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6课《社戏》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09-2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攻坚
-
1. 下列各组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行辈(xíng)絮叨(xù)船橹(lǔ) 蹉跎(cuō) B、怠慢(dài)烙印(lào)家眷(juàn)伛偻(lǒu) C、凫水(fú) 旺相(xiāng)屹立(yì) 潺潺(chán) D、竹篙(gāo)晌午(shǎng)松懈(xiè)舀水(yǎo)2. 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ǐng 不惮dàn 撺掇chuàn 蕴藻yùn B、恬静tián 晦暗huì 冗杂rǒng 戛然jiá C、羯鼓jié 铮铮zhèn 花坞wù 霍然huà D、戏谑xuè 粗犷kuàng 作孽niè 屈从qū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标致 频危 旁证博引 B、取谛 沉湎 叱咤风云 C、娴熟 绯红 中流砥柱 D、峥嵘 惬意 纭纭众生4.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这些人迹罕致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没有多少人类存在的痕迹 B、云好像绣上去般精致清盈,碧绿草场绵延到与天相接的地方 C、这位少年在看到榜文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兴高采烈,眼中流露出的竟是不甘与惊呀 D、在太阳露出半个脸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地敲响了他们的门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6.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张校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休养的杨老师。 B、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如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D、老张一辈子都勤勤恳恳地工作着。7. 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借代) B、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夸张) C、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比喻) D、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拟人)8. 给下列加线的词语选择一种最恰当的解释。
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
A、竟然 B、抄近 C、径直 D、拐弯9. 读课文《社戏》在句子“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中的关系是什么意思?( )
A、某种联系 B、原因,条件 C、表明组织的证件 D、关联,牵涉10. 读课文《社戏》在句中”小小年纪便有见识。“的见识是什么意思?( )
A、知识 B、认识 C、胆识 D、阅历11. 根据上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②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③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④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A、②④③①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12.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的《背影》、《老王》都是他的作品。 B、鲁迅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 C、《变色龙》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契诃夫,他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D、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13. 根据课文《社戏》内容,选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A、小说写船头看戏的感觉,表现“我”对社戏的陶醉;写月夜归航的情景,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和摇船的本领。 B、小说的标题是“社戏”,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因此,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社戏的内容。 C、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是双喜和六一公公。 D、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14. 选择恰当的词填空,将字母填在横线上。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a.愉快 b.轻松 c.放下)了,身体也似乎(a.膨胀 b.伸展 c.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②我们已经(a.点 b.撑 c.摇)开船,在桥石上一(a.敲 b.磕 c.撑),(a.往 b.倒 c.退)后几尺,即又上 前出了桥。
③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a.跳跃 b.踊跃 c.跳起)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④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a.隐约 b.模糊 c. 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a.笼 b.遮 c.罩) 着了。
15. 根据拼音写出本文出现的词语。xù dāo dài màn cuān duo jiǎo jié
yōu yáng piāo miǎo yī xī yǒng yuè
16. 《社戏》作者是 , 原名 , 省市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家家。本文体裁是 , 文中的“社”原指 , 在绍兴,“社”是 , “社戏”是指 。二、仿照示例,拟写句子。
-
17. 灵活运用词语,能使表达新颖活泼。请你参照下面示例中加横线的词的用法,自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要求:体现词语的灵活运用;不得选用示例中划线的词。)
示例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鲁迅《社戏》)
示例2:喝了几天,痛快了几天,哥们了几天。
(阿成《黑龙江的山很多了》)
18. 读课文《社戏》,请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参照画线的句子进行仿写。入团那天,春光融融,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校园里绽满鲜花,团旗映着我们的面颊。那一刻,我的心里。蓝天如同浩瀚的海洋 , 白云 ,鲜花犹如我们灿烂的未来 , 团旗 。
三、同步阅读
-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戏途中 B、渔火点点 C、月夜行船 D、水乡夜景(2)、对画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B、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C、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D、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3)、节选文字第2自然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A、味觉视觉听觉 B、嗅觉听觉视觉 C、嗅觉视觉听觉 D、味觉听觉视觉(4)、这几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A、冷峻犀利,富含人生哲理。 B、华美绚丽,摇曳多姿,生动形象。 C、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 D、古朴典雅,委婉含蓄,表意丰富。四、课外拓展:
-
20. 一盏油灯
生日这一天,我又点燃了这盏灯,一盏极普通又极不普通的小油灯。
一个洗得透明的墨水瓶,瓶盖上加放着一块乾隆年间的长钱,一根鸡肠线从钱眼中穿过,在通往钱眼处的肠线上包了一块用空的牙膏皮,粗细与线眼相宜,在瓶里添上煤油或柴油,灯就可以点燃了。
随着摇曳的灯光,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令人魂牵梦萦的往事之中。
30年前,5岁的我随当教师的母亲住在山区一个小学校里。这里山清水秀,但很贫瘠,没有电灯,家家户户都用自制的洋油灯。晚自习的时候,学生们便点燃起一盏盏大小不一的油灯,暗淡的光环辉映出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几十盏汇集在一起,宛如一片星星。
尚不谙世,我便开始学着做油灯,但总也做不好,还弄得满手油墨污垢。钟情和好奇驱使我悄悄拿了临窗口坐着的那位小姐姐的油灯,倒掉瓶里几近枯竭的油,用一块塑料布包好,藏在贴身的背心里。
夜深了,妈妈批改完作业,在昏暗的油灯下做油灯。我问妈妈,是给三儿做的吗?妈妈说,你还小,我是给班上的女学生巧巧做的,她的油灯不知被哪个淘气鬼拿去了,哭得好伤心。
我的心咯噔一下,手不由自主地捏住了那盏不属于我的油灯。
当妈妈看见我用渗着汗水的小手摸出那盏油灯时,一向慈祥的脸上显露出一丝令我陌生的表情,右手也随即高高举起。但妈妈的手并没有落下来,她可能已从我滑落的泪珠中看到了悔恨和委屈,看到了我本善良。
清晨,妈妈叫醒我,送给我这盏属于我的小油灯,并嘱咐我后来才渐渐明白的几句话。妈妈说,有了灯,就没有了黑暗,没有了恐惧;有了灯,就不会走错道儿,干错事儿。
17岁那年我投笔从戎到塞外,临行前我带着亲人的嘱托,油灯伴我上路,伴我远行。在那风沙肆虐的北疆,油灯与我相厮守,为我驱散寒冷,消除寂寞,打发无聊。
在提干不久,我又奉命到了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猫耳洞里油灯骤然亮起,毒蛇、蝎子、山蚂蟥便仓皇逃离。油灯为我驱走死亡的阴影,伴我凯旋。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
我曾涉足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我丢不下那盏与我朝夕相处,生死相依的小油灯。我愿用躯体作瓶,血液作油,筋骨作捻,去燃烧,直到生命的尽头。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头写“生日”这天晚上点燃这盏小油灯,是为了与“妈妈送的”及“油灯已溶进我的生命”相照应。 B、本文的主旨是歌颂油灯的光明正大、勇敢无畏的优秀品质。 C、本文是一篇记叙性的散文,主要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 D、本文也可以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小油灯成了我的象征。 E、妈妈送我小油灯时嘱咐我的话,是教育我要保存好这盏灯,记住这次教训,好好做人。(2)、第11节“那个时候”指什么时候?用文中的话加以回答。(3)、作者在第一段说他这盏灯“极普通”又“极不普通”。(4)、第4段画线部分是对教室里油灯的描写,其作用是(不超过18个字)(5)、“令我陌生的表情”,为什么不直接说,而要这样说?(不超过15个字)(6)、“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的意思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7)、文章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