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物理高一必修1第三章3.2弹力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10-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竖直轻弹簧,弹簧上端与一个质量为0.1 kg的木块A相连,质量也为0.1 kg的木块B叠放在A上,A、B都静止。在B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使木块缓慢向下移动,力F大小与移动距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弹簧都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下移0.1m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2.5 J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 N/m C、木块下移0.1 m时,若撤去F , 则此后B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4 m/s D、木块下移0.1 m时,若撤去F , 则A、B分离时的速度为5 m/s2.如图所示,竖直悬挂一轻质弹簧,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刻度为8cm,挂上10N的钩码,指针所指刻度为10cm,此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
A、150 N/m B、100N/m C、200N/ m D、500 N/m3.如图所示,木块A静止在斜面体B上。设木块受到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为N , 摩擦力大小为f.当斜面体水平向左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时,若木块A相对于斜面体B始终保持静止,则 ( )
A、N增大, f增大 B、N不变,f增大 C、N减小,f先增大后减小 D、N增大,f先减小后增大4. 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物体质量m=20kg,B物体质量M=30 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250 N/m,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5。现有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B上,使B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当B移动0.2m时,水平推力的大小为(g取10 m/s2)( )A、200 N B、250 N C、300 N D、350 N5. 如图,L形木板置于粗糙水平面上,光滑物块压缩弹簧后用细线系住.烧断细线,物块弹出的过程木板保持静止,此过程( )A、弹簧对物块的弹力不变 B、弹簧对物块的弹力逐渐增大 C、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不变 D、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逐渐减小6.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是m1和m2 , 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处于竖直静止状态.现对A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将A提起,稳定时B对地面无压力.当撤去F , A由静止向下运动至速度最大时,重力做功为( )A、 B、 C、 D、7.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始终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后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块接触弹簧后立即做减速运动 B、当物块的速度为零时,它所受的合力为零 C、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 D、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等于零8. 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木块a、b置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粗糙斜面上,a、b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b的右端用平行于斜面的细绳与固定在斜面上的挡板相连。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细绳上有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绳剪断瞬间,a所受摩擦力也立刻发生变化 B、细绳剪断瞬间,b所受摩擦力不可能为零 C、a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D、b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9. 一本书静止放在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0. 水平地面上有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上端与物体A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力压物体A , 使A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距离,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关于所加力F的大小和运动距离x之间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11. 如图所示,一木棒M搭在水平地面和一矮墙上,两个支撑点E、F处受到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F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E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EF方向 D、F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12.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一三角形劈, 三角形劈与光滑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三角形劈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A、球对墙的压力增大 B、球对墙的压力减小 C、球对三角形劈的压力增大 D、地面对三角形劈的摩擦力不变13. 小球静止在水平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球对水平面的正压力与球的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球对水平面的正压力与球的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C、水平面对小球有支持力,是因为小球对水平面的作用导致桌面的形变引起的 D、水平面对小球有支持力,是因为水平面对小球的作用导致小球的形变引起的14.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方向与倾斜的天花板垂直,一带正电的物体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天花板与物体间的弹力可能为零 B、天花板对物体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物体受到天花板的摩擦力随电场强度E的增大而增大 D、在逐渐增大电场强度E的过程中,物体将始终保持静止15. 水平桌面上覆盖有玻璃板,玻璃板上放置一木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块的弹性形变要恢复造成的,因为玻璃板没有形变 B、木块的重力就是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 C、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与玻璃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大小等于玻璃板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因此二者合力为零二、填空题
-
16. 在弹性限度之内,一轻弹簧受到10 N的拉力时,它的伸长量是4 cm,则该弹簧劲度系数是 N/m,当弹簧不受拉力时,该弹簧劲度系数是 N/m,当弹簧两端受到拉力为10 N时,弹簧的伸长量是 cm。17.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某同学设计了两种方案,如图甲和乙所示,甲是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板上的木块;乙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住木块,他水平拉动木块下的木板,你认为更利于操作的方案是 , 理由是。
18.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o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取g=10m/s2 , 则: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N ,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m/s2
19.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 , 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 , 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20.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绳的拉力A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解答题
-
21.
一轻质橡皮筋原长L=50cm,劲度系数k=100N/m,将其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O点,如图甲所示。
(1)、在其下端A处用细线悬挂重为16N的物块,静止后如图乙所示,求橡皮筋的伸长量x1;(2)、在图乙中A处用一水平外力向右缓慢拉动,使橡皮筋与竖直方向成37°角时保持静止,如图丙所示,求橡皮筋的伸长量x2和物块高度的变化量h。(sin37°=0.6 , cos37°=0.8)22.如图所示,用细线通过轻网兜把质量为m=0.5kg的足球挂在光滑墙壁上(细线延长线通过足球球心)。已知悬点到足球球心的距离为L=0.5m,足球的半径为R=0.3m,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 求:
(1)、细线的拉力T的大小;(2)、足球对墙壁弹力N的大小和方向。23.如图所示,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已知物体的重量是G=10N,水平推力F=5N。求:
(1)、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2)、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24. 蹦床比赛分成预备运动和比赛动作。最初,运动员静止站在蹦床上在预备运动阶段,他经过若干次蹦跳,逐渐增加上升高度,最终达到完成比赛动作所需的高度;此后,进入比赛动作阶段。把蹦床简化为一个竖直放置的轻弹簧,弹力大小F=kx (x为床面下沉的距离,k为常量)。质量m=50kg的运动员静止站在蹦床上,床面下沉x0=0.10m;在预备运动中,假设运动员所做的总功W全部用于其机械能;在比赛动作中,把该运动员视作质点,其每次离开床面做竖直上抛运动的腾空时间均为△t=2.0s,设运动员每次落下使床面压缩的最大深度均为xl。取重力加速度g=I0m/s2 , 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1)、求常量k , 并在图中画出弹力F随x变化的示意图;(2)、求在比赛动作中,运动员离开床面后上升的最大高度hm;(3)、借助F-x 图像可以确定弹力做功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求 x1 和W的值25.如图所示,P是倾角为30°的光滑固定斜面.劲度为k的轻弹簧一端同定在斜面底端的固定挡板C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A相连接.细绳的一端系在物体A上,细绳跨过不计质量和摩擦的定滑轮,另一端有一个不计质量的小挂钩.小挂钩不挂任何物体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细绳与斜面平行.在小挂钩上轻轻挂上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块B后,物体A沿斜面向上运动.斜面足够长,运动过程中B始终未接触地面.
(1)、求物块A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2)、设物块A沿斜面上升通过Q点位置时速度最大,求Q点到出发点的距离x0及最大速度vm;(3)、把物块B的质量变为Nm(N>0.5),小明同学认为,只要N足够大,就可以使物块A沿斜面上滑到Q点时的速度增大到2vm , 你认为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求出A沿斜面上升到Q点位置时的速度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