版图的扩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生活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为此,帝国(    )
    A、制订《十二铜表法》 B、以成文法代替习惯法 C、编纂《民法大全》 D、用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 7.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①缘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标志

    ③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④标志着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 8. 从《十二铜表法》一直到《民法大全》,古罗马在债务法规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并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这表明罗马法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
    A、力图缓和民族矛盾 B、重视维护贵族利益 C、取消了债务奴隶制 D、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 9. 罗马法是世界上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罗马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万民法》 D、《十二铜表法》
  • 10. 有学者评论说,这一法律“使罗马法具有了比其他任何所曾存在过的法律更近乎放之四海而 皆准的地位,显示了罗马法理学家的社会组织方面的杰出才能”。这一法律是(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习惯法
  • 11. “罗马法最伟大的形成时期是在公元前最后150年",这一时期罗马法(  )
    A、开始由习惯法转变为成文法 B、侧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C、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 D、主要调解平民和贵族矛盾
  • 12.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而在曹魏时的《新律》中则首次入律了所谓“八议”(亲,故,贤,能,功,贵,勤,宾),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上八种人犯罪,—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須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供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十二铜表法》与《新律》的最大区别在于(    )
    A、是否注重君主权力 B、是否重视纲常伦理 C、是否注重公平公正 D、是否保护个人利益
  • 13. “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规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其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材料表明该时期的罗马法(    )

    ①主要解决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

    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③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④使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4.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主要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D、罗马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 15. 罗马诗人贺拉斯说:“希腊成为俘虏以后,把艺术介绍给了野蛮的拉丁民族,俘虏了粗野的胜利者。”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
    A、罗马与希腊相似的国情使二者文化相似 B、罗马法的发展体现了古希腊的理性精神 C、罗马文化风格与希腊文化风格完全契合 D、罗马共和国选择了与希腊相似的政治体制
  • 16. “调整罗马人与外族人关系的法律,并且逐渐成为在人的自然理性的引导下的以解决历史对每个人所提出的问题为内容的法律”,是古代罗马的(  )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 17. 古代罗马人关于“法”留下了很多论述,其中体现“法治”原则的是(  )
    A、一切法律都和任何财产有关 B、因为法律统治执政官,所以执政官统治人民 C、我因感觉到上帝的旨意而笔削于法律 D、法律的功能在于命令、禁止、允许和惩罚
  • 18. 古罗马的某些法学家被授予“公开解答权”,这使他们的解答对各个具体案件产生拘束力,有“公开解答权”的法学家享有崇高的权威,受到无与伦比的推崇。“公开解答权”的出现(  )
    A、束缚了法官依法断案 B、动摇了罗马法公正理念 C、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 D、维护了罗马贵族的特权
  • 19. 罗马法中规定:“土地所有人无适合的通道而不能有效利用其土地,有权以公正的价格向邻居购买通行权,邻居不得拒绝。”由此可知,此规定(  )
    A、意在维护公平和正义 B、严重限制了公民自由 C、旨在调和公民间矛盾 D、违背了契约公平原则
  • 20. 有专家指出,《十二铜表法》以来的成文法,罗马大法官发布的有关谕令和判例,以及公民大会和元老院的一系列决议,其他长官的各种命令等,经过长时期积累,逐步形成了系统的法规。这说明罗马法(  )
    A、多元一体注重实效 B、司法实践灵活高效 C、不断追求公平正义 D、立法过程主观随意
  • 21. 在古罗马法中渗透着一些自然法思想,如理性、证据、公正、平等、自由等。下列可以作为该观点证据的是(  )
    A、《十二铜表法》:“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B、《民法大全》:“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C、《十二铜表法》:“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D、《民法大全》:“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 22. 恩格斯曾说:“如果说国家和国家法是由经济关系来决定的,那不言而喻,民法也应该说是如此,因为民法的作用在本质上就是要把各个人彼此间在一定情况下所有的正常经济关系确认起来”。这一观点较好地诠释了罗马(    )
    A、公民法的特点 B、成文法形成的主要原因 C、习惯法的价值 D、万民法内容上的侧重点
  • 23. 19世纪英国法学者亨利·梅因《古代史》一书中写道:“罗马人不爱万民法,正像他不爱外国人一样,因为万民法是从这些外国的制度中来的,并且是为了外国人的利益而制定的。”这表明万民法适用于(    )
    A、罗马境内公民和非公民 B、罗马共和国的女性公民 C、罗马共和国的男性公民 D、罗马帝国内的非自由民
  • 24. 《十二铜表法》表三第4条规定,“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如愿意,可自费供养。若无力自费供养,则拘禁他的人每日应发给他面粉一磅,如愿意,亦可多给。”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
    A、体现人权至上的法律原则 B、突出强调权债双方自由平等 C、重点保护债权人的财产权 D、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特权
  • 25. 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
    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 26.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离婚由一方提出,但不是由于对方的过失而是另有正当原因,.-…对当事人双方都不加制裁;……一方主张离婚却无任何正当理由,以致无过失的一方遭受损失,虽准许其离婚,但对主张离婚的一方给予制裁。这体现了罗马法(    )

    A、反对婚姻自由 B、保护弱势群体 C、维持公序良俗 D、引导公正理性
  • 27. 《十二铜表法》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
    A、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B、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C、保护贵族,阶级性强 D、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 28. 从《十二铜表法》开始,罗马就制定了十分严格和严厉的债务法,此后不断加以系统和完善。如《民法大全》规定:“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不论债务人知情与否,无关宏旨,因为第三人既代为清偿,不论债务人知情与否,甚或违背其意愿,债务人仍免除其债务。”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 B、保护私有财产属罗马法的本质特征 C、罗马法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 D、保护私有财产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 29. 《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    )
    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 C、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

二、材料分析题

  • 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西景德镇市古称浮梁,唐始设县,现存古衙建于道光年间,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和内宅居中轴南北,两厢有六部房。大门额书“浮梁县署”四字,东边立一鼓,告状的人或有紧急案情时击鼓,知县闻声升堂。西边有两块碑刻“诬告加二等”,“越讼杖五十”。仪门是县令举行仪仗恭迎上级官员的地方。大堂即正堂,取名“亲民堂”,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和迎接圣旨的地方。大堂内有原告石、被告石,又称下跪石,绅士以上身份的人候审时可以不跪。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商议政事的地方,取名“琴治堂”,表示知县一面弹琴,一面理政,就是仁政教化以德治县。大堂动刑罚乃以法治县,两处结合就是文武兼治。

    ——据豆丁网浮梁古县衙解说词整理

    材料二: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公开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规定。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法规,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以自然法观念指导,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形成了适应帝国时期境内各族人民社会要求的万民法体系,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在帝国时期,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规范了行政行为,调节了大量商业纠纷和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后来,罗马法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摘自朱汉国主编《历史》(人民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治的基本特征。
    (2)、结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历程,分析说明材料二中罗马法的思想内容能够影响久远的原因。
  • 31. 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具有时代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法学家区分了公法与私法,公法涉及国家和公共权力,私法则调整个人权利义务。罗马法给予私权完备的保护。而中国思想家则倡导家国一体、公权至上。这种对法律属性的分类和对公私权关系的认识,导致了中西法律进化之路开始循着不同方向发展,即中国法律走的是一条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国家的集团本位道路,公权始终优于私权;西方法律则走的是从氏族到个人再经上帝到个人的个人本位道路,逐渐形成尊重私权的传统。

    ——摘编自张锐智、田大川《罗马法学家关于公法私法划分的意义与启示》

    材料二:《拿破仑法典》是欧洲第一部民法典,它体现了民法的若干原则:如第八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又如法典规定“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该法典用一千多条文规定契约,如“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拿破仑法典》不仅影响欧洲的立法,而且影响了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许多国家的民法参考了《拿破仑法典》,一些国家全文照搬,一些国家略加修改。恩格斯指出《拿破仑法典》是“全世界法典编幕的基础”。

    ——摘编自宣善传《从拿破仑法典的实施所想到的》

    材料三:1907年4月,清民政部奏请厘定民法:“查东西各国法律,有公法私法之分……二者相因,不可偏废……中国律例,民刑不分,而民法之称,见与《尚书孔传》历代律文,户婚诸条,实近民法,然皆缺焉不完……拟请饬下修律大臣斟酌中土人情政俗,参照各国政法,厘定民律,会同臣部奏准颁行,实为图治之要。”1911年8月《大清民律草案》完成。法律涉及民众的财产、身份等私权关系,与社会个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包括总则、债权、特权、亲属、继承五编。前三编主要以日本《民法》为草本,同时也参考了德国、瑞士的《民法》,而后二编在采纳近代民法斟酌原则的同时,也较多地保留了中国的传统习惯。

    ——摘编自曹全来著《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等

    (1)、比较古代中国与西方法律思想的差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和西方法律思想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拿破仑法典》的原则,分析法典的历史地位。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角度,解读晚清时期中国民法的发展。(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与分析逻辑清晰)
  • 32.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史料实证”是其表现之一。“史料实证”旨在通过可信的史料努力实现探求历史真实的目的。

    下面一则材料是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④表明当时即已存在释奴现象。

    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

    资料来源——《罗马法词典》《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2)、在笔记第一段的四点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 33. 法律制度不仅确保了人类社会文明成果,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特别是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者表现出强烈的不满。随着版图的扩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生活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为巩固统治,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予适当的司法保障。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科书

    材料四: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014年10月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1)、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材料二所述内容与材料一中的哪一基本原则相违背?为什么?该内容揭示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民法逐渐取代公民法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律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最早的法典,是李悝的《民法典》。据陈群《魏律序》,是悝为魏文侯相,撰次诸国法所为。这一部书,在当时,……算做一部佳作,所以商君“取之以相秦”,没有重撰。……《法经》共分六篇,是(一)盗,(二)贼,(三)网,(四)捕,(五)杂,又以一篇著其加减。盗是侵犯人的财产,贼是伤害人的身体。盗贼须网捕,所以有网捕两篇。其余则并为杂律。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古罗马的公民法内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即公私法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表现出诸法合体的特征。发展到万民法以后,由于罗马帝国境内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导致私法体系更为发达。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十二铜表法》的一些规定。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当事人慎重考虑,防止错误、欺诈、胁迫或无端反悔,也为了避免法官在司法中徇情偏袒。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程序的严格执行是为了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程序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罗马法注重程序是法律体系完备的表现。

    ——庄鹏《罗马法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三   古代史家所探究的关于古代文明的诸多问题,都和现实世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及提出问题的一些方式往往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

    ——黄洋《古代文明研究的现代意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法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基本特点。

    (3)、概述材料三的基本观点。依据所学知识,说明研究古代法律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