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9-03-1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jí)        色(mù)     相(chèn)    晶(yíng) B、子(jūn)       露宿(sù)     香(pēn)     屋(máo) C、惚(huǎng)     伸(yán)    奇(hào)     竹(miè) D、急(zháo)      花(bàn)    族(Yáo)     修(qì)
  • 2. 依次填入句中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地________在我们身上。

    ②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________在我的眼前;每当我________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

    A、飘落    浮现   捧起 B、吹落    闪现    捧起 C、散落    展现    拿起 D、飘落    呈现    拿起
  • 3.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 B、一座草顶、竹蔑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 C、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 D、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
  • 4.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 B、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 C、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D、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 6. 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B、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C、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D、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
  • 7. 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以梦境虚写,自然美衬托人物美,香气四溢的梨花和美丽的哈尼姑娘相映生辉。) B、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结巴得好,含蓄得好,当时鲁迅处境险恶,为了安全,不能道破。) C、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权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她是一个波兰人,在波兰长大,因此在法国工作并非理所当然,因此说这是奢望。) D、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用具体的切身的感受来说明小茅屋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温暖,是对雷锋精神生动形象的赞美。自然引出对小茅屋主人的追寻。)
  • 8.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老人路上掉了一张餐纸,清洁人员追上去说:“老家伙,你怎能乱扔垃圾?真没素质!” B、小刘到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店老板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 C、快递员送货超时,收货人说:“你是腿短呢,还是属蜗牛的?这么老半天才把东西送到!” D、端午节放假,有网友发帖:“真要感谢屈原!如果没有他投江,哪来这么愉快的假期?”
  • 9. 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结束全文,用意是(    )
    A、驿路上到处都有像梨花姑娘一样美丽的姑娘。 B、哈尼族小姑娘们的心灵像驿路上四处开放的梨花。 C、人人学雷锋见行动,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如梨花遍地开放。 D、边疆的山区,梨花盛开,到处是生机勃勃景象。
  • 10. 整体感知:阅读全文。梳理情节,完成下面表格填空。

    段落

    层次

    层意

    第一部分:写夕阳西下见梨花,深夜投宿有人家

    第一层

    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交代了地点和时间

    第二层

    第三层

    第二部分:写雷锋精神放光彩,驿路梨花处处开

    第一层

    第二层

    以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作结,深化主题

二、综合题

  • 11.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礼文化,恒顺中学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天人关系属于礼。人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如何与万物相处,在古代中国都是以礼的形式规定下来的。《礼记·月令》上面逐月记载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气象与物候的变迁周期,动物与植物的成长过程,社会生活的各种规范。

    材料二:国家典制属于礼。在中国文化中,制订符合道德理性的国家制度称为“制礼作乐”,好的制度被破坏了称为“礼崩乐坏”。

    材料三:一生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生前与美国学者谈论中国文化时说:“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

    (2)、交际语言中的谦辞和敬辞最能体现中国文化自谦而敬人的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谦辞和敬适用,但不少仍有生命力。可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常有人用错。下面就有两个用错的例子,请写出它们的序号:

    ①请您明天一定光临。

    ②小芳送朋友小勇一本书,并在扉页上题:“小勇留念,小芳惠赠。”

    ③谢谢您的高见。

    ④请您拜读一下我的大作。

    (3)、下面是散文同学的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写出小芳说话的内容。

    小明:都什么年代了,传统礼文化就是一堆糟粕,我可不想被它们束缚。

    小芳:

    小红:是呀,小明,我也认为礼文化,尤其是其中积极的一面,需要我们用行动来弘扬。

三、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2)、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3)、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①“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②“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 1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谢吾师

    舒乙

        一生中教过我的老师上百位,但有一位,他并不会说话,他是长在树上的小树叶,却使我难忘,我尊他为我的老师。

        他曾伴我走过最艰难的日子,给我安慰,给我勇气。直到今天,一闭眼,他便回到我的眼前,真的。他仍在树梢上迎着寒风飞舞,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我住的“牛棚”是两间大教室,外间住着看守我的人,总有五六位之多,里间就我一个。住进来之后,他们便向我宣布了纪律:不准回家,不准自由走动,完全隔离,写信要经过审查,去食堂吃饭时不得和任何人说话。每日三餐是放风时间,我在前面走,后面五六个人跟着,浩浩荡荡,面孔非常严肃。

        审查并不是天天进行,甚至根本就没有几次像样子的审问。隔离本身仿佛才是目的。

        越是没有变着花样的折腾,日子越是难以打发,孤独就成了最难受的事。孤独窒息了我,几乎把我掐死。

        窗外有一棵大树,是加拿大杨树,长得很茁壮,树冠蹿得比楼顶还高。我住进去的时候,是夏天。满树的绿叶油亮油亮的,迎着微风舞动,因为叶柄长,摆动幅度很大,显得非常活泼。

        我常常呆坐在窗前,瞧这棵大树,看树叶翻腾飞舞。树叶们成了我唯一的朋友,不说话的而充满了生机的朋友。我一看就是一天。

        迎来了秋天,又送走了夏天。西伯利亚寒流既冻坏了绝大部分树叶,又刮走了大部分树叶,大树上差不多只剩下光光的枝干。这一切都发生在我眼前,连叶柄在狂风中由树枝上脱离的一刹那我都看得很清楚。朋友们随风而去,我感到凄凉,冷冷的,虽然窗户的亮度增加了,大树的枝干也清晰了,但一切都显得那么大而无当,单调枯燥和万分失落。

    最后,全树只剩下一枚大叶子始终没有被风卷走,特别神奇。大风时,他大幅度摇摆,拼命飞舞,经受了惊心动魄的撕扯,却坚持在那里。于是。每天醒来,我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这枚孤军奋战的叶子还在不在树上。

        他在树上足足比别的树叶多呆了十天,多么艰难的十天,多么难忘的十天,多么伟大的十天。

        在这十天里,我每天都在观察他,为他揪心,为他害怕,为他担忧,同时也为他骄傲,打心眼儿里敬佩他,把他当作最贴心的知己。他的状态有点儿和我相似,但他的处境比我更加险恶,比我更加孤单,他却像一面小旗,高高飘扬,挺得住,站得稳,生得牢,成为我无言的榜样,伴我走出困境。

        我坐在封闭的禁室内,面对一枚小小的树叶,受着一堂生命的课。树叶是我的老师,我是树叶的学生。随着树叶的每一次翻飞,我思绪渐入正轨,完全镇定下来,像一只蜕壳的蝉,体验到一种心灵的新生。

        我终于能把逆境当成一种锻炼自己身心的机会;我终于能把度日如年的日子尽我所能安排得满是节目,宛如给自己开办一所单人补习学校;我终于能修得一付心安理得、遇事不惊、吃得下睡得着的坦然心态;我终于能把只说真话不讲假话的原则坚持到底;我终于能把宽厚待人、善待他人,包括善待那些反对过自己的人当作自己的处世信条;我终于发现自己变得更爱我的长辈、妻子、孩子、朋友,变得更加热爱这个多事的世界。

        所有这些变化只因我接受了那枚不会说话的挺立到最后的小树叶的启示。

        多年以后,我又回到那棵大树的所在地,可惜,大树已被伐掉。

        那枚孤单而可敬的叶子永远活在我的心里,我一闭眼,它便来到我的眼前,真真的,在狂风中上下翻腾,一点儿也不服输。

        可爱的小树叶,我的老师,我谢谢你!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2)、作者为什么要“谢吾师”——感谢一片树叶?请简要概括。

    (3)、作者赞美了小树叶的什么精神?

    (4)、请找出文中最能表现小树叶精神的一个拟人句和一个比喻句。

    (5)、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小树叶的什么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