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湖南省湘南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4-05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左传》中记载:楚子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遂罢之。”这段史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已经瓦解 B、楚国赢得了周王室的尊重 C、天命观成了统治阶级指导思想 D、诸侯崛起 ,周王室衰微2. “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反映了宋代( )A、统治阶级中地主阶级力量遭到削弱 B、封建地租额度起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C、推行了不抑制土地兼并的经济政策 D、农业经济生产方式过渡到了大地产制3. “这一制度与官僚制密切相关,每位地方长官都是代行皇帝或中央政府所赋予的权力,没有自身的权力或利益分割,也不向此外的任何人负责。”从材料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一制度可能是指郡县制
②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③这一制度不利于提高地方官员的工作积极性
④这一制度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官员对上负责的作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4. 洪武(明太祖年号)初期议定,“官给茶引付产茶府州县。凡商人买茶,具数赴官纳钱给引,方许出境货卖”。此举( )A、使茶叶生产和贸易总量急剧下降 B、反映出政府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 C、易出现官员权力寻租、官商勾结,导致了明朝灭亡 D、推动了商帮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5. 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A、对儒家限制君主权力主张的刻意反抗 B、借口乱世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C、想以严刑加强对全国的有效控制 D、试图以个人意志代替国家法律6. 某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国放弃公使进驻北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放弃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保护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对国际贸易规则缺乏清醒认识 D、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7. “在中国搞现代化运动还是具有便利条件的,如中国人不排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多。但是士大夫阶层参与度不够,致使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人才长期匮乏。”材料认为阻碍中国近代洋务运动发展的根源在于( )A、中国人的文化水平低下 B、士大夫阶层的参与度低 C、中国人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传统文化与观念的束缚8.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C、所有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1945年间 D、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最重要作用9. 对下列抗战内迁行业数量统计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行业
数量
占比(%)
行业
数量
占比(%)
机械工业
181
40.4
食品加工
22
4.9
化学工业
56
12.5
教育用品
37
8.2
电器工业
29
6.5
矿 冶
8
1.8
纺织工业
97
21.7
其他工业
18
4
A、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调 B、战时需求的刺激 C、民营工业的较快发展 D、官僚资本的膨胀10.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政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句话的史实是( )A、国民党统治区物价飞涨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民主运动高涨 D、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1. 1912年3月,孙中山发布《改元剪辫文告》:“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限二十日,一律剪除(辫子)净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辫子的剪和留是专制与共和的的表现 B、“剪辫”运动有力的推动了革命的进展 C、“文告”是民族革命思想的反映 D、习俗变迁是革命成功以后的常有行为12. 为了吸取苏联经济建设中的教训,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毛泽东强调的苏联“教训”是( )A、轻工生产不足,生活用品短缺 B、片面追求发展高速度 C、重视生产积累,忽视消费 D、过分追求发展重工业13.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材料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当时的共同认识是( )A、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B、加强国际交流,淡化意识形态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积极主动融入国际大家庭14. 某次国际会议一开始,“朝鲜外务相南日就提出了关于恢复朝鲜统一和组织全朝鲜自由选举的方案。周恩来外长表示完全支持南日外务相提出的方案”。与此次会议相关的是( )A、解决了朝鲜和印度支那的统一与和平问题 B、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望 C、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中国首次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身份出席15. 《十二铜表法》规定:欠债到期后不还,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或卖到外邦;当债权人是多个时,他们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加以分配。上述规定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维护严酷的债务奴隶制 B、注重维护奴隶主的政治权力 C、比习惯法更为残酷无情 D、平民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护16. 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飘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17. 有学者把英国工业革命主要归因于市场的发展。可是另有学者经过研究,又得出了另外的认识: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上述论证过程能够说明( )A、市场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中不是主要因素 B、工业革命更有条件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 C、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而兴起 D、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决定性条件18. 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19. 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 )A、邦联制 B、两党制 C、议会制 D、共和制20.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A、废除“中立法案” 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C、立即对日本宣战 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21.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是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对上述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指赫鲁晓夫改革( )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D、开始突破了斯大林的经济模式22. 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 )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2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当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 D、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在激化24. 下表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对表格中数据变化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年份
年均增长率
1948—1960
6.7%
1961—1965
8.0%
1966—1970
10.4%
A、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的结果 B、得益于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壁垒的做法 C、世贸组织对战后经济发展发挥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D、世界经济体系朝制度化、体系化建设的客观结果二、综合题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1924年11月,孙中山在日本的演说《中国内乱之原因》中说:“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为实现国家统一,孙中山一生都在不断与各派势力作斗争。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摘编自王建《论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在我国国家统一中的表现。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了以下探索。薛暮桥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受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支配的,国家计划用来调节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决定意义的经济活动,价值规律起辅助作用。他认为,过分强调计划并达到否定经济核算所能发挥作用的程度会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只要是社会化生产,价值规律就仍起作用,运用它为人民造福是必要的。孙冶方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在没有自由市场或自由市场受约束的条件下变得不灵敏了,但它存在着,我们更应重视它,并通过计算来发现、掌握它。王亚南认为,由于社会主义生产的计划性,基本上无需随市场供需变动,因此不致受价值规律自发运动的支配。薛暮桥认为,国民经济计划管理范围过分扩大,可能对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恶果。国家在调节生产和流通时,必须掌握正确的价格政策。国家既不应不考虑价值规律的作用,任意违反等价交换原则,也不应滥用价值规律来调节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计划与市场理论探索”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自汉文帝改革刑制以来,宫刑时用时废。……秦汉以来缘(连)坐的范围甚广,特别是出嫁女既随夫家受诛,又随父家受戮。曹魏时期所定新律缩小了缘坐的范围,并开缘坐不及出嫁女的先例。南朝《梁律》进一步缩小缘坐的范围,创缘坐妇女免处死刑的先例。……曹魏《新律》将法定刑确定为死、髡、完、做、赎、罚金、杂抵罪七种。《北魏律》规定了死、流、宫、徒、鞭、杖六种法定刑,《北齐律》承其后,最终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这一时期的刑法制度改革,为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定型奠定了基础。从北魏、北齐开始,流刑已成为一种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刑的中间刑,填补了自汉文帝以来死刑与徒刑之间的差等。北周又将流刑按里程分为五等,使流刑更为规范化。
——摘编自李超《中国法制史习题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影响。2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早在辛亥革命时张之洞即被“妖魔化”了,翻开1903年至1905年期间革命党人在日本办的刊物上,张之洞是一概的汉奸、封建卫道士形象。
张之洞与康梁维新派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的过程……变法方式的缓行和激进之分最终使二者分道扬镳。张之洞的《劝学篇》集中体现了他这个时期的政治观点: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过去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也就是说,这一取向的重心是在“中学为体”。但如果细心考虑当时的变革需要和张之洞的思想背景,就会明白这一理念的提出其实是在强调“变革”的一面,而非固守的一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却不愿意去看紧跟在它后面的“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一句,如是,不是对《劝学篇》的内容进行断章取义的解释,可以看到张之洞对西方的感知程度还是相当深刻的。
----摘编自李刚《张之洞:手握经卷的坚定改革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在革命党人眼中张之洞是“汉奸、封建卫道士的形象”的原因。(2)、概括材料对张之洞及其“中体西用”思想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