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4-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下列动物的组合中属于鱼类的是(  )

    A、鲨鱼、鲍鱼 B、鱿鱼、娃娃鱼 C、鲸鱼、鲶鱼 D、海马、中华鲟
  • 2. 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神经系统趋于完善,这是哪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扁形动物
  • 3. 下例动物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

    A、草履虫 B、蛔虫 C、血吸虫 D、疟原虫
  • 4. 将蚯蚓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会死去,这是因为(  )

    A、循环系统受到破坏 B、神经系统受到刺激 C、体表水分散失,无法呼吸 D、蚯蚓刚毛不能协调运动
  • 5. “桃花深处蜜蜂喧”,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这种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和社群(会)行为 B、学习行为和社群(会)行为 C、先天性行为和节律行为 D、学习行为和节律行为
  • 6. 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与这句话无关的是(  )


    A、有脊柱  B、前肢变成翼 C、用气囊辅助呼吸 D、胸肌发达
  • 7. 将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主要依据是(  )

    A、行为发生的意义 B、行为获得的途径 C、行为发生的现象 D、行为发生的规律
  • 8. 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兔的牙齿有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和对事物的消化能力 B、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D、家鸽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 9. 下列关于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蚯蚓、泥鳅和蜗牛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B、鸟类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关节构成 C、大脑发达、胎生、哺乳等特点使哺乳动物成为生物圈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 D、生物圈中的各种动物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 10. 下列关于不同动物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因果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家兔有发达的大脑,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 B、家鸽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能进行气体交换 C、蛇的体表有角质鳞片,能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 D、鱼类有鳃,适于生活在水中
  • 11. 躯体产生运动的原因是(  )

    A、骨自身运动的结果 B、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牵引骨绕关节活动的结果 C、附着在同一块骨上的骨骼肌收缩,使骨运动的结果 D、关节可以自主地、自由的转动,转动时引起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
  • 12.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B、鸟类飞行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作用 C、哺乳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 D、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 13. 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兔的牙齿有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B、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D、家鸽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 14. 家兔的消化道与人体的相比,具有与其食草生活相适应的显著的结构特点是(  )

    A、体腔内有膈 B、消化道较长,盲肠特别发达 C、消化道较短,盲肠特别发达 D、牙齿分化为门齿和犬齿
  • 15. 判断蚯蚓前后端的简便方法是(  )

    A、观察蚯蚓的运动 B、有环带的一端是前端 C、观察蚯蚓的反应,反应快的是前端 D、长有口的是前端
  • 16. 狗无论走多远,都能顺利的返回家,狗能认路回家的信息来自(  )

    A、沿途的风光的标志 B、沿途狗留下的气味 C、沿途的花香及特殊气味 D、主人的气味或呼唤
  • 17. 两栖动物是指(  )

    A、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中生活的动物 B、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 C、不局限于一种环境,而能跨越多种环境的动物 D、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可水陆两栖生活的动物
  • 18. “孔雀开屏”这种动物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动物生来就有的  ②由生活经验获得的  ③由动物生活环境因素决定的④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9. 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使关节灵活 B、4使关节牢固 C、3和5共同围成2 D、2内的滑液由1分泌
  • 20. 研究发现,周氏啮小蜂在杀灭美国白蛾方面,与鸟类吃其蛹有所不同.它是在瞬间将受精卵注入美国白蛾的蛹内,利用蛹内的营养物质繁殖自身后代,从而杀死白蛾.这一事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够(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 C、帮助植物传粉受精 D、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
  • 21. 在海边游泳被海蜇蜇伤后,用肥皂水进行清洗可缓解疼痛,下列有关海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蜇的身体有内、中、外三个胚层 B、海蜇蛰人的刺细胞分布在外胚层中 C、海蜇的消化腔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D、海蜇与水螅、涡虫同属于腔肠动物
  • 22. 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B、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 C、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
  • 23. “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

    A、鱼类 B、软体动物 C、哺乳动物 D、两栖类
  • 24. 为了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某同学给蚯蚓的体表涂上了一层凡士林油膏,其结果是蚯蚓将会(  )

    A、运动加快 B、运动变慢 C、不动 D、死亡

二、简答题

  • 25.

    如图A、B、C、D、E是常见的物质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生活在水中,用呼吸,用游泳,靠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2)、B的身体覆盖有 , 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

    (3)、A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呼吸,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主要原因是

    (4)、E的身体呈型,前肢变成;它的身体内有发达的与肺相通,有贮存空气,协助呼吸的作用.

    (5)、C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 26.

    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的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回顾你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 , 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E实验,对实验现象①和②的解释是:水从鱼口流进鳃内,溶解在水中的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里的就从毛细血管渗出,排到水中,从而使BTB指示剂由蓝变黄.

    (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次气体交换,从而提高了

  • 27. 2014年5月23日,教育部发布新规定,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并将结果记入档案,作为升初中以上学校的重要依据,其中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等是重要的测试项目.请联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做引体向上动作时,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 牵引身体向上运动.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

    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2)、做仰卧起坐时,髋关节在运动中起作用.

    (3)、1000米跑时,需要大量的氧气,氧气在骨骼肌细胞的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4)、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完成的.

  • 28. 根据对蚯蚓的饲养和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的目的是 . 观察发现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其身体分节的意义是

    (2)、将蚯蚓分别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和粗糙的纸板上,发现蚯蚓在运动较快,其运动较快的原因是

    (3)、土壤的潮湿程度影响着蚯蚓的生活,如果对此进行实验探究,你设计的实验装置是

    (4)、在蚯蚓走迷宫的实验中,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蚯蚓会直接爬向有食物的潮湿暗室,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一行为是

    (5)、用手触摸蚯蚓的身体会有的感觉.这是因为在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 , 它们与蚯蚓的有关.

    (6)、蚯蚓的呼吸要考来完成.空气中氧气首先溶解体表的粘液中,然后再渗透进入体壁,再进人中,由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

    (7)、蚯蚓它以枯叶、朽根和腐烂的有机物为食,排出的粪便又是植物生长的最好有机肥料,想一想,它对人类生活有什么益处?

  • 29. 在动物界中,有些动物为了完成某种行为,不惜冒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试就下面三个实例,分析说明这三种行为各有什么意义.

    例1:大雁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两只“孤雁”(一般体弱或患病)做“站岗放哨”的工作,当有敌害来临时,这些“放哨”者,总是发出警报,或大叫或狂奔或扑翅起飞,使雁群尽快作出御敌准备或逃生,而自己却暴露了目标,易为敌害所捕食.

    例2:挪威海滨生活着一种挪威旅鼠,当鼠群密度过高而环境中食物有限时,有些旅鼠就成群结队地步入海中淹死,完成集体自杀的“壮举”.

    例3:有些螳螂头部有一种抑制交配的物质,雄螳螂找到配偶雌螳螂后,其头部往往被雌螳螂吃掉,失去头部的雄螳螂能顺利完成交尾行为,交尾后就逐渐死去.

    (1)、例1中,孤雁的行为属于行为,由“孤雁”冒险“放哨”对雁群有什么意义?

    (2)、例2 中部分挪威旅鼠“集体自杀”的意义是什么?

    (3)、例3 中,雄螳螂为交尾而牺牲的意义是什么?

  • 30. 东营市北临渤海,海岸线全长412.67公里.渤海以其博大辽阔孕育了丰富的动物资源,其中,浮游动物100多种,底栖动物140多种,游泳动物120余种,代表种类有水母、黄海葵、三疣梭子蟹、泥螺、毛钳、沙蚕、文蛤、褶牡蛎、中国对虾、脊尾白虾、黄鲫鱼、鲈鱼、海豚等.请分析回答:

    (1)、动物学家通常将以上动物分成两大类,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2)、水母、黄海葵属于腔肠动物,它们身体呈圆筒状,体壁由组成.

    (3)、文蛤身体柔软,以水中的微小生物为食,其运动器官为

    (4)、中华对虾、三疣梭子蟹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部、 , 体表有外骨骼.

    (5)、鲈鱼为温水性近海中下层鱼类,用呼吸,常结成小群活动.

    (6)、海豚是聪明伶俐的海洋哺乳动物,已被有关国家调练成海豚兵,能够识别、侦查、摧毁敌方战舰,这属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