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梅岭三章》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9-01-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篇

  • 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文后题目。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血雨风应有

    (2)、解释划线的词语:

    为家

    ②应有

    (3)、这首诗从体裁来看,属;从内容来看,是。诗中押韵的字是
    (4)、下边句子中朗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投身革命/即为家 B、血雨腥风/应有涯 C、取义/成仁/今日/事 D、人间遍种/自由/花
  • 2. 诗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与下面哪一句诗的意境相同?( )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C、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 3. 写出与“风吹苦草绿”构成对偶的一句。
  • 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文后题目。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1)、注释:

    ①南国:

    ②烽烟:

    ③正:

    ④国门:

    ⑤诸君:

    (2)、“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在本诗中表现什么?
    (3)、“南国烽烟正十年”指哪十年?这一章的主旨是什么?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且又有民族特色的诗句是──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二、能力提高篇

  •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雨腥风自由花

    (2)、小序中划线的两个“得”字意思不同:第一个“得”意思是 , 第二个“得”的意思是
    (3)、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捷报飞来当纸钱。

    ②血雨腥风应有涯。

    (4)、情绪激昂地朗读这首诗歌,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的献身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注释:

    ①意如何:

    ②泉台:

    ③旧部:

    ④阎罗:

    (6)、这一章的主旨是什么?
    (7)、哪是实写,哪是虚写?
    (8)、最能表现作者视死如归气概的是哪一句?
    (9)、“斩”与“杀”同义,把“斩阎罗” 改为“杀阎罗”是否可以?
  •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军刀

    赵恺

        不是军人,我却拥有一把军刀。不是真正的军刀,却是真正的好刀。准确地说是一件金属雕塑作品:它追摹当年喜峰口大刀队的壮举,使金属获得物资之上的品质。

        军刀出自一位军旅雕塑家之手,燕赵壮汉,宋哲元将军29军之后裔。雕塑家赠我燕山刀,我赠雕塑家淮河酒,钢刀遇烈酒仿佛骨骼遇血。酒酣耳热,胆气舒张,雕塑家缓缓抽出他的作品,砰一声插在我俩之间的桑木方桌上。军刀闪闪晃动中,热酒在木桌上流成北方的河。遥隔酒河,他给我讲述了一则关于军刀的故事。

        1933年3月,日寇占领喜峰口西侧两个阵地,企图对主峰形成迂回包围。宋哲元决心把鬼子赶下山去,筹划出一个出奇制胜、静夜袭营的方案。他秘密约请精良工匠,认真锻打五百把上品军刀,并挑选五百士兵组成大刀队,充分准备,严格训练。临战,宋哲元亲赴阵前送行。巍巍长城脚下,五百男儿巍巍列队,仿佛天地之间矗起一座血肉长城。刀柄在肩,刀背在背,硬瘦西风敲打在金属上,五百钢刀发出磔磔雷韵。一个、一个、一个,宋哲元从五百条汉字面前一一走过。士兵年轻得像是刚刚抽叶的红高粱,抚摸他们的肩膀,仿佛抚摸黑土地。五百双眼睛映出一幅相同的画面:飞雪、长城、一只盘旋在长城上空的鹰。宋哲元想,如果不是日本的侵略,他们当是在垄亩间劳作,还是在学堂里习字呢?如果不是日本侵略,此刻,夕阳西下,暮色将临,五百位母亲不是正依倚在五百扇门边,殷殷瞩盼着五百个孩子回家吃晚饭吗?可是如今……想到这里,宋哲元兀然停下了脚步。为甚么停下脚步,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觉得,面对这个士兵有话要说。

        大额头、方嘴唇,一副聪慧与质朴的自然组合——宋哲元心头pēng然一动。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回答:“报告军长——1班班长侯万山。”

        他问:“你身上背的是什么?”回答:“报告军长——是大刀。”

        他问:“背着大刀去干什么?”回答:“报告军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他问:“不简单,还是个诗人,在家读过书?”回答:“报告军长——临上轿扎耳眼:我们队长现教的。”

        他问:“队伍明天就要出发,有话要说吗?”

        一听这话,侯万山热泪訇然涌出,砰的一声给宋哲元跪下了。

        宋哲元冷峻如铁:“你是男子汉吗?”侯万山仰面作答:“报告军长——是男子汉。”

        宋哲元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是抗日军人!”

        侯万山含泪站起来作答:“我侯万山别无牵挂,只是家有一个临产之妻,如果我壮烈了,孤儿寡母能得军长体恤,我也就死而瞑目了。”

        听完,宋哲元认真望着侯万山那双闪烁的大额头和方唇之间的眼睛,之后,蓦然转脸作狮子吼:“军务处!”

        军务处高声报告:“在!”

        宋哲元说:“把侯万山的话记下来,也把大刀队全体官兵的要求记下来。”说完面对侯万山也面对他的五百壮士,久久,久久,只轻轻讲了一句:“你们放心去吧。”之后,他庄重立定缓缓把手掌举向帽檐,在巍巍盘旋的苍鹰翅膀下,立成一座雪人。

        喜峰口役,侯万山牺牲在长城脚下的罗文峪中。目击者说,他一人砍死七个鬼子,直到军刀卷刃。

        遵照诺言,宋哲元对烈士遗愿一一妥作安排。

        他派人到侯万山老家,接来烈士的妻子和一对刚刚出生的双胞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家里,还请来两个奶妈哺育幼婴。他对部下郑重交待:侯万山的孩子就是第29军的孩子,就是我宋哲元的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就叫做宋记峰,一个叫做宋记峪。作为对喜峰口和罗文峪的纪念。18岁后,他们还随他们的父亲,改姓为侯。

        我问:“从哪里得来这么动人的一个故事?”

        他答:“家父所言——他当时是29军军务处的副官,侯万山的遗属就是他去接的。”

        说到这里雕塑家连喝三瓯,热泪顺着面颊砰然落下,滴滴溶进桑木桌上那条北方的河。

        军刀兀自jié立,磔磔闪动冷峻的光。

    (1)、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pēng

    jié

    然一动

    兀自

    (2)、文中画线的句子都写了什么?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侯万山回答:‘报告军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侯万山话的意思是什么?“宋哲元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是抗日军人!’”,宋哲元话的意思是什么?
    (4)、“他庄重立定,缓缓把手掌举向帽檐,在巍巍盘旋的苍鹰翅膀下,立成一座雪人”,请对这句话作简要赏析。
    (5)、文中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