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2018-2019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1-0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物理学中常用科学家名字做物理量单位,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安培名字做单位的是( )A、电荷量 B、电流 C、压强 D、电压2. 若你将正在做的这一张试卷对折后放在桌子中央,则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0.2帕 B、2帕 C、20帕 D、200帕3. 下列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A、吸尘器 B、密度计 C、锅炉液位计 D、医用注射器4.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图顶尖很尖锐
B、
书包背带较宽
C、
汽车车轮较多
D、
滑雪板面积较大
5. 重为3牛的某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该物体( )A、受到的浮力可能小于3牛 B、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3牛 C、排开水的重力一定小于3牛 D、排开水的重力可能大于3牛6. 电源适配器(俗称充电器)上印有如图所示数据,则该电源适配器向手机充电的电压约为( )
A、5伏 B、12伏 C、100伏 D、220伏7. 深水炸弹是一种入水后下潜到一定深度自动爆炸的水中兵器,主要用于攻击潜艇,对于其爆炸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潜艇撞击而爆炸 B、水是导体可以接通电路,引发爆炸 C、炸弹在水中下潜越深,所受压强越大;炸弹在一定压强下自动爆炸 D、采用了定时爆炸系统8. 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所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 m甲>m乙 B、ρ甲<ρ乙 , m甲<m乙 C、ρ甲>ρ乙 , m甲>m乙 D、ρ甲>ρ乙 , m甲<m乙二、填空题
-
9.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伏,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伏,某收音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6伏,需用 节干电池一起为它供电。10.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存在且很大。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105帕斯卡,它的含义是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大气的约为1.01×105牛。11. 汽车无论是不慎驶入水中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水越深车门越难推开。如图所示,在车门下距水面0.3米深的O处,水的压强为帕。若车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0.8米2 , 受到水的平均压强为5×103帕,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 牛,因此,建议汽车不慎驶入水中时,应立即设法从车内逃离,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选填“A”或“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砸窗逃离。
12. 某实心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水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10牛和2牛,它受到的浮力为牛。当它在水面下某处向水底沉落的过程中,它所受的浮力将 ;若将该金属球浸没在煤油中,则它所受的浮力与浸没在水中比将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3. 4℃时纯水的密度为千克/米3 , 读作 , 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 0.9千克的水结成冰,这些冰的质量为 千克。14.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圆台形容器以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的A、B液体,则两液体密度ρA ρB , 两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A pB , 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 F乙。(均选填“>”、“=”或“<”)
15. 轮船上的“吃水线”又被称为“生命线”。为了安全航行,远洋轮船体上都有几条水平横线分别表示该船在不同水域和不同季节所允许的满载时的“吃水深度”,如图所示。其中BDD表示北大西洋冬季线,R表示印度洋线,除此以外船体上还有“淡水线”“冬季海洋线”和“夏季海洋线”。
① 船身上 号横线表示“淡水线”,理由是: 。
② 轮船从海水中航行到淡水河流中,受浮力大小 , 轮船在码头边卸下货物后,受到的浮力(均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三、作图题
-
16. 在如图中,重为8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其对地面的压力F。
17. 漂浮在水中的小球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6牛,请根据给出的标度用力的图示法在如图中画出它所受到的浮力。
18. 在如图中,将一连通器置于斜面上,在连通器中注入适量的水,画出连通器A、B、C三个管子中液面的位置。
四、综合题
-
19. 在某电路中,10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15库(1)、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多少安?(2)、在如图的电流表上选择合适的量程并标出此电流值。
五、计算题
-
20. 体积为2×10-3米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求物体受到的浮力。21. 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水,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水的质量为5千克。(1)、求甲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2)、分别从甲、乙两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下表为抽出液体前后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a)求抽出液体后甲容器中水的深度h水;
(b)问抽出液体前乙容器中液体的质量m液 , 并说明理由。
六、实验题
-
22. “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原理是。这个实验与“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目的 ;所用器材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多次测量的目的 。(后四空均选填“相同”、“不同”)2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表是表(选填“电流”、“电压”)。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应电键(填“断开”或“闭合”),在图示实验中,该电表测量的是。
24. 某同学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请根据图中的情景填写实验报告(部分)空格中的内容。(1)、实验目的:定量研究物体受到的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2)、数据处理:
①物体受到的浮力是牛。
②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是厘米3.
③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是牛。
25. 为研究盛有水的容器在浸入物体后,容器底部所受水压强p的情况,某小组同学利用两端开口的玻璃筒、小球和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他们先在一端扎紧橡皮膜的玻璃桶内盛水,再将小球逐渐浸入水中,其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小明由此提出猜想:盛有水容器在浸入物体后,容器底部所受水压强p随小球所受浮力F浮的增加而增大。
(1)、请写出如图中支持小明猜想的实验现象。为验证猜想,该小组继续进行研究,他们先将重为16牛物体A挂在测力计下,随后逐步将其浸入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实验中,他们读出物体A在各处静止时的测力计示数F、并测得此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再计算得到物体A所受的浮力F浮和容器底部所受水压强的增加量△p。实验过程的示意图以及相应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内。
(2)、请补全实验序号1中的数据。 、(3)、分析比较表中 实验数据及相应的示意图,可判断小明的猜想是 的(选择“正确”或“错误”)。(4)、分析比较表中第四行和第六行的实验数据及相应的示意图,可得出初步结论:在物体浸入盛有水圆柱形容器的过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