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11-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A、1.6m B、7.5dm C、18cm D、70um2.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下列选项中与PM2.5颗粒物大小相当正确的是( )A、米粒 B、柳絮 C、原子 D、细菌3. 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3.3cm B、3.25cm C、5.3cm D、5.25cm4. 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约为( )A、20次 B、40次 C、70次 D、140次5. 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房噪声 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 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通能量6. 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在学校周围植树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7. 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8. 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A、声音的响度大些 B、声音的音调高些 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 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9. 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10. 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 B、树叶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11. 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12. 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13. 如图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4. 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4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A、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B、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二、填空题
-
15. 如图所示刻度尺,它的测量范围为 cm;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为5.170cm,此记录结果是(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16. 如图所示,该机械秒表的读数是;电子停表的读数是。17. 我们班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选填“音调”“音色”“响度”)相近,但是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选填“乐音”“噪音”)。18. 艾力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能够传声。19. 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处减弱噪声。20. 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 (选填“虚”或“实”)像,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21. 有经验的渔民在水面上方使用钢叉捕鱼时,总是将钢叉向看到的鱼的(选填“上方”“所在处”或“下方”)投掷。荷塘里某处水深约0.7m,一只蜻蜓立在一枝露出水面约0.5m的荷花花苞尖上,其像到水面的距离为 m;轻风吹来,蜻蜓振翅飞起远离水面而去,其在水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保持不变”或“变小”)。“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这句诗中描写的是光的现象。22.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 液面成37 °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 折射角的大小为。23. 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2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物距为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
-
25. 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OA。26. 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7.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1)、实验时,将光屏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右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
60°
50°
40°
30°
20°
0°
反射角
60°
50°
40°
60°
20°
0°
28. 小红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选填A、B、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丙中的(选填“1、2、3、4”)(3)、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29. 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实心
铝棒
铝棒长度
L / (×10-2 m)
横截面积
S/(×10-5 m2)
频率
f /Hz
1
71
2.9
3500
2
78
2.9
3146
3
71
5.2
3530
4
78
11.7
3134
实心
铝棒
铝棒长度
L /(×10-2 m)
频率
f /Hz
铝棒长度倒数/m-1
1
50
5000
2
2
71
3500
1.4
3
78
3146
1.28
4
91
2700
1.1
5
105
2375
0.95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上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 Hz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选填“有关”或“无关”)的;(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 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上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与铝棒的长度L成的关系。(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某些同学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某些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四、综合应用题
-
30.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 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本题中可用v=s/t来计算速度)(1)、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则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多少(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3)、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