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2课《故都的秋》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5-09-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攻坚
-
1.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散文钞(chāo) 一椽(yuán) 嘶(sī)叫 耗(hào)子 B、潭柘(zhè)寺 落蕊(ruǐ) 橄榄(lǎn) 落寞(mò) C、普陀(tuó)山 房檩(lǐn) 陪衬(chèn) 夹袄(ǎo) D、廿(niàn)四桥 着(zhuó)衣 混沌(dùn) 椭(tuǒ)圆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姿态 赏玩 即使 黄城人海 B、细腻 清闲 啼唱 尘沙灰土 C、田圆 深沉 严厉 不能自已 D、蓑弱 悠闲 陶然 回味不永3. 下列句子中加线虚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虽则外国的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 B、若你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选集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C、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D、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4. 作者写故都,却写到了“都市闲人”,对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他们朴实得像故都一样,他们的身上有一种“悲凉”的味道。 B、他们的形象更有故都的特点,更能体现作者的故都情思。 C、他们更容易亲近,更能表现作者的“平民意识”。 D、在言语中流露出作者对他们那种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5.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了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 C、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欣赏玩味景物)不到十足6.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B、中国历史上的科举时代,八十岁老童生和二十岁少状元是很常见的;有些人终老科场,有些人少年时就金榜题名。 C、虽然王羲之出身高门,却淡薄宦情,好隐居,与清谈名士交游,以山水吟咏为乐。 D、演讲是传播知识、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心灵、争取同盟的有力桥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论谁没有不重视语言的锤炼的。 B、金堂中学新校总投资近2亿多元,占地144亩,建筑面积近50000平方米,可容纳90个教学班,4950人就读。 C、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并未写那满山红遍的“香山红叶”,也没写那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的“故都的秋”是“清”、“静”、“悲凉”的。 D、长篇电视纪录片《追寻郁达夫》,跟踪记录了在郁达夫诞辰110周年之际,日本郁达夫研究学者铃木正夫教授陪同郁达夫后人,追寻他的足迹、寻找他的遗骸。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它以时间为顺序,交错叙述魏、蜀、吴三国形成的历史。书中刻画的不少形象堪称性格鲜明的艺术典型,如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 B、海明威,美国小说家。凭借《桥边的老人》1953年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C、郁达夫,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子夜》《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故都的秋》是现代写景抒情散文中的名篇,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 D、张承志,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很浓的阳刚气,常表达“孤独感”,这种特色在他的著名散文《汉家寨》中有鲜明的体现。《北方的河》和《荒芜英雄路》都是作者的散文集。9.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随着我国惩治贪污腐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我们时常可以在各类媒体报道中看到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 B、姚明和刘伟早在上海东方篮球队时就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可以说是一对志同道合、举案齐眉的好兄弟 C、亚洲杯预选赛上,中国足球队虽然没能在客场战胜印尼队,但小伙子们的拼搏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客观讲应是余勇可贾 D、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一文中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北平那独特的“秋味”10. 读课文《故都的秋》,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作者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 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达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1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C、“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D、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12. 下列语句表述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北京陶然亭的名字取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B、“见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的意思是看见落叶就知道天要到傍晚了。 C、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都是写秋的名篇。 D、“秋士”古时是专指那些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13.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14. 下列句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秋之于人,何偿有国别,更何偿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B、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C、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D、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15. 《故都的秋》中“感到十分的秋意”的“十分”的意思是( )
A、副词,很。 B、形容程度深。 C、意思即“十二分”。 D、程度副词,非常,极其。16. 联想一般分为四种: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下列各句联想类型和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A、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C、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17. 读课文《故都的秋》,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之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 B、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倒好处。 D、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18. 《故都的秋》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19. 对《故都的秋》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北国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之情。 B、“院落秋色” “槐树落蕊” “秋蝉残声”三节文字,一一对应地表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虽然各自互有渗透,但还是各有侧重的。 C、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作者时不时地提及南方的秋天,每一节都将故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 D、“院落秋色” “槐树落蕊” “秋蝉残声”三节文字,每一节都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行文活泼不呆板。二、同步阅读
-
20. 阅读下面《故都的秋》选段,完成下面练习题
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 , 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④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⑤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如何理解“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2)、第一和第二段之间采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加以赏析(3)、“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在颜色选择上,作者有怎样的审美取向?为什么?(4)、分别给③④⑤段的景物描写取一个小标题。(5)、文章题目为什么不直接以“北平的秋”为题