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4-25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 B、玻璃破碎 C、冰块融化 D、铁丝弯曲2.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单质 B、空气纯净物 C、空气是混合物 D、空气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为21%3. 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4. 下列关于仪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试管用作反应容器 B、量筒用作反应容器 C、玻璃棒用来过滤时引流 D、托盘天平用来称量物质质量5. 下列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玻璃杯 B、瓷碗 C、木桌 D、塑料瓶6. 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7. 根据实验规范,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取用少量液体 B、
过滤 C、
加热液体 D、
加入块状固体
8. 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主要是因为( )A、钨的导电性好 B、钨的熔点高 C、钨的硬度大 D、钨的密度大9. 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为纯净物 B、含碳量不同 C、机械强度不同 D、铸造性不同10.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不一致的是( )A、铜导电性好作导线 B、铝密度小作飞机材料 C、金延展性好做成金箔 D、银导热性好作装饰品11. 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组织反应的行.下列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铁门表面喷漆 B、冰箱保存食物 C、用扇子扇煤炉火,火会更旺 D、将木头电线杆埋入地下的部分用火微微烧焦12. 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原子中的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13. 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14. 下列爆炸原理与其它三种不同的是( )A、锅炉爆炸 B、粉尘爆炸 C、天然气爆炸 D、液化石油气爆炸15. 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防止试管炸裂
B.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防止读数误差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
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D.
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加快氧气生成速度
A、A B、B C、C D、D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B、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分子 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D、空气里只有氮气和氧气分子二、理解与应用
-
17. 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 , 破坏环境.(3)、现阶段,人们大量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
①白磷能够燃烧的是实验是(填序号)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对比实验B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18. 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现有反应:①Zn+CuCl2═ZnCl2+Cu
②Cu+2AgNO3═Cu(NO3)2+2Ag
③Cl2+2NaBr═2NaCl+Br2
④Br2+2NaI═2NaBr+I2
(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 .(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Zn、Cu、Ag这二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推到反应③和④中,我们还可以得到:Cl2、Br2、I2三种非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19. 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研究其性质十分必要.(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人们对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 (填序号)有关.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导热性(3)、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对金属镁和铁性质的对比研究.
①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图1所示实验.试管内的镁和铁表面均被打磨,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向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相同的稀盐酸.通过观察到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金属活动性>(填元素符号);还可以观察到反应在相同时间内,两支长颈漏斗的液面高度不同,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②取等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将镁放入稀硫酸中,铁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消耗铁的质量一定小于镁的质量
B.充分反应后,镁、铁一定都有剩余
C.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都有所增加
D.充分反应后,稀硫酸和稀盐酸一定都没有剩余.
20.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用过氢化氢制取氧气: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利用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不能用铁桶盛硫酸铜溶液的原因: .
三、实验题
-
21. 研究金属的腐蚀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意义重大.(1)、为了探究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经过一周后观察,试管A和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①通过实验发现:铁锈蚀是铁与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②A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 .
(2)、家中的刀具若沾有食盐水锈蚀更快.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做了如下的实验.【提出问题】铁锈蚀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①物质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混合物称为水溶液,如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得到氯化钠溶液,乙醇溶解在水中得到乙醇溶液.
②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乙醇溶液不能导电.
【猜想】铁的锈蚀速率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反应时的温度;②氧气的含量;③水溶液的导电性.
【实验】每次取两套如图2所示的装置,编号为I、II.向两套装置中分别装入质量、大小相同的铁钉和等体积的蒸馏水,进行如下三组对比实验(实验开始时,各瓶内气体压强保持一致).
影响因素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温度
装置I放入25℃恒温环境中,装置II放入40℃恒温环境中.
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且U型管中液面均由b处上升至a处,则所需时间I>II.
锈蚀的速率I<II;铁的锈蚀速率与反应时的温度有关, .
②氧气含量
.
.
铁的锈蚀速率与氧气的含量有关,氧气的含量越多,铁的锈蚀越快.
③水溶液的导电性
在相同温度下,装置I集气瓶中加入10mL氯化钠溶液;装置II集气瓶中加入10mL乙醇.
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
且U型管中液面均由b处上升至a处,则所需时间I<II.
(3)、若将两根铁钉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两支试管内均有大量气泡产生,铁钉逐渐溶解,在酸溶液中被快速腐蚀.【反思与提高】
根据该探究实验以及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单质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B、金属越活泼,就越容易被锈蚀 C、金属腐蚀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四、计算题
-
22. 某石灰石厂实验室用5.55g石灰石样品高温煅烧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分析,该实验室进行了四次高温中加热,并冷却后称量,记录数据如表(杂质不参加反应).
操作次数
1
2
3
4
剩余固体质量(g)
4.25
3.95
3.35
3.35
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求分析产品中生石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