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第8讲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试卷更新日期:2019-03-12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欧阳修给宋英宗的奏折中称:“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在此,欧阳修评价的是( )A、军功爵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2. 元行省制继承汉唐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本内容,特别是承袭了两宋制度,继续实行收夺州县官府事权。这表明元朝行省( )A、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行政权力大而不专 D、无创新性的特点3. 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 )A、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 B、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 C、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 D、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4. 宋代均由临时差遣的中央官员担任地方长官,没有正式特设的地方官,因而地方官多是“以某官知某州(府、县)事”,意思是“暂去管某州、某府或某县的事”。这说明宋代( )A、地方自治权利加强 B、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地方管理日趋混乱5. 宋代对三省六部制多有调整,其核心是( )A、重新划分部门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B、消解相权,强化皇权 C、充分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D、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6. 北宋时,在州郡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各路设转运使,掌财赋;设提点刑狱,掌刑政;设提举常平,掌常平、水利等;设安抚使,掌军政。这四个机构相互平行、互相监督,又共同负责对地方州郡的监督。也被称为“外台”。这一举措( )
A、削弱了三省六部的权限 B、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7. 元代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各行省设丞相l员、平章政事2员、右丞1员、左丞l员、参知政事2员,采取群官圆署、集体议政方式,其中丞相、平章政事总领民政和军政,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主管区内的具体行政事务,据此可知,元代( )A、中央政府过分集权 B、政制缺乏制约机制 C、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D、地方行政体制混乱8. 元朝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镇戍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材料表明元朝行省制度下( )
A、地方成为自治单位 B、形成了以行省为单位的割据势力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地方权力被严重削弱9. 宋代实行的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A、三公九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二府三司制 D、废丞相,设立内阁10. 宋代是中国的大变革时期,下列现象出现在宋代的是( )①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
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③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
④沈括在《武经总要》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 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这反映出宋代( )A、皇帝权力的过度膨胀 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 C、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 D、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12. 元朝行省制度的问世,使“军事、财赋、监察三位一体的行省高层督政区成为比较稳定、成熟的建制”,出现了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的特征。这说明行省的设置( )A、严重制约地方自主性 B、形成地方威胁中央局面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13. 元世祖忽必烈设立了某一机构,因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因此该机构的地位相当高。刚开始以国师八思巴为其长官,后来该职一般由朝廷大臣担任,官员为僧俗并用。这一机构是( )
A、枢密院 B、中书省 C、宣政院 D、政事堂14. 宋朝时人说:“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张载也说:“朝廷无世臣。且如公卿,一日崛起于贫贱之中,以至公相。”此现象表明,在宋代( )A、社会变革助推社会阶层流动 B、贵族政治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C、从政不问出身成为社会共识 D、科举制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15. 宋太祖想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而当时宰相已辞职,朱太祖想代替宰相在诏书上副署,赵普却说“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此事反映了( )A、宰相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B、宋代皇权受到极大的削弱 C、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 D、宋初皇权被相权基本架空16. 在元代,汉儒的地位低下,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之说。可也就是在元代,施行时间并不长的科举考试却选用了最能体现汉儒思想精髓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而且要求考生严格按程朱理学观点答题。这说明元朝( )A、民族歧视,控制思想 B、等级森严,制度矛盾 C、重视礼教,维护统治 D、重视理学,以备顾问17.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A、在边疆设立节度使 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18. 北宋宰相赵普认为,“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初统治者制定的“治之”之政的措施是( )
A、委任中央文官“权知军州事” B、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C、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D、中央设置二府三司19.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这说明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相比( )A、君主权力相对削弱 B、分割相权加强君权 C、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D、三权分立制约皇权20. 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的措施有( )A、文官担任知州 B、设枢密院 C、设三司使 D、设参知政事21. 北宋时期,政府在科举考试时实施了一些如别头试(将与考官有亲属关系的考生与常规考生分开考试,其阅卷、命题自成一体)、糊名法(指将考试考生的试卷上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密封起来)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这些措施意在说明( )
A、政府加大对考官的管理 B、科举制已经走向了完善 C、根本上杜绝了考试作弊 D、政府注重选拔人才质量22.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这里的“腹里”是指( )A、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南部以及河南北部等 B、河北、山西、辽宁以及河南北部等 C、陕西、河北、安徽、山东、山西等 D、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等23. 元代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巩固地方统治成为更加迫切的任务。为此,各地军、政两方面必须密切合作,以便遇事能够迅速作出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行省就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这表明元代( )A、中央集权体制受到重大威胁 B、地方权力分散的趋势有所遏制 C、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 D、减少了过多的地方行政区划级别24. 元朝由中书省直接管理的地方有( )①河北 ②山西 ③山东 ④辽宁 ⑤西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③④⑤25. 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专制皇权 B、防止地方割据 C、发展地方经济 D、扩大统治区域26. 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知,即兼理、兼管之意)”。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 )
A、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 B、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 C、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D、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27. 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同时,每个地区参加省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参试情况。这可以用于说明宋代( )地区
时间
参加解试人数
分配名额
录取比例
苏州
庆历中
200
4
50:1
绍兴二十六年
2000
13
153:1
福州
绍兴二十六年
3400
62
56:1
淳熙十年
15000
62
242:1
A、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 B、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 C、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D、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28.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A、在西藏设立行省 B、以宣政院管理西藏 C、在西藏设置卫所 D、设置驻藏大臣29. 元朝初年,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劝,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御史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诬陷和人身迫害的现象也较为常见。后来,元世祖正式下达诏令:“行御史台勿听行省节度”,行御史台官遭行省迫害的情形才逐渐减少。这一变化表明( )
A、行御史台与行省长期紧张对立 B、元朝初年监察制度逐渐完善 C、行御史台代表着中央控制行省 D、行省成为行御史台监察重点30. “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职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就领本省军队。同时,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D、专制主义皇权达到顶峰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代之前的科举,有所谓的“行卷”之说,即应试举子将自认为自创的最优秀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之前投呈给当时的名公世卿及文坛上有名望地位的人,求得他们的赏识,冀图通过这种考前的人际交往和运作,影响知举官的阅卷取舍。一旦被录取,双方就有了座主、门生的师生关系……宋太祖在建隆三年(962年)九月即下诏:“及第举人不得呼知举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开宝六年(973年)更开创科举的殿试制度,把科举名次的最后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及第进士皆“天子门生”。后来宋廷又对科举实行“封弥、誊录”诸法,加上朝廷重典的震慑,知举官徇私舞弊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止。
——摘编自《宋代对科举制度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科举制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科举制改革的作用。3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元朝至元五年(1268年),制定了《定台纲三十六条》,随后,《行台(行御史台)体察条例》等法规陆续出台并录入《元典章》。这些法规改变了历朝奉行的“以卑察尊”传统,第一次使监察制度得到国家法律保障。元在中央设御史台,在地方置行台和廉访司,对御史台负责,《定台纲三十六条》规定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地位等同,并有权弹劾这些部门。《定台纲三十六条》规定行台具有“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奸邪”的权力,行省行政体系与行台监察体系各自平行,互不统属。廉访司负责监察行省以下路、府、州、县。元代监察体系覆盖全国,为明清监察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是现代中央、省、市(县)三级监察体系的最早模型。
——摘编自李晓春《从制度改革看元代监察体制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概括元代监察体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元代监察体制改革的影响。33. 元代实行的行省制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创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元初的行省性质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行省拥有大权,“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潜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七》
材料二: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不得彻承制署置属吏”, “十省之属自篼库(保管仓库的役吏)而上,皆命于朝”;“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军事上在批准调军程序、委任统军人等方面要受中央节制,布置调换戊兵、整点军队等事宜更是由朝廷直接掌握。御史台、行御史台,和各道廉访司对行省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察。
——摘编自宋镰《元史》等
材料三: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元代行省性质的演变,并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行省长官行使权力的特点。(2)、据材料三指出元代地方行政制度创新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行省制度实施的影响。(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谈谈你的认识。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宋代诗人整体对屈原的关注,造成大规模对屈原的评价是以往任何朝代都不能相比的。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执著于屈原呢?…… 宋代诗人通过对屈原之死、之醒、之流放、之离骚的评价,来表明自己对生死、醉醒、贬放、诗歌的认识。宋虽立国未久,各种危机已暴露出来。这些都激起了士大夫的焦虑和社会责任感。中国历史上文官官僚制度在这时已经成熟,文人士大夫既完全依附于国家政权,又是这一政权的支柱,使他们更具有政治热情,并积极表现自己的欲望。
苏轼在《屈原塔》一诗中盛赞屈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李覯在《屈原》一诗中却写道:“秋来张翰偶思鲈,满筯鲜红食有馀。 何事灵均不知退,却将闲肉付江鱼。”
——摘编自游筱《屈骚精神与宋代诗人心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诗人整体关注屈原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诗人对待屈原自杀问题的态度,并作简要评析。3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
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晦”,“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