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4-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什么地方(    )

    A、北京 B、陕西 C、云南 D、河南
  • 2. 《舌尖上的中国 2》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常,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

    A、水稻 B、小麦 C、 D、玉米
  • 3.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如图)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B、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 C、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 4. 《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

    A、西周初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B、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 5. 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了西周(  )

    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县制
  • 6. 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  )

    A、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 B、凭借家族特权,继承首领位置 C、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 D、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
  • 7. 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周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其标准应该是(  )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 8.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1959年视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出土于殷墟的如图文物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大盂铜鼎 D、战国宴乐铜壶
  • 9.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主要的是因为(    )

    A、分封制的推行 B、百家争鸣的活跃 C、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D、周王室不断衰微
  • 10.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逐渐趋于统一 D、适者生存
  • 11. 史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宗室贵戚多怨望”的关键原因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秦孝公去世,失去政治支持 C、废除旧贵族特权 D、建立县制
  • 12. 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  )

    A、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顺其自然,以柔克刚 D、严刑酷法,中央集权
  • 13.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全会将聚焦如何依法治国。而在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他就是法家代表人物(    )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
  • 14.

    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    )

    A、商朝 B、夏朝 C、汉朝 D、秦朝
  • 15. 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 16. 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不包括(    )

    A、丞相 B、刺史 C、太尉 D、御史大夫
  • 17.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民族矛盾尖锐 C、秦统治者的暴政 D、路上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坏,误了期限,按秦律当斩
  • 18. 西汉建立后,社会十分贫困。汉高祖通过实行下列哪一政策来恢复经济、发展生产(    )

    A、统一度量衡 B、休养生息 C、“分封同姓诸王” D、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 19.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成长治之业”。你知道新疆地区最早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哪个朝代(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 20.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21.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抵达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

    A、台湾 B、南京 C、洛阳 D、北京
  • 22. 下列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传播影响最深远的是(    )

    A、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司马迁编写《史记》 C、华佗发明了“五禽戏” D、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 23. 东晋时期,建康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东晋统治者的政策开明 B、北方南迁人民的开发 C、南方贵族的努力 D、历代经济发展的积淀
  • 24.

    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25. 要了解北方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应查阅的古代书籍是(   )

    A、《伤寒杂病论》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

二、材料分析题

  • 26.

    读图学史。

    (1)、写出图中A,B,C处内迁少数民族的名称;

    (2)、西晋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了什么政策?带来了什么后果?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武帝雄才大略,……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一统。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

     ──《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他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结合材料二,归纳汉武帝为维护封建统治,在政治上、思想和经济上分别有什么举措?

    (3)、综合所述,秦始皇和汉武帝实施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28. 问题探究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

    ──《简明中国史读本》

    (1)、材料一中提到的“秦孝公用商君”指的是什么事件?概括这一事件的主要措施。

    (2)、材料一中“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指的是什么事件?发生在哪一年?由此说明“秦孝公用商君”这一做法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二指的是哪次改革?材料二中反映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4)、这次改革对北魏有什么影响?

    (5)、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和问题,归纳这两次改革对两国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