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9-03-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1. 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寒噤
出轧
潺潺
汩汩
告诫
推搡
霎时
驰骋
迂回
浓缩
雾霭
漩涡
2. 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河滩 迂回 深不可测 浪沫横溢 B、飞毯 集纳 如丝如缕 平坦如席 C、铸成 疑重 乘隙而进 蜂窝杂陈 D、仰视 软弱 窟窟窍窍 拢成一束3.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茜儿小姐怒不可遏地匆匆走到卧室里,两眼冒火,脸颊通红。 B、在喜迎国庆演讲会上,我班张浩同学声音洪亮,震耳欲聋 , 博得了阵阵掌声。 C、我真诚希望你们以此为起点,勇往直前 , 全身心投入到现代科学、投身到科学的应用中去。 D、两兄弟从未经历过这种欢迎场面,只能面面相觑,在前呼后拥下穿过人墙。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期”。 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D、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6.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冈树的山冈,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
②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③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
④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
⑤丘陵之间,蜿蜒着一条修好了很多年但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土公路,在夏天长满杂草,展现勃勃的生机。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④①⑤ C、③①④⑤② D、③②④①⑤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说说你对画线句的理解
8. 作者为什么在写第二次之前还要写第一次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
二、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1)、“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在文中“宽”具体指的是 , “窄”具体指的(请用原文回答)(2)、说说你对“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的理解。(3)、为什么又说:“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既然否定前一种说法,为什么不把它删除?(4)、说说句中“凝重”、“猛烈”词语的表达作用。(5)、说说你对“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一句的理解。(6)、说说你对“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一句的理解。(7)、说说你对“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的理解。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A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B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C下去,C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1)、请将三个动词“切”“凿”、“旋”、分别填入第②节三处方框中最恰当的地方:A. B. C. D.
(2)、说说你对画线句的理解。(3)、“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一句中“怒”字用得非常贴切。请联系前后文,说说河水“怒”的表现。并说说你对这句句子的理解。(4)、文中“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一句能否删去?为什么?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大地的恩典
杜怀超
①在江南,我时常遥望家乡的那片竹林。
②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中。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空行处唯有水声一般漫漶过来:竹林深似海。这也不是雨打竹林的声响,猜不透道不出真中深藏的未知和遮蔽的隐语。
③对于竹子,父亲与我看法截然不同。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的半月形长扁担,与父亲时常纠缠在一起,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量,一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养活了一家人。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至疼痛处他也只会咧嘴一笑。
④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迷信和虔诚。在我六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一笔后,弃笔逃离。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IN来。我老老实实地重新捡起竹毫,继续在宣纸或者红纸上描摹虔诚、图腾和吉祥。
⑤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以致多年来,我一直在书桌前,挺直身子,坚守着对竹毫的执笔姿势。父亲呢,在门前的田畴上,种下一片竹林。四季里,把竹子枝条捆扎起来,做一柄扫帚,在旷野里扫荡着秋天。
⑥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筒的。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下它们刀砍火烧的背影。父亲不懂竹筒,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他也是看不懂的。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在空中比画一番,那举止与神情,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确实也是,一行行端庄的文字,当我们给予它生命,谁能窥尽其中的叱咤风云?在竹简深处,或者说在竹海深处,父亲是无法窥知内部世界的,诸如竹子的暗语与象征,比如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此父亲是一片茫然。
⑦父亲要做的就是怎样从文化的战场转移到生活的舞台上。对文化他没有发言权,而在生活的旋涡里,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他可以从竹枝上取下一节,打磨成祖母手中的捻线陀,纺麻线、棉线;他可以用竹片打制成厨房里的砧板,甚至可以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的竹席、躺椅之类。父亲对竹席有着独特的情怀,即使在农历的五月或者秋收正午,只要有了它,疲惫与艰辛就会逃得无影无踪。累了就和衣而睡,醒来则投入劳作。他侍弄庄稼、竹子的模样和我在纸上写生字没有两样。在旷野里不停劳作、奔跑的父亲,正是一株竹子,一株在风中奔跑的竹子。在一起十年的光阴里,凄风苦雨、冰刀霜剑都没有折弯它,即使在最黑沉沉的深夜里,依然发出铿锵的回音。
⑧父亲对竹子或竹制的事物,总是有着命里的熟稔和暖温。即使老了,他依然握一根竹质拐杖,继续保持挺拔的身子,在大地上行走。他从老家来江南,看到我书房里摆放一盆花草,我告诉父亲它叫文竹,他竟然不以为然。看着眼前纤弱的盆中之竹,他迷茫的眼神里还有一丝轻蔑。文竹,文竹,这也能算竹?是的,一段文字的力量怎么能比得了一个竹器的重量,也没有春笋从大地深处,穿破一冬的禁锢,直刺云天的竹子。父亲临回老家时,居然在门前给我种上一丛竹子。
⑨心情低落时,我总会搬一竹椅,陷在里面看父亲种的竹子。"--3竹子看我时,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在老家也一样地打量着我?父亲曾对我说过,竹子是很神秘的,一夜之间可长高一米呢,最终同大树般高大,它还能开花呢。事实上,见过竹子开花的人并不多,以至于不少人认为竹子根本就不开花。父亲说这话时发出罕见的叹息声。后来我才知道,竹子终身只开一次花,花上数年、数十年的时间积蓄,一朝迸发,然后死去。花期就是死期。对着老家的方向,我泪眼婆娑。
⑩我很少给父亲买什么礼物,一是他会心疼我花钱,二是他的喜好我也不甚清楚。后来我给他寄去产于江南的礼物——一整套用自然生长的竹子提取原生态纤维素制作的衣物,他竞甚是欢喜。父亲一生爱竹,就让竹子从他的手足、皮肤、血脉和骨骼出发,与父亲融为一体吧。父亲来电说,这衣物有竹子的味道呢。我哑然失笑,如果夜晚仔细倾听的话,它还会和你一同呼吸呢!
⑪念及此,我看到一株高大挺拔的竹子,正走向大地上菩萨般的父亲,直至生命深处,随即竹涛涌来……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2)、请从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3)、依据文章第⑨段的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我”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60字以内)(4)、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⑩段中“我”为什么给父亲买了一套用竹纤维制作的衣物。(5)、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大地的恩典”的理解。三、文言文阅读
-
12. 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
砖(节选)
凡埏①泥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闽、广多红泥,蓝者名善泥,江、浙居多),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②水滋土,人逐数牛错③趾④ , 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匡之中,铁线弓戛⑤平其面,而成坯形。
【注释】①埏(shan):用水和土。②汲:从井里取水,泛指打水,取水。③错:交错,错杂。④趾:脚。⑤戛:削平。
(1)、“人逐数牛错趾”句中“逐”字在文中的意思是。(2)、上好的黏土有什么特点?(3)、请简要概括造砖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