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9-03-0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法治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依法办事。下列符合依法办事要求的是(    )
    A、有人欺负我,我就欺负他 B、拆迁“钉子户”无理取闹 C、在商场购物时,遵守秩序 D、为增加收入,尽量少交税
  • 2. 53岁的王大妈乘坐北京地铁下车时被撞倒了,她在地铁站拨打了96165地铁热线电话,怒称要炸建国门地铁站。警方当日出动140名警力连夜排查,并于次日将王大妈抓获。最终王大妈因编造虚假恐怖信息,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此事说明(    )
    A、弱势群体维权难 B、公检法小题大做 C、依法办事是本分 D、虚假信息危害小
  • 3. “中国式过马路”已成为城市交通事故的隐形杀手,但就是有人不停地在触碰生命安全这道防线。为了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2017年10月25日上午,我省某市交警开展了“文明出行是守护你生命安全的底线”微博执法直播活动。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A、认真学法 B、尊崇法律 C、参与执法 D、依法维权
  • 4.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一观点强调(    )
    A、法律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公民的法律认同是法治力量之源 D、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
  • 5. 2017年6月1日,因自身原因晚到导致误机,某在读女博士情绪失控,大闹机场值机柜台,掌掴机场工作人员,后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日。这则材料告诉我们(    )

    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

    ②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③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④学识高就意味着素质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6. 下列行为属于我国法律禁止的是(    )
    A、依法纳税 B、为灾区捐款捐物 C、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初中没毕业就到工厂打工
  • 7.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自觉远离违法犯罪。下列有助于我们远离违法犯罪的有(  )

    ①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②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③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

    ④在心中铭刻法治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8.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明了(    )
    A、“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B、我们要有知耻之心,做任何事都不要放弃 C、我们要积极反省自己,不要做恶事 D、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 9. “君子慎独,立德向善”,这是金陵回族世家伍氏一门代代恪守的祖训。600多年来,伍氏家族在金陵城开枝散叶,繁衍生息,留下了“博士官六代”、中国第一位回族探花等家族佳话。解读伍氏祖训,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我们应(    )

    ①要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要养成自我省察习惯,积极调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

    ③立志做大事,矢志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④放弃自我追求,一心只为社会做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0. 下列对“止于至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它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至善”的追求

    ②它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③它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④它是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集善成德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11. 中学生刘某接触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在他们的影响下,刘某八年级时开始旷课、迷恋上网,搜寻色情、凶杀等信息,导致精神萎靡、无心读书。九年级时,因利用赌博机聚众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还赌债,绑架了同学李某,并勒索人民币2万元,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刘某的行为哪些属于不良行为,哪些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属于犯罪行为?
    (2)、刘某从结交不良青年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
    (3)、上述案例对我们加强自我防范有什么警示?
  • 12. 某中学向全校学生发出了一份倡议书,其主题是“中小学生应该见义智为”。这份倡议书在肯定了见义勇为这一高尚传统的同时,也提出了“勇为”的前提是要自护自救,并且传授了一些具体的方法。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同时,为什么要“智为”?
    (2)、该校传授的“见义智为”的具体方法可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