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1.1 磁体和磁极(第1课时)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9-01-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题

  • 1. 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两部分组成。该金属能被磁铁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A、 B、 C、 D、
  • 2. 用铁块去靠近下列物体,能被吸引的物体是(   )

    A、铁块 B、铜块 C、小磁针 D、塑料尺
  • 3. 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1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 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 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 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
  • 4. 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按图所示一个挨一个连接起来,最后出现的磁极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5. 如图所示,将一根条形磁铁从上方靠近铁棒(不接触铁棒),这时铁棒吸引铁屑,把条形磁铁移开后(   )

    A、铁棒和铁屑磁性消失,铁屑落下 B、铁棒和铁屑已成为一体,永远不会分离 C、铁棒和铁屑相互吸引,铁屑不落下 D、铁棒和铁屑相互排斥,铁屑落下
  • 6. 条形磁铁中间部分磁性 , 两端磁性 , 这两端就是磁体的

  • 7. 如图甲所示,一个条形磁铁摔成两段,取右边的一段靠近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乙所示,则右边这处裂纹的磁极是极;如果把这段磁铁沿裂纹吻合放在一起(如图甲),这两段会相互(填“吸引”或“排斥”)。

二、中档题

  • 8. 橡皮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现在有一种爱“吞”磁铁的橡皮泥,把高强磁铁放在旁边,磁铁会被慢慢吞噬(如图所示)。磁铁会被吞噬的原因是(   )

    A、橡皮泥中含有磁性物质 B、橡皮泥有较强的粘连性 C、高强磁铁具有动能 D、橡皮泥受到磁铁的压力
  • 9. 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的一端吸引着两个大头针的针尖部,则这两个大头针的针帽将(   )

    A、互相排斥 B、互相吸引 C、既不排斥也不吸引 D、无法确定
  • 10. 为了判断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如下四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该铁棒具有磁性的是(   )

    A、 将悬挂的铁棒多次转动,静止时总是南北指向 B、 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相互吸引 C、 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 D、水平向右移动铁棒,弹簧测力计示数有变化
  • 11. 如图,甲、乙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用甲的一端接触乙的中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相互吸引,则甲、乙均有磁性 B、若相互吸引,则甲有磁性,乙一定没有磁性 C、若相互间没有吸引,则甲、乙均没有磁性 D、若相互间没有吸引,则甲一定没有磁性,乙可能有磁性
  • 12. 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自设计了一个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甲将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 B、乙将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 C、丙将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秤下向右移动 D、丁将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中的条形磁铁提起
  • 13. 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叫。当用一个条形磁体的两极分别去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表明:同名磁极互相 , 异名磁极互相

  • 14. 如图所示是“悬空的磁环”示意图,假设甲、乙、丙三个磁环相同,中间塑料管是光滑的。若甲的上端为S极,则乙的上端为极;当磁环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甲对乙的作用力为F1 , 丙对乙的作用力为F2 , 则F1(填“<”“=”或“>”)F2

  • 15.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扬声器结构时,发现扬声器中有一个环形磁体,他们不知道环形磁体的磁极分布情况,于是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磁极呈横向分布(例如图甲,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

    猜想2:磁极呈轴向分布(例如图乙,上面为N极,下面为S极);

    猜想3:磁极呈上中下分布(例如图丙,上、下面为N极,中部为S极)。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3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2)、为了验证其他猜想,他们用细线将环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如图丁所示),结果观察到磁体在任意位置都能保持静止。这说明猜想是错误的。

    (3)、为了验证剩下的一个猜想是否正确,环形磁体可以悬挂起来,如果出现的现象是 , 说明该猜想正确。还可以使用证明该猜想正确与否。

三、拓展题

  • 16.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有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部N极)。小辉提着弹簧测力计向右缓慢移动,小磁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沿图示水平路线从A缓慢移到B,则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位置变化的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