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 酶与ATP

试卷更新日期:2019-02-0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 B、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需要ATP供能 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相关联 D、病毒的生命活动既不产生ATP也不消耗ATP
  • 2. 把混有反应物的液体,加到捣碎的土豆汁液中(酶液),在37℃下观察到某些反应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甲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反应物,加入酶液中,也可观察到该反应现象;学生乙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酶液,加入反应物中,则观察不到该反应现象.下面是对此问题的解释,其中可能性最大的一项是(  )
    A、酶催化的反应即使完全没有反应物,也可缓慢进行 B、酶由于被蒸馏水溶解出来,因而能进行反应 C、由于该酶液中混有与反应物相同的物质 D、由于该酶液中混有催化同一反应的多种酶
  • 3. 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C、T表示胸腺嘧啶,因而ATP的结构与核苷酸很相似 D、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组成
  • 4.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催化甲→ATP过程所需酶与酶1空间结构不同 B、乙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单位之一 C、丙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合成 D、ATP为生命活动供能需经过图示整个过程
  • 5.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人在寒冷时,产生更多的热能维持体温恒定,此时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6.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D、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含有羧基
  • 7. 下列有关酶与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 B、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C、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
  • 8.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C、pH=c时,e点为0 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9. 下图曲线反映了温度或pH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酶B和酶C的最适温度相似,但最适pH一定不同 B、图甲中a点和c点,酶A的活性相同,空间结构也相同 C、图乙中d点,酶B和酶C的空间结构都有一定的破坏 D、人体中,酶C的作用场所可能在胃中
  • 10. 甲醇本身对人体只有微毒,但进入肝脏后,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可转化成具有剧毒的甲醛.用乙醇治疗甲醇中毒的原理是让乙醇与甲醇竞争结合肝脏醇脱氢酶活性中心,从而减少甲醛产生.下列符合使用乙醇前(a)和使用后(b)醇脱氢酶反应速率变化规律的图是(  )

    A、 B、 C、 D、
  • 11. 下列与酶相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 B、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不止一种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因变量不止一种
  • 12. 关于酶的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选用过氧化氢酶为研究对象 C、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时,可用碘液进行鉴定 D、在探究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酸碱度、实验的次数等都是自变量
  • 13.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
  • 14. 如图为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和②也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器内 B、过程①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C、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D、维持人体体温的热能主要来自过程②中的能量
  • 15. 以下有关ATP的一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需要在光下才能进行 B、植物体内消耗ATP过程的同时往往伴随[H]的消耗 C、动物细胞内产生[H]和消耗[H]的同时一般都会有ATP的合成 D、酵母菌在线粒体内合成ATP,在细胞质基质中消耗ATP
  • 16.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度快 B、ATP合成酶只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中 C、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D、无氧条件下,叶绿体的光合作用是细胞中ATP的唯一来源
  • 17. 乳糖酶能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除自变量外,其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一

    酶浓度

    0%

    1%

    2%

    4%

    5%

    (乳糖浓度为10%)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100

    200


    实验二

    乳糖浓度

    0%

    5%

    10%

    20%

    30%

    (酶浓度为2%)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65

    65

    A、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B、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 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D、实验二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 18. 如图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 C、主要是温度导致了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 D、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一定为37℃

二、综合题

  • 19. 用某种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的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酶能够催化纤维素水解成 , 该产物可与试剂在加热时生成砖红色沉淀.
    (2)、该实验中以作为因变量;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是
    (3)、若在t1之前,乙组实验温度提高10℃,那么乙组酶催化反应的速率会
    (4)、若在t2时向丙组反应体系中增加底物的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丙组产物总量 , 原因是
  • 20. 凝乳酶能催化乳汁凝固,常用于奶酪的生产.为探究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若干试管,分为A,B,C,D,E,F六组,每组两支试管,其中一支试管放入2mL凝乳酶,另一支放入2mL乳汁.

    ②将六组试管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水浴15min.

    ③将每组试管中的凝乳酶和乳汁混合后在原温度下继续水浴,记录凝乳所需时间,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

    7.0

    4.0

    1.5

    4.0

    不凝

    请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中,凝乳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表明酶的活性越
    (2)、A组中乳汁不凝固的原因是 . F组中乳汁也不凝固,若将其温度冷却至40℃,乳汁将(会、不会)凝固,原因是
    (3)、通过以上实验,(能、不能)确定凝乳酶的最适温度是40℃.
    (4)、酶是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 , 其中绝大多数酶是 , 少数是
    (5)、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6)、凝乳酶催化作用的机制是
  • 21. 萌发的大麦种子中存在着两种淀粉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耐热不耐酸;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70℃处理15min即变性失活.为测定萌发种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的差异,将发芽3天的大麦种子加蒸馏水研磨匀浆、离心取上清液得到淀粉酶提取液,进行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加淀粉酶提取液

    1mL

    1mL

    1mL

    预处理

    70℃恒温水浴15min,

    取出冰浴中冷却

    高温使α﹣淀粉酶

    和β﹣淀粉酶失活

    不处理

    加缓冲液

    2mL

    2mL

    2mL

    预保温

    40℃恒温水浴 10min

    加40℃预热的

    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保温

    40℃恒温水浴5min

    测定

    加入试剂X,50~65℃水浴5min,测定砖红色沉淀物的量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⑦中加入的试剂X为
    (2)、上述实验操作步骤中,步骤②中对1号试管进行操作的目的是;为达成实验目的,设置的1,2,3号试管中,为对照组的一组是号试管.
    (3)、通过上述实验,能大致比较萌发3天时种子的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是
  • 22. 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的特性.
    (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随温度升高,对酶活性的影响(填“相同”或“不相同”);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图4和图5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内部因素主要是 . 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
  • 23. 图是探究过氧化氢酶量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自变量的变化可通过来实现.
    (2)、如果图乙中的滤纸片是用煮熟的肝脏研磨液浸过的,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原因
    (3)、能否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请说出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题

  • 24. 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时,物质含量越多,其吸光度越大,因此可测出物质的相对含量.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

    实验过程如表所示:

    步骤            组别

    1

    2

    3

    4

    5

    6

    7

    8

    Ⅰ.设置水浴缸温度/℃

    20

    30

    40

    50

    20

    30

    40

    50

    Ⅱ.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min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Ⅲ.另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min

    酶A

    酶A

    酶A

    酶A

    酶B

    酶B

    酶B

    酶B

    Ⅳ.将相同温度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min

    实验结果: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1)、细胞中酶的作用机理是 , 合成酶的场所是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无关变量有(至少写出2种).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A在20℃条件时活性较高 B、酶A的活性一定小于酶B的活性 C、酶B在40℃条件时活性较高 D、大于50℃条件时,酶A完全失活
    (4)、此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酶的活性? . 原因是
    (5)、若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在之间设立较小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