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02 古代中国主要经济政策

试卷更新日期:2019-02-2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中国古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
    A、统治者的雄才大略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D、“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
  • 2. 话说明朝有个叫陆二的商人,他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但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这个故事的主题表明当时实行(    )
    A、重商政策 B、抑商政策 C、海禁政策 D、锁国政策
  • 3.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观念的形成(    )

    ①不利于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②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4. 某电视剧出现了“一个因私自出海与外国做生意的人被惩处”的场景,我们可断(    )
    A、属于编导自己的杜撰 B、可能出现在清代初年 C、执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D、早在秦朝就已出现,不足为奇
  • 5. 古代的经济政策不包括(    )
    A、工商皆本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盐铁官营
  • 6. 清代直隶总督署院内的山墙上雕刻有一组《御题棉花图》,由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绘制,通过16幅图记录棉花从植棉、管理到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乾隆皇帝亲笔为每图题写七言绝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棉纺织技术已经成熟 B、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C、统治者重视劝课农桑 D、棉花是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
  • 7. 在西方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照这一论断,你认为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

    A、西安 B、上海 C、广州 D、天津
  • 8.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政策。它确立于(    )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 9. 汉朝禁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马,也不许其子孙为官。这反映了汉朝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工商皆本 B、重商主义 C、自由主义 D、重农抑商
  • 10. 1782年,广州确立公行制度。公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它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公行制度(    )
    A、阻断了古代中外经济贸易 B、具有自由资本主义色彩 C、体现了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 D、是一种官营手工业形式
  • 11. 清代长期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源主要反映于(    )
    A、“恐西洋教传入,有乱中国固有道统” B、“蛮夷觊觎中土时日已久” C、“郑氏后裔偏安于东南一隅” D、“天朝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12. 《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的意图是(    )
    A、发展商品经济 B、重农抑商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告诫人们要因地制宜
  • 13. 宋朝陈亮说:“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由此可如其主张(    )
    A、工商皆本 B、重农抑商 C、对外开放 D、经世致用
  • 14.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    )
    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绝对禁止中外贸易 C、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15. “帝王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
    A、该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该政策始终是古代帝王明智选择 C、该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必然选择 D、该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史的始终
  • 1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皇帝却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的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禁止海外远征的根本原因是国力匮乏 B、强化专制统治是明朝制度结构上的原因 C、经济形态的差异是导致对外推动力的根本差别 D、中西交流被阻断导致中西实力易位
  • 17. 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    )
    A、“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D、“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 18.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上谕中称:“向来洋船俱由广东收口,经粤海关稽查征税,其浙省之宁波不过偶然一至”。“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这种做法(    )
    A、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长期保护了国家独立和安全 C、促进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 D、大大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 19.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多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B、社会环境影响史家的历史解释 C、“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D、两种观点互相矛盾缺乏正确性
  • 20. 清政府曾有规定:凡中国出洋商船,每艘只准装载作炊具之用的铁锅一口,每人只准携带作劈柴之用的铁斧一把,每人每天只准携带口粮一升、余粮一升。此外,茶叶每年限量出口50万担,大黄每年限量一千担等。对上述规定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它禁绝了海外经商活动 B、它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C、它维护了官方垄断贸易 D、它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外贸领域的体现
  • 21. 《汉书》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
    A、商业活动的繁荣 B、农业经济的落后 C、重农抑商的推行 D、商人地位的提高
  • 22. 隋唐时期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占据中国古代书籍印刷的主流,而更方便、快捷的活字印刷术虽然在宋元时期出现、发展,但并不占据古代中国印刷的主流地位。这反映了(    )
    A、农耕文明对文化教育需求有限 B、专制主义制度的强化压抑了文化发展与进步 C、社会发展迟滞使科技进步缓慢 D、重农抑商政策使经济对文化发展无拉动作用
  • 23. 宋代工商业发展巨大,“官退民进”趋势明显,“四民皆本”逐步成为基本的社会观念。“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据此可以推断(    )
    A、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冲击 B、“市”的设置已经打破了时空限制 C、外贸使商业税为重要的财政收入 D、商业革命的出现,金融币制革新
  • 24. 明代赋税包含田赋、盐课和杂色收入,国际贸易税归类于杂色收入。据统计,1570-1590年前后明朝国际贸易税收仅为7万两白银,仅占杂色收入378万两白银的1.86%;占田赋、盐课等在内的收入的0.22%。这一情况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朝贡贸易不能持久进行 B、中国逐渐放弃对海洋的经营 C、政府财政负担不断加重 D、民间海外文化交流受到抑制
  • 25. 从下面的材料可见,当时高其倬(1676—1738)曾上奏雍正帝:“福、兴、漳、泉、汀五府地狹人稠,无田可耕,民且去而为盗。出海贸易,富者为船主、为商人,贫者为头舵、为水手,一舟养百人,且得余利归赡家属。曩者设禁例,如虑盗米出洋,则外洋皆产米地;如虑漏消息,今广东估舟许出外国,何独严于福建?如虑私贩船料。中国船小,外国得之不足资其用。臣愚请弛禁便。”(    )
    A、闭关锁国政策受到质疑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C、东南沿沟遭到西方侵扰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 26. 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中国文化,具有“安土重迁”的特征,对传统的中国人来说,“背井离乡”是一种悲惨的遭遇。但明清时期却出现了“自发性移民”,即移民现象的山现不是出于政府的强制,而是人口密集地区的人民自己决定到异乡去寻找生存空间。这一移民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加速了人口的自由流动 B、政府的赋税改革使人身依附关系消失 C、人口的逐渐增加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D、土地兼并的严重使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 27. 西汉御史指出盐铁官营的目的,“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盐铁官营(    )
    A、具有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C、阻碍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
  • 28. “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    )

    ①倡导无为而治 ②维护农民利益 ③主张重农抑商 ④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 29. 《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    )

    A、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B、秦汉行重农抑商政策 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 D、农工皆本,经济民生
  • 30. 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这反映汉初实行(    )

    A、海禁政策 B、抑商政策 C、奖励农耕的政策 D、闭关锁国

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一:明太祖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海盗勾结,颁布了不准民间私自出海到国外定居或经商的禁令。由于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沿海居民大量失业,有的开展武装走私,加入“倭寇”队伍。隆庆帝即位时,沿海较大规模的倭寇已基本肃清。1567年,隆庆帝采纳福建巡抚涂泽民的建议,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此后,进出口税制逐步完备,由抽实物税改为抽银。原来的民间走私转变为合法的对外贸易。从1567年到1680年,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王裕巽《明代白银国内开采与国外流入数额试考》等

    史料二: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从行外买进的商品,如果不通过行商无法运出。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在广州作为唯一通商口岸后,粤海关的税收成为皇家的重要财源。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入粤海关的船舶附加税为3%,雍正六年(1728年)增加到10%。“咸丰六年(1856年),亚罗船期事起,英军再攻广州,居民愤慨外人频年横暴,不问黑白,烧夷馆,洋行被殃及,尽成焦土”。十三行的命运遂告终结。

    ——摘编自王询、许晓冬《清代广州通商及其十三行制度》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开关”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州十三行的主要职能,并加以简要评价。
  • 3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清髮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产,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闲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材料一中实行的是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请写出至少三点。
    (2)、根据材料二,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 33. 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做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贪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
  •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谬力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岳麓版必修二》

    材料三: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三体现了哪些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一反映的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 3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元年)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拆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材料二  (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窘迫)。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清】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

    (1)、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这里的“海禁”与材料一中的“海禁”有什么不同?

    (3)、据材料三,指出“开海”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海禁”对中国社会长远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由“开海”与“海禁”的反复,指出清朝统治者政治决策上的根本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