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四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4-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食物腐败 C、活性炭吸附色素 D、矿石粉碎2. 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A、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3.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不是混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4.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体积变小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5.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6. 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A、
气密性检查 B、
气体验满 C、
添加试剂 D、
制取并收集气体
7. 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SO2 B、NH3 C、N2 D、NO28.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没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 B、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 C、矿泉水是纯净物 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9.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A、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B、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 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 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11. 如图是四种物质a、b、c、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中c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 D、物质c可能是一氧化碳12.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具有可燃性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能与水反应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3. 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溴原子的质量是79.90g B、溴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 C、m=35,n=7 D、溴化镁的化学式为MgBr14. 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用于拉灯丝.白钨矿是冶炼金属钨的常用原料,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元素的化合价是( )A、﹣6 B、+4 C、+6 D、+715. 抗生素不可滥用,阿莫西林就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其化学式为C16H19N3O5S,下列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莫西林中含有16个碳原子 B、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共含有43个原子 C、阿莫西林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D、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9:316. 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7.6
2.0
0.2
0
反应后的质量(g)
3.2
X
5.8
0.4
A、X=0.4 B、丁一定是单质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二、填空题
-
17. 根据题目信息,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1)、2个氮原子;(2)、铵根离子;(3)、﹣2价的硫元素;(4)、氧化亚铁;(5)、干冰;(6)、
表示的粒子 .
18.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2)、用图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可用检验a中气体.检验b气体所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为 . 水的电解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3)、目前大多农村地区的饮用水主要是取地下水,可用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杀死灭菌.(4)、净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杀菌消毒;⑤活性炭层吸附.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请将所选用的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填序号)
19. 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1)、一个B分子中含有个原子.(2)、A、B、C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字母序号)(3)、①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 .②若D为氧化物,且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 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大理石),如图所示.左盘锥形瓶中盛有M 克水,右盘锥形瓶中盛有M克稀盐酸,天平平衡.
(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大理石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天平的指针 . (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针;原因是21.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1)、G的化学式为 .(2)、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② .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 .三、解答题
-
22.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 , b .(2)、实验室选用A、F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
如果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只写一条).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选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23.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1)、【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实验探究】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 .
(2)、方案二:小刚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观察到 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3)、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点燃酒精
①硬纸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 .
(5)、查阅资料得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 , 小红发现:蔗糖分子中氢原子数目是氧原子数目的倍,但是,蔗糖中氧元素质量却是氢元素质量的8倍.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四、解答题
-
24. 为测定一瓶标签破损(如图)的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取10片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当加入50g盐酸后,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5.6g(钙片中其他成分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试计算: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2)、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