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2-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柠檬水    B、井水    C、海水    D、蒸馏水
  • 2. 与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液氧    B、臭氧    C、空气    D、氧化铁
  • 3. 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碳粉    B、花生油    C、牛奶    D、酒精
  • 4.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    B、打磨宝石    C、燃气燃烧    D、河水结冰
  • 5. 空气中性质稳定、可填充飞艇的物质是(   )
    A、He    B、He2    C、H    D、H2
  • 6. 一些物质的 pH 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油污净:12~13    B、洁厕液:1~2    C、西瓜汁:5~6    D、冰橙汁:3~4
  • 7. Si3N4 在电子、军事和核工业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其中 Si 显+4 价,则 N 的化合价是(   )
    A、-4    B、+4    C、-3    D、+3
  • 8. 某生成Si3N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SiCl4  + aNH3  = Si3 N4 +12HCl ,其中 a 应为(   )
    A、4    B、3    C、2    D、1
  • 9. 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氯气的作用是(   )
    A、杀菌消毒    B、吸附有害物    C、促进沉降    D、凝聚小颗粒
  • 10. 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发出蓝紫色火焰    B、火星四射    C、发出白光    D、产生白烟
  • 11. 石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制造铅笔芯    B、做干电池电极    C、用于切割玻璃    D、用作润滑剂
  • 12.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2Mg+O2 2MgO B、CH4+2O2 CO2+2H2O C、H2CO3 H2O+CO2 D、CuSO4+2NaOH═Na2SO4+Cu(OH)2
  • 13. 错误的操作是(   )

    A.

    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熄灭酒精灯

    A、A    B、B    C、C    D、D
  • 14. 氢气燃烧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元素种类    B、原子个数    C、原子种类    D、分子种类
  • 15.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分别通入石灰水    B、分别通入水中 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 16. 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

    A、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N B、通电后气体产生的速率相同 C、气体 M、N 的质量比为 1:2 D、检验 M、N 气体可证明水的组成
  • 17. 如图所示加热铜丝引燃白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加热铜丝的方法引燃白磷,可以减小误差 B、试剂瓶内液面上升至 1,证明氧气的质量分数约是 20% C、用木炭粉代替白磷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D、若白磷过量,实验数据可能偏大
  • 18. 打开一瓶盐汽水,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盐汽水中只有二氧化碳一种溶质 B、打开汽水瓶,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小 C、剩余汽水中不含二氧化碳 D、升高温度汽水变为二氧化碳的不饱和溶液
  • 19. 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B、含有同一种原子的物质是单质 C、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D、二氧化碳分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20.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M所表示的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20%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甲先析出晶体 C、t3℃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二、填空题

  • 21. 化石燃料是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燃烧的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及粉尘等物质。

    ①通过植树等方式吸收(填写化学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减缓气候变暖的问题。

    ②二氧化硫是引起的主要物质,二氧化硫是由种元素组成。二氧化硫经处理生成CaSO3 可以减少污染,1mol CaSO3 中约含有个硫原子。

    ③促进燃料充分燃烧也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为了让煤炭充分燃烧可以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三、简答题

  • 22. 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相关分析。

    ①如图一所示进行实验,试管 1 中的现象是 , 操作 X 是。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活性炭具有性。

    ②取少量生石灰进行如图二所示实验,加入一定量水后,触摸试管壁感觉;上层清液的溶质是 , 升高温度沉淀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如图三所示进行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Ⅰ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3. 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35.8

    36.0

    36.1

    36.4

    37.1

    38.0

    39.2

    ①8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g/100g水。

    ②20℃时,15g水中溶解g氯化钠刚好形成饱和溶液。

    ③粗盐(含有泥沙的氯化钠)提纯的实验过程如图一所示,溶液A是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操作Ⅱ是

    ④操作Ⅲ过程中溶液质量与时间变化关系示意图如图二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a.m3=20g

    b.L、P表示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m2-m1)是减少的水的质量

    d.N点时,停止加热

四、实验题

  • 24. 某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不考虑盐酸的挥发性)。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

    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中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C装置的作用是 , 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实验二中,先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目的是;D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F的作用是

    ④设计实验证明储气装置中的一种气体成分

    步骤

    现象及结论

五、综合题

  • 25. 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如图一所示。

    ①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5%”的含义是

    ②含溶质0.2mol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较合理的发生装置是(选填装置编号);

    ③探究溶质质量分数、催化剂质量、温度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其中实验甲、乙、丙的目的是;实验戊中,w= , t=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二氧化锰质量(g)

    温度(℃)

    10%

    0.5

    20

    10%

    1

    20

    10%

    1.5

    20

    5%

    1.5

    30

    w

    1.5

    t

    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一段时间,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用图二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有关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选填编号)。

    a.实验开始前装置D中必须装满水

    b.连接C、D、E装置后点燃酒精灯

    c.停止加热后,量筒内液面会下降

    d.停止加热前应断开C、D装置,防止液体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