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语文版九年级上册(2018)第24课 马说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9-01-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给划线字注音。

    或尽粟一石

    辱于奴隶人之手

    死于槽枥之间

    才美不外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辱于奴隶人之手

    ②一食尽粟一石

    ③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④策之不以其

    ⑤食之不能尽其

  •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不同含义。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不饱,力不足

    ②策:之不以其道

    而临之

    ③以:不千里称也

    策之不其道

    ④其:安求能千里也

    真无马邪

    真不知马也

    ⑤能:安求其千里也

    虽有千里之

  • 4.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限标两处)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限标一处)

    ③才美不外见(限标一处)

  • 5. 文学常识填空。
    (1)、韩愈,字 , 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之首。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通篇采用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
    (3)、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
  •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二、课内精读

  • 7. 阅读《马说》一文,完成下列题目。
    (1)、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什么句式?其作用是什么?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马说》中作者指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而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如果伯乐发现了千里马,那么它一定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千里马吗?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0字以上。

三、拓展阅读

  • 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 , 况贤于隗者乎?

    【注释】①涓人:宫中打扫清洁的人。②捐:丢失。③隗:即郭隗,战国时燕国大臣。此文即为郭隗所说。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臣古之君人              闻:

    ②君之                    遣:

    ③天下必以王为能马        市:

    ④买其首五百金,以报君    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3)、《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四、综合性学习

  • 9. 学习完《马说》一文后,你所在的班级拟开展一次有关“马”的知识竞赛活动。假如你也是参赛选手之一,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关于“马”的成语、谚语以及古诗各两个。
    (2)、自古英雄乘骏马,在中国历史上及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诸多英雄豪杰,也有许多宝马良驹。请写出下面名马的乘骑者。

    ①赤兔马:      ②乌骓马:

    ③的卢马:      ④黄骠马:

    (3)、“马”字演变的历程是(    )

    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 C、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D、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