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1-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鲁迅先生在《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一文说:“……只要先前未有的中华民国存在,就是他的丰碑,就是他的纪念。”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成立了同盟会 B、领导辛亥革命 C、组织讨袁运动 D、筹建黄埔军校
  • 2. 某次音乐会的节目单如下:《告别》《突破封锁线》《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该次音乐会的主题最可能是(    )
    A、建党伟业 B、长征精神 C、抗日烽火 D、解放岁月
  • 3. 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南昌的是(    )
    A、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 4. 达州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整理了如下资料:“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学习主题是(    )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C、近代化的进步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使人类社会面临战争危机的是(    )

    A、两个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B、英国的外交政策 C、美国和德国的崛起 D、英法的衰落
  • 6.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巨变”。这里的“巨变”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我国的封建制度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7. 朱德曾称赞某段历史“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与此诗相符合的史实是(    )
    A、武昌起义——吹响中国革命的号角 B、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广泛传播革命思想 C、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 8. 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事件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结论

    洋务运动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

    完成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新文化运动

    掀起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五四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 “五四运动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改变了国家性质 B、社会领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0.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关键词示意图有利于我们了解(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B、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 C、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D、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历程
  • 11. 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中的最强音。下列宣传标语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 12. 下图是学生在小组研究学习中出现的一幅地图。其研究主题是(    )

    A、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就 B、国民党正面抗日 C、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D、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
  • 13. 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道: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
    A、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 14. 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在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王老师的爷爷参加的应该是(    )
    A、八路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国民革命军
  • 15. 某校九年级历史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资料时,输入关键词“1941年、太平洋美军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你判断他们想了解的历史事件是(    )
    A、莫斯科战役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 16. 下图是1942年美国印制的一份海报,印制“united”“win”等宣传语和美、英、苏等国国旗。此海报与下列哪一文献的签署密切相关(    )

    A、《慕尼黑协定》 B、《联合国家宣言》 C、《马歇尔计划》 D、《雅尔塔协定》
  • 17. 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 18. 1943年初,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从材料中不可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B、这一战役使苏联迅速转入反攻,开始收复沦陷领土 C、第二战场开辟,德国法西斯陷入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 D、这一仗给德国法西斯以沉重的打击,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 19.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1964年董必武同志题诗)。诗中“画舫”的所在地是在(    )
    A、上海 B、嘉兴 C、北京 D、武汉
  • 20. 当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大陆疯狂扩张时,一直追随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最后却自食其果遭致亡国的是(    )
    A、奥地利 B、波兰 C、意大利 D、法国
  • 21. 下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

    A、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 B、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C、驼峰航线的开通 D、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 22. 民谣具有时代特点,下图民谣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大革命时期 B、国共合作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23.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通过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 24. 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 25. 1923年共产国际指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须的……但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不应在这些活动中隐藏自己特殊的旗帜。这里“特殊的旗帜”指(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武装斗争的革命方针 C、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D、革命统一战线方针

二、材料分析题

  • 26.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分?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内容摘录

    材料二: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

    材料三:同盟会提出决断性民族主义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显然,最初同盟会已把满族排除在帝国之外,同时也把关外的满洲土地排除在帝国之外……孙中山很快就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并且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1906年,孙中山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俞前中国的社会状况。
    (2)、据材料二,“新纪元”是指什么?辛亥革命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后口号从“驱除鞑虏”改为“五族共和”的原因。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思想革命开始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中国人不再沉默。发出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的抗议。

    材料三:1949年,伟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60多年的历史长河,在扬帆远航中,有暗礁、有激流,也有踏上新大陆的唏嘘与欣喜。

    (1)、结合材料,运用史实说明在近代化进程中新知识分子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
    (2)、材料二中中国人的抗议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抗议中的哪一个口号最能体现出该事件的性质?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标志性历史意义是什么?
    (3)、为了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百折不挠的斗争,请列举中国共产党为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留下的两个脚印和取得的宝贵经验。
  • 28. 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材料一: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全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因为我们是弱国,所以不可求战;……但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

    (1)、依据材料一,概括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及北伐战争的目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简要分析一下促成国共合作的过程。这一次合作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
    (3)、从国共两次合作的结果来看,你有何启示?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图说历史】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二战”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论从史出】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参战人数

    军队伤亡

    平民伤亡(人)

    物资损失(美元)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61个

    17亿人

    1.1亿人

    5000万人以上

    9000万

    3500万

    4万亿

    1000亿(直接)

    5000亿(间接)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上表有关“二战”的史实,你能得出“二战”影响的什么结论?

    (3)、【历史启迪】

    图1 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张伯伦

    图2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图1和图2所示会议对德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得到的最主要的启迪是什么?

  • 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见下图)

    (1)、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片C,D所反映的重大探索活动的名称。它们的探索内容有何不同?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理解?
    (3)、综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在中国探索历程中你获得哪些宝贵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