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5课《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9-03-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加划线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洗濯(zhuó) 酝酿(niànɡ) 踉踉跄跄(liànɡ) 获益匪浅(fěi) B、霎时(shà) 猝然(cuì) 头晕目眩(xuàn) 忍俊不禁(jìn) C、贮满(chù) 滑稽(jī) 春华秋实(huá) 随声附和(hé) D、雏形(chú) 磅礴(bó) 玲珑剔透(tì) 苦心孤诣(zhǐ)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喧腾 蹂躏 海枯石滥 慧心未泯 B、喑哑 眩耀 芊芊细草 瘦骨嶙峋 C、奢望 弥漫 心旷神怡 窸窣作响 D、静谧 虐杀 闲情逸至 轻飞曼舞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考试终于结束了,同学们如释重负 , 心情放松了许多。 B、在双方有矛盾时,年轻人尊重比你年长几轮的阿伯,老人家原谅比你小数十年的后生,各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 C、从坚决不收到不好意思不收,再到心平气和地收,自称“不差钱”的局长收起钱来已经轻车熟路了。 D、由于特殊情况和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实现学前免费教育,做好这一民生工作依然任重道远。4.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语,删掉“使”字) 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5. 读课文《 最苦与最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1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B、课文第4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C、课文第4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用作论据,曾子的话用作论点。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6. 选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 )A、课文《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作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 B、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C、《少年中国说》不是梁启超的文章。 D、“少年智则中国智”是 梁启超说的话。7.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花儿赋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身处高山还是匍匐低谷,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雍容华贵还是暗香浮动,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枝头绽放还是凋谢飘零,________。
①都浸透着优雅与高洁的气质
②都展示着昂扬与淡定的气度
③都能无喜无忧,从容安然地面对
④都能宠辱不惊,恭敬自如地生活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8. 按要求填空。(1)、《最苦与最乐》选自《》。梁启超(作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2)、文章开头连用四个句,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9. 读 《最苦与最乐》,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 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10. 读 《最苦与最乐》,作者说的“海阔天空,心安理得”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11. 读 《最苦与最乐》,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二、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课文首尾两段,回答问题。(1)、文章最后一段论述的观点是:。(2)、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句话写了有些人的反面意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什么?你是怎样看待“责任”的?13. 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未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却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却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概括选文第一段的论点。
(2)、你是如何理解“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这句话的?(3)、你认为,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卸却”责任指
“解除”责任指
(4)、写出选文第一段的论证过程。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做难事必有所得
徐长才
①金一南说:“做难事必有所得。”诚哉斯言!这也是金一南的亲身体验与成功之道。金一南年轻时,在一家制造玻璃瓶的工厂当工人,他开始吹拉的玻璃瓶都是奇形怪状的,没有一个成形的。他下定决心,刻苦钻研,三个手指头的肉都烫坏了,终于制作玻璃瓶子又好又快又多。后来,金一南考取了军事院校,以顽强的毅力学习英语,毕业后在大学任教并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他常常废寝忘食地研读与搜集大量红军资料,不畏劳累地写出了多部有关红军研究的著作,深受广大读者的敬重。
②多年前,画家、航海家翟墨明知一人驾着无动力帆船进行环球航行,是无比艰难的,更有生命危险,但他觉得这样的航海可以为祖国争光,可以在征服海洋的同时征服自己、超越自我。于是,在缺乏航海经验的情况下,他还是买了条旧帆船,毅然决然地从山东日照出发,进行远航。途中,他经历了千难万险,在穿越印度洋时,遇上狂风暴雨,浪高七米,随时都有被大海吞没的危险。那时,他把自己绑在船的甲板上,小腿上绑着水手刀,任凭风吹浪打,随时做着死亡的准备。经历了七天七夜,他才脱离了险境。在经过海上美军某基地时,被美军关押。美军在搞清他的真实身份后,又帮他修好了船,友好地送他继续航行。在大西洋的一个海域,虽然风平浪静,长久的寂寞又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恐惧,但他挺了过来。有一条巨鲨,尾随在他的船后很多天,他也没有被吓倒。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岛上,土著人待他很友好,酋长的女儿还想嫁给他,但为了完成环球航行的大业,他毅然地“逃”了。经过好望角时,那里的人们被他的勇敢行为所感动,举办宴会邀请他。当他继续航行时,停在那里的所有船舶都鸣笛为他壮行。经过两年多的拼搏,翟墨终于又回到了日照。翟墨实践了“做难事必有所得”。
③达尔文年轻时就在学习和钻研动植物学上下功夫,能细心地对一些动植物进行反复观察,有时连吃饭也忘掉了。他大量采集植物和昆虫,把它们制成标本。后来,他大胆地好不容易在英国乘上了一艘到南美洲去的邮轮,孤身一人到南美洲进行动植物考察和收集样品。在那里,他风餐露宿,忍饥挨饿,经历了很多风险和磨难。通过多年考察、搜集和研究,达尔文撰写了巨著《物种起源》,表达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推动了世界生物学的进步。可以说,达尔文的卓越成就是他不畏艰苦和敢于做难事而取得的。
④常言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人要想做出令人惊羡的成就,不想做难事是不行的。有些人贪图安逸,做事拈轻怕重,生怕吃苦受累,生怕多费了心血多动了脑筋。这样想这样做,怎么能做出更大的成就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难事不难,只要肯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妨敢于、乐于多做点难事大事,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
(选自《做人与处世》)
(1)、【概括中心论点】阅读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本文在论证论点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析文章的结构】下面对文章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4)、【补充论据】请结合文意在第④段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诗句。(5)、【拓展延伸】《最苦与最乐》中说“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最苦与最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