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蚌埠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4-06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统一成为诸子共识 C、儒学地位逐步提升 D、诸子认同民本思想
  • 2. 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

    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
  • 3. 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对唐朝如此描述:中国人买卖公平。当债权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他写下借条记下这笔借款。如果债务人日后抵赖,那么会受到官府二十次鞭笞后背的惩罚,并处两千万铜钱的罚金。如其描述属实,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唐代财产私有得到政府有效保护 B、唐政府为民间借贷活动提供保护 C、唐政府为外国人提供专门的保护 D、外国人对唐政府的评价有失公允
  • 4. 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

    A、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B、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 5. 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    )

    A、由重才学到重品德 B、由不公平到公平 C、由重血缘到重才学 D、由封闭到开放
  • 6. 王阳明与两学生王汝中、省曾坐室中,天气闷热,王阳明叫学生摇扇取凉,省曾连说:“不敢”,怕在老师面前失礼。王阳明开导他:“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模样。”这表明王阳明(    )

    A、主张人格独立 B、反对圣人之学 C、追求思想自由 D、否定师道尊严
  • 7. 英国议员塞克斯这样评价一位中国人:“他提倡引入铁路、汽船、寿险和火险、报纸,以及其他西方发明……谁晓得几十年后,这个伟大国家……不会有铁路深入纵横全境,不会被燃煤车辆的‘哐当’行进声和电流的闪光惊动而迸现活力?”这位中国人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洪仁玕 D、孙中山
  • 8. 李鸿章曾就1876年《烟台条约》中“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这说明李鸿章(    )

    A、认为中国应效仿西方开埠通商 B、在为清政府的卖国行为辩护 C、添开口岸对中国自强于事无补 D、欲实现自强便不可添开口岸
  • 9. 据统计,整个近代中国资本经济中,商业资本始终大于工业资本。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

    A、利于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B、阻碍中国近代工业的健康发展 C、有效抵制列强对华的经济渗透 D、加速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
  • 10. 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戊戌政变杀青年人、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由此可以推知(    )

    A、近代思想解放进程存在区域差异 B、八国联军侵华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 C、戊戌政变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D、这两件事发生的动机不同结果相同
  • 11. 洋务派领导人文祥于1875年上《密陈大计疏》说:“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这表明文祥(    )

    A、认识到议会制优点 B、支持维新变法运动 C、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D、否定西方民主制度
  • 12. 中共在1926年提出,“中国的革命,工人固然占着领导的地位,然非取得更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参加,不会成功。全国农民现已走到一个准备暴动的时期,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去组织”。这表明中共(    )

    A、把发动农民当作当时的中心工作 B、认识到了国民党右派的分裂倾向 C、准备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北伐战争 D、开始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 13. 建国后,我国农村地区曾经一度出现过“专业户……”“重点户……”“万元户”等称号,对这一时期描述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期间区分农村阶级成分 B、二五计划期间打击投机倒把活动 C、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 D、农村地区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确立
  • 14. 如表为《1977﹣1982年的中美贸易状况统计》(单位:百万美元),这表明,我国当时( )

    年份

    中国的出口

    中国的进口

    中国的出超或入超

    1977年

    203

    171

    +32

    1978年

    324

    865

    ﹣541

    1979年

    594

    1724

    ﹣1130

    1980年

    1059

    3755

    ﹣2696

    1981年

    1875

    3603

    ﹣1728

    1982年

    2275

    2912

    ﹣637

    A、外贸出超状况持续恶化 B、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C、是美国的主要贸易对象 D、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15. 有学者认为,在雅典,城邦权力不受任何制约和限制,对于公民大会或者民众法庭针对个人的任何决定,个人并没有上诉的机制和途径。该学者关于雅典的核心观点是(    )

    A、雅典城邦忽视法治建设 B、民主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 C、个人自由缺乏制度保障 D、直接民主易滋生专制统治
  • 16.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论述道:“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作者的核心思想是(    )

    A、法律至上 B、人人平等 C、主权在民 D、自由也当自律
  • 17. 教皇尼古拉五世时期(1447~1455年),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教皇收买学者阻挠人文主义的传播 B、教皇迎合文艺复兴的历史潮流 C、人文主义思想为欧洲社会普遍接受 D、罗马教会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
  • 18. 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    )

    A、相信人是万物的尺度 B、宣传禁欲苦行学说 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D、设计出理性王国的蓝图
  • 19. 马克思在分析英国和印度关系时说:“英国工业愈是依靠印度市场,英国工厂主们就愈是感到在他们摧毁了印度本国的工业之后必须在印度造成新的生产力。”马克思表达的核心意旨是(    )

    A、英国在印度发展近代工业,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 B、英国对印度市场的依赖性过高,导致国内技术革新动力不足 C、英国的技术支持和资本输出,是印度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D、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已经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 20. 研究者发现,18世纪“医学成为人们自信最直接的源头,也是牛顿学说众多借鉴中发展最兴旺的学科。”据此,18世纪医学进步的源动力在于(    )

    A、医学工作者的努力 B、生物进化思想的促进 C、“科学革命”的影响 D、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 21. 从1871年到“一战”前,英国颁行过一系列社会政策,其中有:承认工会合法地位,取消对其活动的限制,禁止强迫工会贴偿企业主因罢工所受损失,承认劳资双方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建立由中央到地方的调解劳资纠纷的专门机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工党政府充分维护工人阶级利益 B、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C、英国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英国开始推进“福利国家”制度建设
  • 22. 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    )

    A、违背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B、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 C、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 D、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经验
  • 23. 一则笑话:“叶利钦演讲:‘多年来,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俄罗斯一直处在悬崖边缘。现在,我终于可以自豪地宣布,赶跑了戈尔巴乔夫,俄罗斯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个笑话意在表达(    )

    A、反对戈尔巴乔夫改革 B、对叶利钦的支持 C、赞成苏联解体 D、对俄罗斯现状不满
  • 24. 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浪漫美,富有宗教神秘感。下列与此画风格相近的是(    )

    A、   自由引导人民 B、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唐吉老伯 D、    格尔尼卡

二、解答题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文宗怒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

        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是为“榜下捉婿”。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吕蒙正的大女婿孙暨、三女婿周渐、六女婿扬巽、韩琦的大女婿王景修,不仅门第无足称道,他们本人当时也仅仅是通过科举刚刚入流的八品官。

    ──摘编自张邦炜:《试论宋代“婚姻不问阀阅”》等

    材料二:1902年天津《大公报》上刊载一则征婚广告: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音yan chi,即美丑),均可。

    ──《近代中国最早的征婚广告和新式婚礼》

    材料三: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一颁布,就引发了新、旧两种婚姻观念之间的激烈冲突。一般青年男女接受快,热忱拥护,不少的妇女说:“妇女受气算到头了,再也不寻死上吊了。”……少数壮年人和一般的老年人一时不易接受,说:“年轻的闺女们都叫八路军撑起来了,满街乱跑,像疯马一样,动不动就上区、上县打离婚官司。……婚姻大事不让父母管是什么世界。”个别村干部也跟着群众喊:“可不得了,谁愿离就离,愿结就结,以后寡妇不改嫁也不行了。”

    ──摘编自张志永:《1950年<婚姻法>与华北农村婚姻制度的鼎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并指出由唐入宋婚姻观念的变化及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二中婚姻观念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概括围绕新《婚姻法》的争论焦点有哪些?综合三则材料,谈谈对我国婚姻观念蛮化的认识。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表所示

    各地区历史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百分比

    1年

    汉平帝元始元年

    1000年

    宋真宗咸平三年

    1500年

    明孝宗弘治十三年

    印度

    32.9

    印度

    28.9

    明朝

    25.0

    西汉

    26.2

    宋朝

    22.7

    印度

    24.5

    古罗马

    21.5

    阿拉伯

    18.5

    欧洲

    14.6

    西欧

    10.8

    非洲

    11.8





    西欧

    8.7



    材料二: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25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西欧的繁荣来源于竞争性的、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的和私营企业制度的经济。但是几乎在所有的国家,这一时期的繁荣也都不同程度上伴随着广泛的经济计划、系统的政府干预,以及用以克服竞争性资本主义和商业周期的不稳定的社会服务体系。

    一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并分析原因。分析指出11~16世纪欧洲经济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25年间”西欧经济增长的原因。

    (3)、从欧洲经济发展成功的案例中,我国可以借鉴哪些有益经验?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站在系统演化的角度,社会的根本变迁就意味着社会系统从一种稳态演进到另一种稳态,它将同时要求“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子系统发生相应的转变,并伴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的变化。

    一宣晓伟《一个基于社会分工视角的社会变迁分析框架》

    提炼材料的主要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证。(答题提示: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