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生物三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4-20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

  • 1.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机物不能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B、C,H,O,N都是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必需元素 C、脂肪和维生素等都属于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D、不同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可能相同
  • 2. 图为真核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②参与组成生物膜系统 B、结构①的形成与结构③密切相关 C、所有物质都能自由穿越结构④ D、组成⑤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
  • 3. 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RNA种类发生改变 B、衰老的红细胞中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 C、细胞发生癌变可能是由基因突变累积引起的 D、细胞凋亡有利于人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稳定
  • 4. 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主要过程,其中甲~丁表示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a~e表示物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分别表示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 B、甲和丙中产生的[H]参与相同的代谢过程 C、物质d、e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越生物膜 D、甲、乙、丙、丁中都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 5. 下列不属于细胞膜上蛋白质功能的是(    )
    A、降低某些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B、作为某些物质进出细胞的载体 C、与信息分子结合后调节细胞代谢 D、牵引染色体运动实现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 6. 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S型活菌 B、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将无毒的R型活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活菌 C、在R型活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S型菌的蛋白质、多糖,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都会出现S型活菌的菌落 D、艾弗里将DNA和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得出了DNA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 7. 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可能为酵母菌细胞 B、RNA聚合酶能解开DNA双螺旋 C、一个mRNA能同时指导多条肽链的合成 D、核糖体上能发生“U﹣A、A﹣U”的配对
  • 8. 图是某哺乳动物体内处于某一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1,2上的基因差异可能由基因突变造成 B、染色体3,4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能增加配子种类 C、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 D、在该动物的卵巢中不能观察到如图细胞
  • 9. 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基因数量改变,性状不会改变 B、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能产生配子 C、多倍体生物在植物中比较常见,在动物中极其少见 D、由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只含1个染色体组,所以高度不育
  • 10. 某种蛾翅膀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T和t决定,基因型为TT和Tt的个体翅膀颜色为褐色,基因型为tt的个体翅膀颜色为黄色.生物学家对此蛾种群进行了十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TT个体的数量逐年增加 B、第8年时,t的基因频率为0.5 C、自然选择直接选择基因t导致其频率上升 D、黄色翅膀的蛾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数量增加
  • 11.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在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性实验中发现了生长素 B、植物顶端优势的产生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以自由扩散方式在细胞间转移 D、同种植物体内,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低于成熟细胞
  • 12.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可能是淋巴,也可能是血浆 B、内环境稳态是指组成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保持相对稳定 C、内环境中Na+ , K+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到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D、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免疫无关
  • 13.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细胞来源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免疫细胞

    来源

    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A

    T细胞

    记忆细胞

    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

    B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只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摄取和处理病原体

    C

    B细胞

    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产生抗体,抗体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

    D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A、A    B、B    C、C    D、D
  • 14. 某一弃耕农田经历了“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会不断增加 B、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会逐渐提高 C、针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中,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基本相同 D、演替过程中,常绿阔叶林中的针叶树种被常绿阔叶树种完全取代
  • 15. 反馈在神经网络中广泛存在.如图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闰绍细胞(兴奋时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共同支配肌肉收缩的途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神经细胞及肌肉组成反射弧,其中肌肉和闰绍细胞属于效应器 B、若在a点给予适宜刺激,在图中其它3点均能测得膜电位变化 C、闰绍细胞转运和释放神经递质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D、图示反馈回路有利于运动神经元对肌肉运动的精准控制
  • 16. 科研人员研究了马铃薯茎尖外植体大小对幼苗的成苗率和脱毒率的影响,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培育脱毒苗所依据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和细胞全能性 B、培育脱毒苗的过程中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C、实验结果表明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成苗率越低 D、根据本实验,培养脱毒苗时茎尖的适宜大小为0.27mm
  • 17. 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应根据微生物代谢类型选择合适培养基并控制好培养基pH B、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接触 C、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D、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再丢弃
  • 18. 图表示牛胚胎移植的流程,其中①~④表示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是注射相关激素,使供、受体同期发情 B、过程②是注射促性腺激素,达到超数排卵 C、过程③主要涉及人工授精和从卵巢中冲取胚胎 D、过程④的主要目的是选择适合移植的胚胎
  • 19. 有关传统植物杂交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两者涉及的变异类型依次是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B、两者的操作中都需要使用纤维素酶或果胶酶 C、两项技术培育出的新个体与亲代之间均不存在生殖隔离 D、与前者相比,后者可以克服不同物种之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20. 如图表示科研人员利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来生产高果糖浆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固定葡萄糖异构酶时,采用方法2比方法3对酶的活性影响要小 B、在生产过程中,须严格控制好pH、温度、溶解氧等环境因素 C、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阀调节果糖流出的速率以保证反应充分进行 D、由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活性不会降低,此反应柱可持续用于生产

二、多项选择题

  • 21. 图为pH对作用于同一底物的两种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两种不同的pH条件下,酶1活性可能相同 B、将酶2由pH=9转移到pH=6的环境中,活性上升 C、与酶2相比较,酶1更耐受碱性环境 D、在任何温度条件下,pH=5时,酶1的活性高于酶2
  • 22. 绵羊黑面(A)对白面(a)为显性,长角(B)对短角(b)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两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个体相互交配,F2中能出现白面长角羊的亲本组合有(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 23. 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个基岩质海岸的潮间带栖息着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几种动物,这些动物被海星所捕食.科学家将海星从实验小区中移除一段时间后,调查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同时发现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小区中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动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海星移除后,藤壶、贻贝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海星移除后,小区物种数量下降的原因是被捕食者之间竞争加剧 D、实验结果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
  • 24. 图是某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液中活细胞和死亡细胞密度统计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要控制胰蛋白酶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以免损伤细胞 B、培养液中应适当加入青霉素、链霉素,以避免杂菌污染 C、曲线bc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足及有害代谢产物积累等 D、培养第6天时,新产生的细胞数等于死亡细胞数
  • 25. 下列相关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或对象选择合理的是(    )
    A、选择花生种子徒手切片后制成装片观察子叶中脂肪颗粒 B、选择橙色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 C、选择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情况 D、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等多基因遗传病调查其遗传方式和发病率

三、非选择题

  • 26. 为寻找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实验变量组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接种量和溶氧量(用摇床转速来控制)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图1.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需对酵母菌进行活化处理,目的是
    (2)、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需控制培养液的浓度,浓度过高则会导致 . 对培养液进行灭菌时,切断高压蒸汽灭菌锅热源后,须待观察到时,才能打开放气阀以释放锅内余气,最后开启锅盖取出培养液.
    (3)、接种量相同时,摇床转速为250r•min﹣1的酵母菌种群在前6h增长较快的原因是
    (4)、根据实验结果,较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变量组合有
    (5)、图2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两种方法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时得到的结果,其中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是曲线 , 依据是
  • 27.

    狐尾藻是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它能有效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具有良好的净化水体的作用.下面是有关狐尾藻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为探究光照强度对狐尾藻光合速率的影响,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试管中放入相同的狐尾藻和等量的黄色BTB溶液(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对光不敏感,溶有大量CO2时呈黄色,CO2被吸收后呈蓝色),实验结果如表1.

    实验二:为探究pH对狐尾藻光合速率的影响,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多套实验装置,试管中放入相同的狐尾藻和不同pH的溶液,通过相关仪器测定净光合放氧速率(μmol O2•mg叶绿素a﹣1•h﹣1),实验结果如图3.

    距光源的距离/cm

    变蓝所需时间/min

    10

    20

    20

    40

    30

    60

    40

    130

    50

    60

    70

    (1)、实验一中,当试管距光源50cm以上时,BTB溶液几乎不变蓝,原因是光反应阶段产生的过少,影响暗反应中CO2的固定.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2)、进行实验二时,需控制试管与光源之间的适宜距离,如果超过30cm,不利于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原因是

    (3)、pH会影响狐尾藻净光合放氧速率,其原因是:一方面pH影响了 , 从而导致光合作用本身发生变化;另一方面pH引起了狐尾藻的发生变化.

    (4)、在含大量狐尾藻的水体中,狐尾藻的光合作用会改变水体pH,但对其自身的生长影响不大,原因是

    (5)、生产上,狐尾藻是沤制绿肥的理想植物,这是因为

  • 28.

    研究表明,无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细胞中,DNA复制的起始必须先合成一段长度约为10个核苷酸左右的RNA分子作为引物.下图是验证DNA复制需要RNA分子作为引物的实验过程,M13噬菌体是一种单链环状DNA病毒,侵入大肠杆菌后能复制形成双链环状DNA,利福平是一种RNA聚合酶抑制剂.请分析回答:

    (1)、M13噬菌体的单链环状DNA复制开始时,首先需要通过转录过程合成一小段RNA,转录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 若M13噬菌体的单链环状DNA中各种碱基的含量为:a%A,b%G,c%T和d%C,则双链环状DNA中,碱基A的含量为

    (2)、与实验一相比,实验二无M13双链环状DNA的原因是 , 实验三有M13双链环状DNA的原因是

    (3)、生物体内DNA复制过程中,子链延伸需要引物的原因是 , 子链片段在作用下连接起来.

    (4)、PCR技术通常需要长度为20~30个核苷酸的DNA片段作为引物,如果引物过短,则对扩增结果的影响是

  • 29.

    腓骨肌萎缩症亦称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其遗传方式可能有多种情况.下图是某研究小组经过家系调查绘制的遗传图谱,其中Ⅲ8与Ⅲ9为异卵双生、Ⅲ11与Ⅲ12为同卵双生.请分析回答:

    (1)、若Ⅱ3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 若Ⅲ8也是女孩,则其患病概率为

    (2)、若Ⅱ3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同时发现Ⅰ1携带红绿色盲基因,除Ⅲ8未知外,家族中其他成员色觉均正常.则:

    ①Ⅲ9携带红绿色盲基因的概率为

    ②若Ⅲ11和正常男子婚配,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男孩,则Ⅲ12和正常男子婚配,生一个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③若Ⅲ8是男孩,则其两病兼患的概率为

    (3)、腓骨肌萎缩症(“属于”或“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理由是

  • 30.

    图为人在失血后血压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引起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调节方式是 . 与过程B相比,过程A具有等调节特点.

    (2)、不同类型的血管紧张素经运输到全身,但仅作用于靶细胞,是由于相应的受体只分布在靶细胞中,其根本原因是

    (3)、临床上,医生诊断高血压病人的病因时,通常需要B超检查肾上腺皮质是否增生,这是因为肾上腺皮质增生会导致 , 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主动重吸收Na+ , 使血浆渗透压 , 引起血量增加.

    (4)、若某人在车祸中受伤失血的同时下丘脑也受损,则血量恢复正常会更难,原因是

  • 31. 生物兴趣小组以苹果为材料开展细胞中DNA含量测定研究,主要实验流程如图,其中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具有破坏细胞膜和核膜、使蛋白质变性等作用,苯酚和氯仿不溶或微溶于水,它们的密度均大水.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中苹果组织研磨前先经液氮冷冻处理的主要优点是 . 在常温条件下,也可向切碎的组织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 , 再进行充分搅拌和研磨.
    (2)、根据实验流程可推知,步骤③、④所依据的原理是
    (3)、步骤⑤加入2~3倍体积的95%乙醇的目的是
    (4)、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DNA鉴定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取1支20mL试管,向其中先后加入2mol•L﹣1的NaCl溶液5mL和少量絮状DNA沉淀,用玻棒搅拌使其溶解.

    ②向试管中加入4mL二苯胺试剂,混匀后将试管置于50~60℃水浴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请指出上面实验步骤中的两个错误:

    (5)、兴趣小组成员还以同种苹果的不同组织器官为材料,测定不同组织细胞中DNA的含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值为每克生物材料干重中DNA含量):

    组织器官

    韧皮部

    形成层

    冬芽

    秋梢嫩叶

    成熟叶片

    含量/μg•g﹣1

    80.00

    150.00

    160.00

    120.00

    70.00

    试从细胞分裂的角度,解释不同生物材料中DNA含量差异明显的原因

  • 32. 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在其适生地能攀援、缠绕于乔灌木,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因此,薇甘菊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科研人员研究了薇甘菊不同入侵程度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有机碳含量/t•hm﹣2

    未入侵区域

    轻度入侵区域

    重度入侵区域

    植被碳库

    51.85

    50.86

    43.54

    凋落物碳库

    2.01

    3.52

    5.42

    土壤碳库

    161.87

    143.18

    117.74

    总计

    215.73

    197.56

    166.70

    (1)、调查薇甘菊种群密度的方法是 . 薇甘菊与附主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2)、“植被碳库”中碳主要以形式存在,这些碳的主要去路有

    (3)、与薇甘菊未入侵区域相比,薇甘菊重度入侵区域的总有机碳储量减少了%.

    (4)、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其原因是 , 而土壤碳储量减少是因为薇甘菊根系较多且密集,增加土壤孔隙度,有利于

  • 33. hNaDC3(人钠/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3)主要分布于肾脏等重要器官,它具有促进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能量代谢和转运等功能.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绿色荧光蛋白与hNaDC3融合基因,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以动态观察hNaDC3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定位情况,为进一步研究hNaDC3的生理功能奠定基础.研究主要过程如图(实验中使用的限制酶SacⅠ的识别序列是GAGCTC,限制酶SacⅡ识别序列是CCGCGG).请分析回答:

    (1)、与PCR相比,过程①需要的特有的酶是 , 应从人体(器官)的组织细胞中获得模板RNA.
    (2)、DNA分子被SacⅠ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 . 过程②选用SacⅠ、SacⅡ分别切割hNaDC3基因和质粒载体,可实现目的基因定向插入并正常表达的原因是
    (3)、过程③可获得多种重组DNA,可依据不同DNA分子的大小,运用(技术)分离、筛选重组表达载体.
    (4)、显微观察导入“绿色荧光蛋白﹣hNaDC3融合基因”的猪肾小管上皮细胞后发现:转染后第1天绿色荧光混合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膜,核中未见绿色荧光;到第5天绿色荧光清晰聚集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未见绿色荧光.根据这一观察结果还不能得出“hNaDC3是在细胞质中生成后,在细胞膜上发挥作用”的结论,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以排除绿色荧光蛋白本身的定位,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5)、研究人员以较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培养导入融合基因的猪肾小管上皮细胞,一段时间后发现,转染细胞的细胞膜上绿色荧光明显增强.这一实验结果可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