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0 大一统的汉朝

试卷更新日期:2019-02-22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者是(    )
    A、张良 B、主父偃 C、董仲舒 D、张骞
  • 2. 有人说秦朝是“过把瘾就死”,只存住了15年,但后继的汉朝却存在(400多年)。使西汉达到鼎盛的帝王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 3. 今天的北大和清华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  )
    A、大学 B、太学 C、儒学 D、郡国学
  • 4. 刘细君嫁给乌孙国王,成为“万里和亲第一人”。这件事发生在(    )
    A、汉武帝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元世祖时期 D、明太祖时期
  • 5. 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
    A、“推恩” B、“无为” C、“焚书坑儒”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6.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    )
    A、 半两钱 B、 五铢钱 C、 蚁鼻钱 D、 铲形币
  • 7. 《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这一措施导致(    )
    A、土地兼并严重 B、王国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C、七国之乱爆发 D、宗法原则被彻底地放弃
  • 8. 出自襄阳的一代明君是(    )

    A、刘邦 B、诸葛亮 C、刘秀 D、米芾
  • 9.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 10. 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汉高祖时候 B、汉文帝时候 C、汉景帝时候 D、汉武帝时候
  • 11.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最大的作用是(    )
    A、推行了新儒学教育 B、促成了“文景之治” C、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 12. 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
    A、行政事务 B、军事管理 C、监察事务 D、财政管理
  • 13. 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分管监察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司隶校尉 D、刺史
  • 14. 汉武帝采取的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  )
    A、统一铸造五铢钱 B、统一文字 C、开通大运河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15. 汉武帝时,针对诸侯王势力强大,独霸一方的问题(    )
    A、实行盐铁官营 B、分封异姓诸侯王以牵制 C、推行郡县制 D、实施推恩令
  • 16. 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繁荣思想文化 C、扩大地方权力 D、强化大一统
  • 17. 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这两项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繁荣思想文化 C、扩大地方权力 D、强化大一统
  • 18.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 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 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
  • 19. 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思想统一 B、解决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C、监督皇族的不法行为 D、监督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的不法行为
  • 20. 王老师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时,出示了下面两幅图片。对这两幅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


    汉代讲学图   
    西汉长安复原图

              
                           

    A、太学是最早的私学 B、这是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C、汉朝推行儒学,在长安兴办太学 D、当时讲学教材为《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 21.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文修武备,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 22. 汉武帝即位初期,内有王国问题的困扰,外有匈奴的不断侵袭,汉武帝决定招贤纳士, 加强皇权。那么,持以下哪种观点最容易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

    A、“天子受命于天,代天以御万民”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D、“窃钩行珠,窃国者为诸侯”
  • 23.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使这个“新的朝代”达到鼎盛的帝王是(    )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光武帝
  • 24.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

    A、巩固大一统王朝 B、推行新儒学教育 C、排斥法道诸学说 D、加强对管理控制
  • 25.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致力于共同利益。”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郡县制
  • 26. 西汉时期刘氏长沙国的建立者是(  )

    A、吴芮 B、刘巴 C、刘发 D、马殷
  • 27. 汉初统治者比较节俭,体恤民情,与民休息,且都很注重生产,其客观原因是(    )

    A、秦亡教训 B、居安思危 C、经济萧条 D、文治天下
  • 28.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几次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比较繁荣的局面,出现在东汉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29.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汉武帝亟须从“无为”转向“有为” 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D、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 30. 下图中的皇帝画像是 (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武帝

二、材料分析题

  • 31.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他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请结合下列材料探究他的功绩。

    (1)、

    【图示中的历史】

    图一:

    图二:

    这两幅图示都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种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

    (2)、【史料中的历史】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汉书》

    这段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3)、

    【钱币中的历史】

    图三

    图三是汉武帝时期所铸的什么钱币?除此外汉武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4)、【评价中的历史】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东

    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他在位时西汉进入了怎样的局面?结合毛泽东的评价,用一句话来评价汉武帝。

  • 32.

    东汉再现了治世局面的辉煌,但最终因黑暗的统治导致了农民大起义的爆发。让我们走进东汉,去探究这一朝代的历史。

    【帝王篇】

    材料一:

    【专权篇】

    材料二:

    【反抗篇】

    材料三“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材料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

    ——《后汉书·皇甫嵩传》

    (1)、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新朝和东汉政权的建立者,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并说出他们建立新朝和东汉的具体时间。

    (2)、图一中的皇帝施政的结局如何?图二中的皇帝施政的措施有哪些?结局如何?

    (3)、材料二中的图示显示了东汉中期以后一种怎样的政治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给东汉政府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三的情景出现在东汉末年,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民间一种怎样的情绪?

    (5)、材料四描写的是东汉末年哪一次农民起义的情景?请写出这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领导人、结果和影响。

  •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海内安宁,家给人足。——《资治通鉴》

    (1)、材料一汉初这种社会状况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2)、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对汉初出现的治世局面的记载,这一治世局面叫什么?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通过这三则材料所记载的汉初的社会状况的变化,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 3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上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

  • 35.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

    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凤凰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秦始皇首创的“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 的制度叫什么?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汉初诸侯国的什么情况?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诸侯王对皇权威胁的?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可抄袭原材料作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