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2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试卷更新日期:2019-02-1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吃到米饭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2. 下列种植水稻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3. 很多同学喜欢吃米饭,你可知道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浙江河姆渡 D、山东大汶口4.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这是某部纪录片的解说词。历史上,我们祖先能够最先吃到米饭的是( )A、半坡人 B、河姆渡人 C、元谋人 D、北京人5. 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以下文物反映了当时( )A、农业初兴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猎 D、贫富分化6. 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火的使用 B、农业生产的发展 C、能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7. 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居民是( )
A、元谋人 B、半坡聚落 C、北京人 D、河姆渡聚落8. 半坡原始居民的主食是( )A、稻谷 B、粟 C、鱼肉 D、蔬菜9.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10. 歌瑶“骨耜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 )A、河姆渡居民 B、半坡居民 C、山顶洞人 D、大汶口居民11.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建筑”等关键词相关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12.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3. 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黍和小麦 B、水稻、粟和黍 C、小麦、玉米和粟 D、水稻、粟和玉米14. 下列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不同之处描述正确的是( )A、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都能饲养家畜 C、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D、种植粟和蔬菜15. 高邮市龙虬庄遗址距今(2018年)7000年至5000年前。是江淮地区东部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是发现文化遗迹和出土文化遗物最多的一次,令人瞩目的是发现了4000多粒7000-5000年之间的碳化稻米。龙虬庄遗址于199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下列遗址中发现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16. 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2018年)约9000-7000年。下列我国境内的古人类主要种植粟的应该是( )A、北京周口店人 B、浙江河姆渡人 C、陕西半坡人 D、云南元谋人17.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 )①农作物的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工具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18. 对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尝试着培育野生稻、野生狗尾草,使之逐渐成为自己的主食——稻和粟 B、能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 C、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19. 黄河被誉为祖国的母亲河,因为黄河流域孕育了最早的华夏文明。那么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20. 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错误的介绍的是( )A、生活在长江流域 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 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21. 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稻谷、底部有许多小孔的陶盆、陶釜或陶鼎等文物,这说明河姆渡人在生活方面的一大进步是( )A、用陶釜盛水煮稻米 B、使用陶器种植水稻 C、用陶釜或陶鼎储存稻米 D、懂得用蒸的方法制作米饭22. 河姆渡聚落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与半坡聚落居民明显不同的一组是( )A、用陶器盛食物 B、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 C、使用磨制石器 D、饲养水牛、猪、狗等23. 以下生活情况,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相符合的是( )①用磨制石器
②有了农业和畜牧业
③种植水稻和粟
④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⑤挖掘水井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24.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 )A、种植作物 B、磨制石器 C、饲养家畜 D、打猎捕鱼25. 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A、火的使用 B、原始农业的产生 C、建造房屋 D、制造和使用陶器26. 产生于原始农耕时代的“耒耜”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耒耜”是( )
A、播种工具 B、翻土工具 C、收割工具 D、运输工具27. “民以食为天。”我国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玉米 B、水稻和粟 C、粟和小麦 D、小麦和水稻28.如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下图-1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
图-1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29.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畜饲养战 ③聚落 ④宫殿 ⑤磨制工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30. 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下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三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3)、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4)、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某原始农耕遗址,出土了成堆的稻谷、稻秆以及用水牛等动物肩胛骨制成的骨耜。
材料三:图中是“半坡遗址男子颅骨像还原图”,这是由沈阳市中国刑警学院刑事相貌学专家赵成文教授通过颅像复原,还原成的一个西安半坡男子形象。据悉,此次复原成果具有重大的考古研究价值。
(1)、神农为什么要“教民农作”?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什么历史现象?(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此地的原始居民种植哪种农作物?(3)、请你为材料三的半坡男子配上一段文字介绍,介绍一下他的生产、生活状况。(4)、材料二和材料三涉及的原始农耕遗址分别代表了我国哪些地区的原始农耕生活?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33. 仔细读图并判断。图一、图二为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图三、图四为半坡遗址出土文物。
以下表述是从上图片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①河姆渡居民的食物中有粟,半坡居民的食物中有稻谷。
②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开始制陶。
③河姆渡居民住木结构房屋,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
④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还没有美的意识。
⑤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有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三:“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1)、结合材料一,分析神农氏为什么“教民农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说明神农氏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二说明人类的居住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举例说明。
(3)、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描述?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4)、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在原始农业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至少两项)
3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半坡博物馆是于1957年建成的我国第一个遗址博物馆,包括遗址保护大厅、陶窑遗址室和两个文物陈列室。2004年,《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氏族村落破败不堪,半坡博物馆经营惨淡》。文章指出,如今氏族村落已经破败不堪,很少人去参观游览,博物馆内甚至出现坍塌现象。
材料二:2006年6月9日晚,我国第一座史前的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新遗址保护展厅正式揭开面纱。新保护厅增加了更多的保护措施。……但是,当大家带着很高的期待,来到位于东郊的半坡遗址博物馆时候,刚一下车看到周边的环境,一行人十分失望:一幢幢拔地而起的30层高楼紧邻,让文明遗址变成高楼遮蔽的一块盆地。
(1)、假如你是博物馆负责人,你会在材料一提到的两个文物陈列室里面展出哪些与半坡人生产生活相关的物品,请举三例。(2)、为了改变游客稀少的状况,你会策划哪些表演、游戏项目再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请举三例。(3)、与半坡人同时处于我国原始农耕的有哪个原始部落居民?它与半坡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有何共同点,请举两例。(4)、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谈谈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