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1-22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对上述史料看法正确的是(  )
    A、该记述属于神话传说,基本无历史价值 B、该史料属于文献史料,有待于实物印证 C、该史料属于一手史料,有一定参考价值 D、《史记》素以信史著称,故该史料是可信
  • 2. 《礼记》记载:“夫礼者,……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由此可见,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  )
    A、维护等级秩序 B、保障专制王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规范人们行为
  • 3. 汉光武帝的治国政策是(  )
    A、“无为而治” B、“柔道”政策 C、“有为”政策 D、“善于纳谏”
  • 4. 颁布“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此诏令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光武帝 D、孝文帝
  • 5. 下列哪个区域在元代正式成为中国行政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A、蒙古 B、新疆 C、西藏 D、海南岛
  • 6. (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  )
    A、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 B、改变了欧洲人阅读方式 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D、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 7.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正常的文化交流 B、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C、东方的借鉴学习 D、东西方之间的政治交流
  • 8. 下列哪位启蒙思想家曾经担任《百科全书》的主编20余年,宣传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  )
    A、狄德罗 B、卢梭 C、霍布斯 D、伏尔泰
  • 9. 有同学用下列示意图表示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有关三权分立的原则,图中缺失的一项是(  )

    A、首相(军事) B、内阁(行政) C、总统(外交) D、总统(行政)
  • 10. 下图体现了工业革命机器发明的递进状态。推动这种“递进状态”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科学理论的突破 B、思想文化的进步 C、市场需求的带动 D、政府措施的激励
  • 11. 1871年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意志取得民族统一是通过(  )
    A、王朝战争 B、工业革命 C、民族革命 D、海外扩张
  • 12. 下列哪一事件使日本的景物风貌已由本来的“汉唐遗风”一变而“趋欧俗”(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甲午中日战争 D、工业革命
  • 13. 从洋务运动的实践看,洋务派没有把下列哪一项列为“夷”之“长技”(  )
    A、议会制度 B、机器生产 C、科技教育 D、军事技术
  • 14. 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
  • 15.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最先表现为(  )
    A、工人失业 B、贸易竞争 C、市场萧条 D、金融危机
  • 16. 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
    A、诺曼底登陆 B、萨拉热窝事件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
  • 17. 下图《关起门来打死狗》是张汀先生的漫画作品,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18. 系统阐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 19. 1980年中共中央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二、材料分析题

  • 20. 文物·古代中国

    问题:

    (1)、将上面文物图片按代表的朝代排序。
    (2)、上述文物对研究这时期历史有何价值?
    (3)、写出上述文物代表朝代的政治制度特征。
  • 21. 百年一战“我永远都不会忘记1918年的那个夏日。战场上横尸遍野,硝烟弥散……”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百年一战,百年沧桑。一战改变了人类对战争与和平的认知。长久的实现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中、外历史上重大事件(或组织名称)。
    (2)、依据材料和已学知识,简述一战结束后近百年人类维护和平的努力。
  • 22. “条约体系”下的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节选)

    ①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②……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任便立法治理。

    ③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④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材料二:中英《天津条约》节选

    ①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及各眷属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

    ②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材料三:《马关条约》节选

    ①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②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③中国将管理下列地方之权……永远让与日本: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问题:

    (1)、写出与上述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战争。
    (2)、依据材料概括上述条款的主要内容。
    (3)、依据材料和已学知识,如何看待“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