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孔乙己》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9-01-3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hēng) 水(chàn) 唐(tú) B、出(yǎo)  擦(shì)  酒(zhàn) C、笑(hǒng) 包(pú)   笔(yàn) D、(xiè)  阔(chuò) 门(kǎi)
  • 2. 下面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 B、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 C、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地说道,“不能写罢?……” D、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息的样子。
  • 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凡在科学研究上有杰出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条件十分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后才获得成功的。 B、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掉信心更可贵。 C、他不仅能够吃透“三个代表”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还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 D、绿如屏风的青山,潺潺的流水以及油画般的景致,把游人带入迷人的天地。
  •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 B、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C、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叫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D、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 5. 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概括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好喝懒做、迂腐穷酸、看不起人、非偷则窃、麻木不仁。 B、穷困潦倒、好喝懒做、满腹经纶、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C、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穷酸、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D、自命清高、好喝懒做、好为人师、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 6.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短衣帮站着喝酒,穿长衫的慢慢地坐喝,这种穷富等级社会地位的差别正是孔乙己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小说中描写的社会背景。 B、“窃书不能算偷”,把“偷”说成“窃”,一是为了遮丑,二是炫耀才学,这正好暴露了孔乙己虚荣心被损伤后的内心痛苦。 C、“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句话反映了孔乙己被封建教育毒害至深遭人唾弃的情景。 D、“孔乙己自己摇着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其中“多乎哉?不多也。”引自《论语》,在这里表现了孔乙己书呆子气十足。
  • 7. 对有关孔乙己肖像描写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身材很高大”,表明他原本具有谋生的条件。 B、“青白脸色”,表明他过的是半饥半饱的生活。 C、“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表明他性格倔强,经常与人打架。 D、“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表明他年岁已老,已是风烛残年。
  • 8. 下面关于小说的知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B、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C、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 D、小说是通过描写社会环境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的。
  • 9. 小说以哄笑来写孔乙己的悲剧。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一面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这样写更增加小说热烈的气氛,增添读者阅读的兴趣。 B、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一面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这样写更突出了封建社会的冷酷无情和麻木不仁。 C、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一面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这样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了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 D、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一面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这样以乐写悲,更能说明孔乙己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夕,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用孔乙己的悲剧讨伐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 B、小说以酒店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撷取孔乙己人生中的几个典型片段构成情节,布局精巧。 C、小说中用阵阵笑声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对比,揭露了社会的病态,批判了群众的麻木。 D、本文中既有社会环境描写,也有自然环境描写。
  • 11. 下面一段话中四个空白处填入的诗句分别是

        在盛唐的诗歌中,有一类通常被统称为“边塞诗”。这些诗作内容丰富多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盛唐边塞画卷。这里有的雄奇景观,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壮阔雪原,有的风雪酷寒;这里有的慷慨悲壮,有的惆怅无奈,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的极度愤慨……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B.“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越碛西行军》)

    C.“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E.“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F.“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二、综合题

  • 12. 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鲁迅读书月”活动,主题是“鲁迅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走进作品

    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篇课外读过的鲁迅的作品,并写出一句推荐语。

    你推荐的作品:《

    你的推荐语:

    (2)、活动二:关注人物

    在鲁迅的笔下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他们个性鲜明,风格迥异,写出你熟悉的一个人物形象,并适当分析一下其性格特点。

    答:

    (3)、活动三:汲取精华

    要求同学把鲁迅与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下面是鲁迅作品中的两句名句,请你任选一句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②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感想:

三、现代文阅读

  • 13. 阅读《孔乙己》中的一算文字,完成小题。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①到店,所有喝酒的人②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本段中①②两处应该填入的恰当词语是     (     )

    A、一便 B、即使也 C、虽然但 D、因为所以
    (2)、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描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作紧张,显示自己的阔绰。 B、故作坦然,显示自己的贫穷。 C、故作紧张,显示自己的豪爽。 D、故作坦然,显示自己的清高。
    (3)、对孔乙己“争辩”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乙己本来没有偷书,却受到别人的污蔑,所以要争辩。 B、孔乙己确实偷了书,却又碍于面子不愿意承认,所以要争辩。 C、别人是开他的玩笑,孔乙己却当真,所以要争辩。 D、别人厌恶他偷书,孔乙己害怕不敢承认,所以要争辩。
    (4)、对孔乙己的社会价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乙己的生存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因为他给人们带来了快乐。 B、孔乙己的生存没有多少社会价值,他充其量不过是人们的笑料。 C、孔乙己的生存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他引导人们即使贫穷也要读书。 D、孔乙己的生存没有多少社会价值,因为他他干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 14.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选文中为什么写“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3)、如果在文中肖像描写后加一个比喻句,下面两句你觉得哪一句更恰当?试从表达作用的角度简要说明理由。

    A.哆嗦得像秋风中的一片树叶。

    B.犹如土地庙里一尊破旧的泥塑。

    (4)、孔乙己到了如此地步,掌柜仍然对他提那十九个钱,这说明了什么?

  • 15. 阅读选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请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

    (2)、孔乙己和范进都是的热衷功名的读书人。二人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众邻居对范进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甲段文字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表明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乙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场景,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                                                

  • 16.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乡村先生

                                                                                                          吴长海

        ①进学校的第一天,老师用灌水笔在我们拼写本的封面上郑重地写上姓名、性别。看着平素“毛蛋”“妮子”随意称呼的我们有了正儿八经的“尊姓大名”,原本一同割猪草捏泥人连穿衣打扮都差不多的伙伴被分成两个阵营,内心很是兴奋了一阵子。带给我们这份别样兴奋的是周老师,村小学里唯一的老师,乡亲们都称他“先生”。

        ②先生是村子里的人物,在附近十里八村也是个重要的角儿。先生手抡毛笔就像巧媳妇穿针引线般轻巧灵便,让远近的乡邻都啧啧称赞。先生还有个绝活:把竹筷在炉火中烤上一阵子,蘸上墨汁就能写出漂亮的诗文。村子里甭管谁家娶亲嫁女上梁开业贺寿出殡,都请先生题写字联,先生一向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记得二黑哥结婚时,先生题写了“吹箫弄管庆引凤,鼓瑟鸣琴贺乘龙”的喜联;小光叔开酱坊时先生撰写了“国家无将边难靖,人家无酱饭不香”的妙联;村里辈分最长年纪最大的刘爷爷驾鹤西去时,先生书写了“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的挽联。到了岁末年初,先生更是竭尽才智撰写春联,给乡村旮旯披上文化的盛装。

        ③先生是民师,前些年的工资都是由村里“提留”供给。村民都知道先生照看几十个娃不容易,年底时都自觉地把“提留”钱交到村支书手里。每年正月初一,不少家长会带上孩子和好吃的去当面感谢先生,先生拗不过就收下来,收下来的好吃的最后还都分给了孩子们。有一年冬天,大雪把教室房顶压塌了,孩子们都被先生接到家里围炉而教,那教学氛围与清华导师陈寅恪“师生蚁聚一堂”的教学趣闻好有一比。

        ④先生不是科班出身,却十分尽责敬业。先生每天和我们一起到校,我们朗读课文时,他在看书,样子专注得像是要考学。我们读二年级时,先生开始让我们背《唐诗》、抄《宋词》,当时不明白先生这样做的意图。多年后,喜读诗书的我惊喜地发现村里很多只有高小文化的叔伯姑嫂茶余饭后在一起谈笑风生,时不时就会蹦出几句古诗文,想必这和早期接受先生的诗词教育是分不开的。

        ⑤先生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苹果的故事: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高原地区,有一位经营苹果园的杨格先生,他种植的“高原苹果”味美形佳无污染,在市场上很畅销。有一年,高原上突然遇到一场特大的冰雹,把结满枝丫的大红苹果打得遍体鳞伤,人们都认为杨格将损失惨重。但杨格却意外地发现,被冰雹打击后的苹果,味道变得格外清香扑鼻,酽浓爽口。杨格立即组织员工如期将苹果装箱发运,并在每个纸箱里放进一张纸片,上面写道:“这批苹果独具一格,只只带‘伤’。但请看好,这是冰雹打出的疤痕,是高原地区苹果的特有标记。这种苹果,果紧肉实,具有妙不可言的果糖味道。”面带疑虑神色的买主们当场品尝了样品,果真不假。从此,杨格的高原苹果闻名遐迩,畅销不衰。先生说“出身山乡的你们要争取做一只带有疤痕的高原苹果”。

        ⑥先生的话让我们有了长久奋斗的动力和方向。此后,我们中的很多人被比做凤凰,飞向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选自《读者》2012年第2期)

    (1)、说说第②段中加点的“人物”是什么意思。

    答:

    (2)、先生说“出身山乡的你们要争取做一只带有疤痕的高原苹果”,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答:

    (3)、文章第⑥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4)、读了本文以后,你认为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

    (5)、作为学生的“我”,多年后回故里拜访先生,要写一副对联赞誉先生,请你替“我”写一下吧 !

    上联:

    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