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
试卷更新日期:2017-04-06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已知复数 (i为虚数单位),则z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的(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 已知集合M={﹣1,0},N=(y|y=1﹣cos x,x∈M),则集合M∩N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A、1 B、2 C、3 D、43. 已知 ,当x>2时,a,b,c的大小关系为( )A、a<b<c B、a<c<b C、c<b<a D、c<a<b4. 若向量 , 满足 ,且 ⊥( + )则 与 的夹角为( )A、 B、 C、 D、5. 已知命题p: ,命题q: ,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p∧q B、(¬p)∧(﹣q) C、p∧(¬q) D、(¬p)∧q6.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 )A、 B、 C、3π D、4π7. 斐波拉契数列0,1,1,2,3,5,8…是数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数列,定义如下:F(0)=0,F(1)=1,F(n)=F(n﹣1)+F(n﹣2)(n≥2,n∈N).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求解斐波拉契数列前15项和的程序框图,那么在空白矩形和判断框内应分别填入的词句是( )A、c=a,i≤14 B、b=c,i≤14 C、c=a,i≤15 D、b=c,i≤158. 已知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 , F2 , O为坐标原点,圆O是以F1F2为直径的圆,直线 与圆O有公共点.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 )A、 B、[﹣4,4] C、[﹣5,5] D、9. 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且满足f(2﹣x)=f(x)(x∈R),当0<x≤1时,f(x)=lnx+2,则函数y=f(x)在(﹣2,4]上的零点个数是( )A、7 B、8 C、9 D、1010. 设正项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 若S2017=4034,则 的最小值为( )A、 B、 C、2 D、411. 将函数 向右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y=g(x)的图象,若函数y=g(x)在区间[a,b](b>a)上的值域是 ,则b﹣a的最小值m和最大值M分别为( )A、 B、 C、 D、12. 已知函数f(x)=(2x+1)er+1+mx,若有且仅有两个整数使得f(x)≤0.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
13. 某班有50名学生,一次数学考试的成绩ξ服从正态分布N(110,102),已知P(100≤ξ≤110)=0.36,估计该班学生数学成绩在120分以上的有人.14. 若二项式 展开式中的含x2的项的系数为60.则 = .15. 设变量x,y满足 .若z=a2x+y(a>0)的最大值为 4.则 a= .16. 已知数列{an}满足 ,且{a2n﹣1}是递减数列,{a2n}是递增数列,则5﹣6a10= .
三、解答题
-
17. 已知函数 ,且函数y=f(x)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到最近的对称轴的距离为 .
(Ⅰ)求ω的值及f(x)的对称柚方程;
(Ⅱ)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別为a,b,c.若 ,求b的值.
18.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某区向各事业行政单位征集“文明过马路”义务督导员.从符合条件的600名志愿者中随机抽取100名,按年龄作分组如下:[20,25),[25,30),[30,35),[35,40),[40,45],并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求图中x的值,并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统计这600名志愿者中年龄在[30.40)的人数;
(Ⅱ)在抽取的100名志愿者中按年龄分层抽取10名参加区电视台“文明伴你行”节目录制,再从这10名志愿者中随机选取3名到现场分享劝导制止行人闯红灯的经历,记这3名志愿者中年龄不低于35岁的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19.如图1,已知矩形ABCD中, ,点E是边BC上的点,且 ,DE与AC相交于点H.现将△ACD沿AC折起,如图2,点D的位置记为D',此时 .
(Ⅰ)求证:D'H⊥平面ABC;
(Ⅱ)求二面角H﹣D'E﹣A的余弦值.
20. 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F1与椭圆 的一个焦点重合,Γ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为F1 , 若Γ与C的交点为A,B,且点A到点F1 , F2的距离之和为4.(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若不过原点且斜率存在的直线l交椭圆C于点G,H,且△OGH的面积为1,线段GH的中点为P.在x轴上是否存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定点M,N,使得直线PM,PN的斜率之积为定值?若存在,求出两定点M,N的坐标和定值的大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 已知函数f(x)=mln(x+1)﹣nx在点(1,f(1))处的切线与y轴垂直,且 ,其中 m,n∈R.(Ⅰ)求m,n的值,并求出f(x)的单调区间;
(Ⅱ)设g(x)=﹣x2+2x,确定非负实数a的取值范围,使不等式f(x)+x≥ag(x)在[0,+∞)上恒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